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叙事性散文写作训练的方法与途径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zitengnihao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初中叙事性散文写作训练的方法和途径:一、审清题目要求。二、训练联想和想象。三、开头和结尾训练。四、提升细节刻画。
  [关键词]叙事性散文写作训练方法与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15
  做事总是有方法可循的,叙事性散文的写作也不例外,我想结合平时的训练简单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审清题目要求
  现在的作文大都是命题型作文,在写作文之前,学生首先要审清题目的含义。
  1.抓住关键词
  抓关键词就是要学生抓题目中的重点词语来审题。例 “又是一个新起点”,“又”“新起点”是两个关键词。“又”说明已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新起点”是基于此次事件自己对于未来的目标来说的。
  通过关键词,大概理出写作思路:首先,学生要写出自己的生活;其次,经过深入思考后,写出自己对生活独特的理解和感悟;再次,经过此事件,自己的思想水平有哪些提高,精神上如何引领自己成长等等。
  2.由表及里,抓引申义
  许多作文不能简单看题目表面上的意思,往往要深入理解它的深层含义。
  (1)比喻类:比喻类作文,作者可以试着把题目还原成比喻的形式,例如“……像……”等,以此来判断是否为比喻类的作文。这类作文大都需要学生根据本体进行引申,然后进行构思写作。例如作文《酸酸的泡菜》,这当然不是让学生写“泡菜”,而是从“泡菜”这一事物联想到自己的生活、心理感受及追求等,只有把本体和喻体结合起来,才能提升文章的思维空间。
  (2)象征类:此类文章,不仅要看字面意思,还要理解它所要阐释的深层含义。例如作文“穿过乌云的阳光更灿烂”,难道文章仅仅要写“乌云阳光”吗?看到“乌云阳光”,你会想到什么呢?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大多数学生都知道,“乌云”象征自己经历的困难挫折等等,而“阳光”则象征经历过坎坷的生命会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挖掘出文章的象征意义,文章读起来才会更有味道。
  二、训练联想和想象
  丰富的想像力能使作文文采飞扬,学生的思维放飞驰骋,如何训练呢?
  1.明确联想和想象的含义
  何为“联想”?何为“想象”?只有在明确了它的含义后,才能更好地应用它,才能更好地启发思维。
  2.基于词语的联想和想象
  (1)基于词语的联想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一些词语进行相关、相近、对比等关系的联想。例如,看到“双休日”这个词,就会想到周末、作业、老师、兴趣班、游戏、公园等;提到“春天”,会想到河水解冻、春暖花开、柳树发芽、万物萌生等;体悟深刻的同学还会想到春天是一年的开始,要明确目标,树立理想,努力拼搏,积极进取等。
  (2)基于词语的想象
  对于此类的训练,学生可由一个或几个词展开合理的想象,由现实中存在的事物或现象可以想到现实中不存在的。例如 “南瓜”一词,有的同学想到形状、颜色等词,还有的同学会想象自己能像灰姑娘一样,坐上南瓜车到自己向往的地方旅行。
  3.基于语句的联想和想象
  词语的联想和想象训练达到一定的要求后,我们开始扩展到对于语句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
  (1)比拟修辞:这类修辞在本体的基础上,加入作者的联想和想象,把原有的事物写得生动形象,使人读之兴趣盎然。例如:树枝晃动起来。采用拟人的手法,我们可以扩展为:树枝左右摇晃起来,他扭动着身子,挥舞着身上的绿色绸带,又像在不停地向行人挥手。
  (2)比喻修辞:就是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句子生动形象可感,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例如:远望山峦,层层叠叠。可以扩展为:远望山峦,层层叠叠,连绵起伏,像绿色的绸幕镶嵌在远处的天边。加入了联想和想象后,句子是不是变美些了呢?
  (3)夸张修辞:恰当地运用夸张,既能使自己的语句非常生动,又可以暗示一定的心理。例如:这时狂风大作,乌云渐渐布满天空,只见天空越来越暗,乌云越来越低,像一只巨大的口袋扑向我们。这是夸张的手法,既写出了天气的变化快,又伴有人们对此种天气的些许恐惧心理。
  4.基于场景的联想和想象
  语句的联想和想象训练达到一定的要求后,我们开始扩展到对场景的训练。
  云起云落、夕阳西下,总会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思。面对不同的场景,孩子们会有无穷无尽的想法,就此,我们可以分类进行训练。例如景物描写、劳动场景、学习生活、运动竞技场等。
  三、开头和结尾训练
  1.内容上首尾点题
  我班的学生作文基础都不太好,我在训练作文时,让大部分学生尽量开头结尾都要点题,假如开头不适合点题的话,那么结尾一定要点题。
  例如:“母爱,感动”一文,学生的作文开头是:“夜深了,我久久还未入眠,起身眺望窗外,树影婆娑,月光透过树的缝隙照射到地上,微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 然后转入对事件的描写。我觉得可以对开头再作一下补充:“在这寂静的夜晚,母亲对我的关爱,幸福的、感动的思绪不禁涌上心头……”“景为情设”,写景的目的就是为抒情服务的,补上一笔抒情,既点了题,又能达到景与情的和谐统一,意境更美了。
  2.结构上首尾呼应
  首尾呼应会使得整篇文章结构紧密、完整,布局合理。例如,在“就这样慢慢长大”一文中,一位学生的开头是“时光悄然而逝,如白驹过隙,我在不知不觉中慢慢长大了”;结尾是 “现在,我已是一名初中生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慢慢懂得了许多,就这样我慢慢地成长,慢慢地收获” ,而结尾中的“成长,收获”就是对开头的照应和对长大的回答。
  3.语言上生动优美
