铭记历史坚定信仰 靖宇精神薪火相传

来源 :兰台内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jina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家乡是“北国山城”——通化,在这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城市里,传颂着许多英雄事迹,这里的孩子们是浸润在红色故事中长大的,红色的种子从小就播种在我的心田,在漫漫人生路上,伴随着一座座英雄丰碑的指引,逐渐舒展枝叶,愈加繁茂。
  血染芳华,擎起英雄的旗帜,铭记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
  翻开浩如繁星的英雄图谱,有一个名字尤为闪耀,那就是——抗日英雄杨靖宇将军。杨靖宇是创建东北抗日联军第一人。他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寇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在通化奋战的6年多时间里,同无数抗联战士的热血洒落在通化大地,他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牵制了日伪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抗日战争。
  1994年,我加入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入队仪式在靖宇陵园举行。在青松翠柏间,在杨靖宇将军伟岸的雕像前,我庄严宣誓:“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力量!时刻准备着!”那是我人生道路上第一次郑重其事的仪式。在杨靖宇将军的見证下佩戴上红领巾的那一刻,我热泪盈眶,浮现在我眼前的是在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的一个个抗联英雄。我告诉自己今后一定要像杨靖宇一样,忠心报国、勇往直前。
  1937年,日本侵略军为全力进攻华北,决定集中兵力剿灭东北抗联。日伪采取归屯政策,彻底断绝了抗联战士的给养,东北抗联进入了最艰难时期。为了牵制关东军入关,杨靖宇毅然决定坚守。他率军进入了长白山的大山深处,在天寒地冻,积雪齐腰的巍巍群山之间,他们渴了,就抓一把雪吃,饿了,就吞一口树皮或棉絮。杨靖宇将军以难以想象的毅力,坚持和敌人进行斗争,于1940年2月23日壮烈殉国。日军无法理解这位英雄何以能够在恶劣环境下顽强坚持战斗。残忍的日本侵略军将他割头剖腹,发现他的胃里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并无一粒粮食。
  缅怀先烈,踏着英雄的足迹,还原共产党人的历史样貌
  2007年11月22日,上大二的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终于在党旗下实现了我多年的政治理想和梦寐以求的愿望,同时,也和我心目中的英雄前辈们走上了同一条道路: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毕业后,肩负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神圣职责,我来到了吉林省档案馆工作,没想到在工作的岗位上,与杨靖宇将军又一次“邂逅”。
  在档案的挖掘整理过程中,我馆发现了记录杨靖宇将军战斗的档案。这些档案是1953年在日本关东宪兵队司令部旧址发现的,当年被埋入地下,未被彻底焚毁。翻阅着那些曾经被火烧、被水淹过,已经泛黄的档案,杨靖宇将军与日寇的一次次激战变得真实、鲜活。杨靖宇殉国前百日战斗档案,真实地记录了杨靖宇牺牲前的100多天,率部与日伪军警进行的47次战斗。再现了杨靖宇在东北桦甸、濛江一带的行动路线,与日伪军警交战的战斗情况。包括战斗的时间、地点、兵力及敌我损失状况,证实了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日联军将士,在极其艰难的岁月中,与穷凶极恶的敌人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斗争。
  当那些从小就如数家珍的英雄事迹跃然纸上时,那些文字凝练出的是伟大的抗联精神,是在长达十四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中,铸就的彪炳史册的民族精神。英雄已长逝,精神永不朽。杨靖宇以身报国的忠诚品格,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热爱人民的价值追求和不畏艰辛的革命精神塑造了一座坚如磐石的信仰丰碑,指引着一代代共产党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奋斗!
