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大棋局:缺少“安居规则”的博弈战

来源 :记者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la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座大厦里多树几个支柱本没有问题,树对了会更有利于大厦的稳固;但如果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用错误的方式树了一根支柱,那倒会成了问题。不幸的是,眼下的房地产业似乎成了“问题支柱”。面对目前价格高危的房市,人们不能不思考:对于一个产业的定位,仅仅从纯经济的角度去考量,够吗?要不要兼顾社会实情?
  
  房价高危谁之过?
  
  房地产业正成为广受关注的焦点。在当前房价飞涨、普通市民大呼买不起房而对房地产业大加挞伐的时候,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是造成房价高危的根本原因?房地产市场上的各种偏差、出轨行为的源头究竟在哪儿?
  上海、杭州、南京的房价现在已经成了“天文数字”,买不起房子的老百姓叫苦连天,地方政府也开始意识到房价问题成了烫手的山芋,握也不是,丢也不是。是谁将这颗山芋弄得如此烫手?市场各方究竟是谁错了?
  从逐利的经济本性说,开发商显然没错。作为市场中的企业,追逐利润最大化天经地义,这也是市场经济的魅力所在。只要不违法不违规,能卖高价商人们自然不会卖低价。人们又有什么理由要求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承担市场经营以外的社会责任呢?
  银行也没有错。客观地说,个人购房贷款目前来看还是商业银行资产构成中质量最佳的一笔信贷资产,不良贷款率很低,如果房贷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能及时跟进,房贷风险可能还会更低。何况购房贷款个人的资信远比一些企业法人要高,银行作为金融企业,没有任何理由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对这一优质客户群体视而不见。
  而那些在房地产市场里投资逐利,诸如温州炒房团一类的投资客更没有错。在法律法规并无限制的投资领域,资本尽情涌流以谋取利润,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作为住房消费者的普通市民,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已经购买了住房,改善了居住条件,他们分享了经济发展的成果,断然不会有错;而那些还没来得及买房、面对当前的高房价又买不起房的一部分市民,强烈地发出降低房价的呼声,要求有关部门调控房地产市场,甚至重新提出个人集资建房的动议,这种基于改善个人居住条件的民意,于情于理,又何错之有?
  但是,在这个市场参与主体人人无错的房地产业,一些不容乐观的迹象已经暴露,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风险已经累积甚至已达到高危的程度。当住房这种特殊商品像股票一样在很短周期里被炒来炒去赚取高额差价的时候;当有的人排队还领不到一个购房号,而有的人却可以雇人排队领号并倒手就叫卖10万元的时候;当有的人看着楼价节节上涨望楼兴叹买不起房,而有的人却可以囤积数套甚至数十套房待价而沽的时候;当有的开发商收了购房人定金几个月后宁愿失信赔偿违约金也不愿按前期约定价签订预售合同的时候;当有些楼盘还没开盘就已经售罄的时候……能说这样的市场没有狂热没有炒作没有泡沫吗?说这样的市场是健康的、稳中有升的、可持续发展的,总让人觉得悬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在一些房价高危、房市敏感的城市,房地产泡沫有可能从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
  