  牢记使命,继承英雄的遗志,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2020年,是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在清明时节,我再一次来到了杨靖宇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寄托哀思。在这次祭扫活动中,有幸见到了徐永军,听这位年近花甲的老人讲述他和他的父亲徐振明为杨靖宇将军守陵60余年的故事。
  徐振明曾经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是在烽烟四起的年代立下赫赫战功的革命军人。他转业后,听从内心召唤,毅然选择到杨靖宇烈士陵园工作。他爱陵、护陵,恪尽职守,带头奉献。陵园的面貌从荒山秃岭到满目苍翠,是徐振明默默坚守的结果。一种精神,穿越历史,历久弥新。一种传承,世代延续,经久不衰。徐振明离休后,将守陵的接力棒交给了儿子徐永军。两代人,为将军守陵,此生不悔。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拼搏、砥砺奋进,经过浴血奋战,吹响了新中国成立的号角;不忘初心、艰苦奋斗,建设新中国,唤醒了傲立东方的雄狮。铮铮傲骨,民族英雄铸忠魂;泱泱华夏,红色精神永相传。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员,我一定会以杨靖宇将军为榜样,不忘初心、立足岗位、顽强拼搏、践行使命,将革命先烈们在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中熔铸成的伟大精神传承和发扬,在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实现新突破、创造新业绩。
  本文获省直机关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征文三等奖
  作者简介:李洋,吉林省档案馆一级主任科员。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我国的院校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档案管理越发受到关注。档案管理在单位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保证单位工作顺利运行。当前大部分院校的档案管理工作都在规范化进程中,可以满足上级的需求,但是档案管理工作也存在许多困境,需要不断研究工作方法,从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效果,这样才能让单位得到良好发展。  关键词:新时期;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新途径  在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中,可以充分考量自己学校的管理
摘 要:生物传感器技术对医疗保健、环境和食品质量控制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几年材料科学、纳米技术和仿生设计的创新使生物传感器领域的应用范围更广。本文对生物传感快速检测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便为目标分析物的现场检测提供依据。  关键词:生物传感技术;食品;快速检测  生物传感技术在制药、医疗保健、环境和食品等主要领域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在农业和食品工业集约化发展的现实背景下,食品安全已然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材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签约式随访管理模式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取2019年2月—2019年6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关节外科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79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是否签约分为对照组(39例)与观察组(40例),对照组实行传统随访模式,观察组实行签约式随访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病人出院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随访满意度、并发症、再入院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关节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随
为改善校园环境,阻止校园欺凌现象发生,促进校园和谐,西班牙教育与职业培训部近日发起多项行动,包括完善教育法、开设相关主题在线课程、设置和谐共处观察站等。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步,互联网以及新兴技术在各行各业的深度应用,给企业带来了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与之相应地,企业也同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因此,新形势下,必然地对企业的各项管理提出了更高质量、更为严格的要求。众所周知,档案是记录企业各个阶段生产、经营、管理等方方面面细节的一种形式,档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方面,档案可以起到有效的参考作用,在企业进一步发展决策中提供有效的资料支持。所以,档案管理质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疗法结合普拉提运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病人恐动症及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7月湖州市某三级医院择期行LDH手术病人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认知行为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普拉提运动,干预时间从术后第1周到第6周,比较两组病人术后1周、4周、6周恐动症量表(TSK)、Oswestry残疾指数(ODI)及骨科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4周、6周TSK得分为(34.56±2.34)分、
目的:构建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病人饮食控制依从性量表,为开展针对性干预提供测评工具。方法: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回顾法并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诊疗指南、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痛风指南等形成初始量表条目池。采用德尔菲法,对22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根据专家函询结果筛选量表条目。结果: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0%,86.36%;2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11,0.808。第2轮专家函询中一级指标、二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46,0.158(P<0.0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听到说身边的幼儿不会画、不敢画、不敢表达的情况,追究深层次原因,与成人对幼儿的绘画作品介入不当、对其作品缺乏鼓励与赞赏、缺少绘画创作的环境等有很大的关系。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意识到,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敢于大胆表现至关重要。成人可以为幼儿提供宽松愉悦的绘画环境、多带幼儿走进大自然,充分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欣赏各种事物,让其感知艺术美。本文就此展开详细的阐述。
目的:评价早期床上脚踏车运动在重症监护病房(ICU)机械通气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VIP)数据库中有关ICU机械通气病人进行床上脚踏车运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10月31日,2名研究者独立根据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
为完成实验课程线上教学任务和满足教学需求,借助“互联网+”对传统教育内容和形式进行变革。文章以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为模型,通过探讨多平台联合用于实验课程线上教学的优势;归纳线上课程知识建构的内容和特征;回顾线上教学效果及存在问题;提出针对线上教学改进策略等方面进行教学实践与反思,为后续实验课程线上教学的开展和完善提供参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