  拔苗助长铺设了房市博弈的棋局
  
  欧美国家大多不是单独将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而是将房地产纳入大建筑业的范畴来作为支柱产业发展,这样的做法或许更科学。而我国单独将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定位本身也没有错,问题是地方政府迫不及待、拔苗助长,将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加紧“培育”,铺设了各方博弈的棋局。负责发展一方经济的地方政府为搞活经济、增加税收来源、扩大政府财力、改变城市形象——当然客观上也改善了相当部分人群的居住条件——而激活当地房地产市场,这本没有问题,但是当高房价成了过街老鼠、大多数中低收入的普通老百姓在这场房市博弈中集体成为输家时,便成了大问题——这不仅影响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矛盾。
  一直以来,将房地产业作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加以定位的理由是,房地产业具有极强的关联性和带动性,上下游产业链条可以拉得很长:往上涵盖建材产业(钢筋、水泥、混凝土工业极其延伸);中游有作为服务业的建筑产业;下游则连接着装潢业、家具及家电业、金融业、商业零售业,以及作为房地产业根本的地产经营等等一些贯通房地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产业门类。可谓牵一发即可动全身。从经济实践中看,大力发展、繁荣房地产业,一方面能带动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更能刺激和满足居民的住房消费和需求,是扩大内需的一帖良药。而这一切,最终都体现在对GDP的贡献率上。房地产业备受一些地方政府青睐也就顺理成章了。
  但是,既然是支柱产业,势必要追求经济规模和总量,把房地产业定位于支柱产业,尤其是在初始阶段,很容易导致对规模和价格突飞猛进的偏好。房地产投资规模越大,房价越高,房地产业增加值就越大,对地方GDP的贡献也势必越大。这样的效应反过来又倒推着市场参与各方忘情地在整个房地产市场进行不懈地博弈:城市要借此获得财力改变形象;官员从中要政绩;开发商从中要高利润;银行从中要优质客户;有经济实力的个人和机构投资者从中要赚钱;而作为市场参与一方的大多数普通市民则是这场博弈中典型的输家而被市场边缘化。可以说,也正是这种博弈力量的对比态势,直接导致了早些时候出台的带有风险预警性的央行“121号文件”在执行过程中被不幸架空。
  这一博弈态势,在近年来很多地方的房地产市场中屡见不鲜。譬如在某城市,2002年前后,这座城市中心城区个别区的官员就在某些场合提出,本区要消灭某个价位以下的商品房,现在看来目标的确实现了,因为这些区的房地产价格基本在当时目标价位上翻了一番;更有甚者,还有政府官员不顾公正性原则,在公开场合和媒体上发言,“引领”市场看涨其所在城市的楼市;当地不少媒体更少有对楼市价格风险的报道和提示,而是心无旁骛、热衷于搞“楼市周刊”和“房产专版”,在这些周刊或专版上发言的自然多是开发商。而一些原本被普通老百姓当作“社会良心”的房地产专家和学者们,竟以其专业知识和经验,向市民发出对楼市价格看涨的预期。在博弈的棋局中,大形势如此,投资者有什么理由不去追涨?银行又有什么理由不放贷呢?
  
  和谐是主旋律,安居是硬道理
  
  从纯粹的市场角度看,眼下的房地产市场是极富活力的;但作为居住是基本功能的商品住房,其社会关联度是很多其他产业所无法比拟的。从社会的角度审视,这个特殊产业必须重视公平,这是特定历史时期赋予房地产业的社会责任。这样看,尽管超出了经济的范畴,但这对产业政策的定位却是一道跨越不过的坎。
  没有一个市场化取向的房地产市场,老百姓的居住条件可能难得改善;但一个脱离了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基本需求的房地产市场,也同样没有持续发展的可能。房地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坚持其市场化发展取向的同时,贴近当地人民群众当前阶段的经济生活水平,贴近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住房消费心理和购买力,而不能为了培育出“支柱”产业,而寅吃卯粮,拔苗助长。
  在我们这个有着13亿人口的国度,有家乃安、安土重迁、“有恒产乃有恒心”等传统观念根深蒂固,许多人劳作了一辈子就希望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在这样的住房消费文化下,一辈子租房居住,很难为大多数人所接受,何况当前的住房租赁市场也不健全。因此,尽管房地产天然具有投资性,但政府房地产业政策的制定必须考虑几个基本出发点:首先,必须是本地普通大众能够消费得起的居住品;其次,才是必须适度调控的投资品。这是个涉及到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社会问题。
  房地产业如何定位、房地产市场如何发展,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值得决策层密切关注和考量的社会问题。保持住房价格特别是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价格相对稳定,是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政府驾驭市场经济能力的具体体现。各级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必须对稳定住房价格和实现绝大多数人的安居担负起责任。安居才能乐业,满足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基本安居需求,是我国房地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硬道理”。
  近来,在对于全国房地产市场具有风向标意义的上海,政府频出措施稳定楼市:在供给方面,启动“两个1000万”工程,即推出1000万平方米的中低价商品房和1000万平方米的重大工程配套商品房,解决动迁居民和部分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问题;在需求方面,银行根据央行政策,分类提高首付款成数和房贷利率;在市场交易方面,对居住不满一年即交易的商品房征收5.55%的营业税及附加。这一整套多少有些迟到的“组合拳”的打出,正是房地产业定位不能从纯经济角度出发、脱离社会实情的一个注脚。
其他文献
一、我国明年起全部免征农业税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月5日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明年将在全国全部免征农业税。原定5年取消农业税的目标,3年就可以实现。   温家宝说,农村税费改革是农村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全部免征农业税,取消农民各种负担,彻底改变两千多年来农民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实现这一目标只是农村税费改革迈出的第一步,巩固成果还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走更长的路。 
期刊
2004年4月2日,经上级批准“朔州市房地产物业发展中心”正式更名为“朔州市新城供热公司”,企业性质由原隶属于市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改为市建设局的直属单位,对公司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尤其是近5年来,他们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建设局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走出了一条从小到大的创新之路,成为朔州市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科技含量较高的一家国有制供热企业。
期刊
有两条关于女博士的顺口溜正在广泛流传,一是“大专生是赵敏,本科生是黄蓉,硕士生是李莫愁,博士生是灭绝师太,博士后更可怕,是东方不败”此句尚且承认了女博士是女性,而另一句“世界上有三类人,男人,女人,女博士”更是强行将女博士从女性群体中“孤立”出来,打入另类群体。这两句顺口溜什么时候开始流行,没人能说得清,但最近两位高学历女性的行为真正打破沉寂,让全社会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这群“智慧女人”。  不久前,
期刊
“以史为鉴,可以观兴亡”。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旗帜,努力推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民主建设,为中国社会带来了如春暖风。所以一般老百姓乃至党员干部都享有说话的自由,这不仅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在我们社会的现实生活中,“虚事实办,事实虚办”的各种形式主义现象仍屡禁不止,由此群众形象地说:“党和政府的政策和精神是好的
期刊
平鲁是晋北地区闻名的产煤大县。近年来,平鲁区的城市建设步入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便利、经济发达、垂柳成阴、灯光璀璨,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基本建成一座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城市。  在平鲁区城市建设发展中,担负全区供排水任务的平鲁区供排水公司非常活跃。近三年来,这个公司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建设局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内强素质,外树
期刊
洞庭湖畔一条省道上,一辆白色丰田小轿车停靠在一名中学女生面前,一个体形微胖的中年男子探出头来向她询问着什么,三言两语之后,女生上车了,小车向偏僻的方向飞驰而去,接着,车内隐约传出女生凄惨的求救声……  2004年以来,湖南益阳县“百万富翁”何熬清在省道岳华公路、南华公路沿线,以问路为借口,先后将4名女中学生骗上车后强暴,以罪恶的“黄色”之旅走向了人生的不归路。    带路女生遭强暴    2004
期刊
自2004年下半年至今,中国本土培养的首批EMBA(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直译为“高层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员陆续毕业。与两年前入学时的喧嚣相比,这些“天价硕士”离校时引起的关注相对要平静得许多。但在他们的背影后,各校间新一轮生源大战又如火如荼地展开。用理性的眼光审视,不难发现EMBA在中国已经超过了为高层管理人员“补课”的本来
期刊
WTO称中国成为世界第三大出口国    世界贸易组织(WTO)说,中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出口国。  世贸组织高级经济学家迈克尔-芬格(Michael Finger)表示,中国2004年出口值增幅达35%,出口量则上升20%,出口增长主要是受到电子产品出口激增45%的推动。  相比之下,去年纺织品和服装的出口值增长了15%到17%。在中国总的出口产品中,纺织品和服装的比重还不到10%。  以
期刊
山西朔州“3·19”矿难共造成72人死亡;而之前1个月的辽宁孙家湾矿难夺去了214名矿工鲜活的生命;再往前的几个月内,死亡148人的河南大平矿难、死亡33人的河南平顶山矿难、死亡166人的陕西铜川矿难不断吞噬着矿工的生命。经初步认定,朔州矿难是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而这些特大矿难的起因同样是瓦斯爆炸。  人们不禁要问,瓦斯这个“煤矿杀手”还要横行到何时?难道瓦斯真的那么可怕,不可防范吗?    瓦
期刊
当许多家庭在享受着美满婚姻带来的幸福时,游离在都市边缘的保姆们,又如何寻找自己的人生伴侣,如何在这充满命运变数的十字路口作出重要抉择?记者通过在北京、南昌等地的采访,走进这一与城里人朝夕相处的特殊群体,也感受到她们在傲慢与偏见下辛酸的情感经历与困惑。    小保姆:城市中失落的缘分天空    小月离开安徽老家外出做保姆已有十多年了,已过而立之年的她至今孑然一身,婚姻问题是她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