  通常在语言上的修饰,我们一般采用修辞手法,把一些平实的语言比喻化、拟人化等。例如“秋天到了,小麦黄了”,学生可以试着修改,如:“一块块麦田组成一片金色的海洋,在微风的吹拂下,麦浪掀起层层涟漪,像海面上的微波在不停地晃动。”这样的句子是不是生动了许多?   学生也可以进行分组练习,组内每人出一句,其余同学修改,然后在班级中交流展示,比一比谁修改得好,让学生互相取取其长而补其短。
  四、提升细节刻画
  细节描写会为文章增色,对此,我们可以多加练习训练。
  1.景物描写
  作文中的景物描写对于烘托人物、渲染气氛等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文中的景物描写不可小觑。
  (1)景物描写要匹配人物心理。“景为情生”,环境的描写与文中的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景物描写要符合作文的要求。如果作文的开头是:“天空越来越暗,乌云也越来越多,窗外的树木随着大风的袭击疯狂地摇动他的身躯,好像随时都可能被狂风吞噬。”这时的景物描写一般对应人物的心情应该是“焦急或焦灼不安”,而不应该是人物喜笑颜开或心情万分高兴。
  (2)景物描写要细致生动。景物描写需要学生提升仔细观察事物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例如,“走在田间小路上,我闻到泥土的气息,看到了草叶上有露珠。”可以引导学生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句子细腻生动,提升句子的美感以及可读性。可以修改成:“漫步在田间小路上,路边田野里的泥土微微润湿,青草夹杂着泥土的气息一阵阵扑面而来,偶尔会传来路边野花的香味。深秋的早晨,只见草叶上晃动着圆圆的露珠,晶莹剔透像一粒粒小水晶。”
  2.外貌描写
  (1)外貌描写要匹配人物形象。外貌描写可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从中窥见人物的一些性格特点。描写时要考虑到人物的性别、年龄、职业等,观察要仔细,要能为文章的主题服务。不能把“一双孔武有力的双手”用来形容颤巍巍的老人和天真可爱的孩童,只能用来形容健壮的中年人。
  (2)升格外貌描写。可以采用扩写的手法升格外貌描写。例如,“父亲的双手很粗糙、长满厚厚的老茧,手指上还有裂口”,我们可以进行升格练习,通过现实和想象结合起来展示父亲的双手。可以升格为:“我看到了父亲的双手,黝黑、干裂、粗糙,在我接住包裹与父亲双手接触的刹那间,父亲手上的裂皮刮过我白皙的双手,让我感觉有些许疼痛,父亲那摊开的手掌上,长满厚厚的老茧。”让学生把对父亲双手的描写放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会更有感染力。
  3.动作描写
  在一些文章中,为了表现主题,需要对人物的动作进行一些细部刻画,细心观察,分解人物的动作,就像电影里的慢镜头。
  例如校运会上,“只见运动员双脚用力蹬地,身子往前倾斜,随着‘砰’的一声枪响,运动员们个个像离弦之箭,挥动着有力的双臂往前奔跑”。这样的画面把运动员矫健的身姿和拼搏的精神很好地刻画出来了。所以,在动作的刻画上,先引导学生观察一系列的分解动作,然后再辅之以必要的修辞手法,使描写更加生动完美。
  4.语言描写
  人物的语言不在多或少,而在于使用得是否恰当,能否为文章的主题更好地服务。例如《背影》中:“不要紧,他们去不好!”一句平淡无奇的语言彰显的却是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厚爱。语言虽然简短,却符合文章表达主题的需要。这就告诉我们,在作文中,人物语言的出现要根据文章主题表达的需要,作者需要考虑斟酌,不可任意而为。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场景,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语言描写,在合作交流中提升学生对作文人物语言的写作水平。
  5.心理描写
  不少学生对人物的心理描写把握不好,我为此设计了一些场景进行这方面的练习。例如:上课铃声急促地响了起来,老师拿着这次考试的试卷匆忙进来,我心里不停地在想。学生先自主填写人物的场景心理,然后在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让学生的思维产生碰撞,慢慢提升自己的心理描写能力。然后再设计一些其他场景来进行心理描写训练,慢慢提高。
  6.神态描写
  神态描写是通过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以及身体的反应来诠释人物的心理和性格,它可以说是人物描写中最难写的。难在它需要仔细观察人物表情的细腻变化并用恰当的词语把这一变化记录下来。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思路训练学生的神态描写:首先给出一些句子,让学生能迅速地判断出哪些句子是神态描写;其次训练学生写一些有关神态描写的语句;最后教师提供一些场景,让学生自主写一些有关神态描写的小片段,班级交流,学习借鉴优秀作品。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其他文献
基本信息所属行业:水利桥梁建筑,交通运输所属地区:河北详细内容项目名称:张家口市际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张北际源商贸中心项目
[摘要]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提问的质量是问题教学能否达到效果的关键。目前职高政治课教学中的问题设计存在一些问题。问题设计要遵循必要的原则,并由此提出三方面的设计策略。  [关键词]职高 政治课教学 问题设计  [中图分类号] G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20123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经验的教
通过教学实践,发现目前中等农业职业学校的教材存在许多不足,如教学目标的职业性不明确、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和针对性、组织与工作过程存在不一致性、实训占的比例较少等等。
来自广安华莹市的四川隧道工程有限公司,是目前四川省内唯一具有隧道施工资质的专业公司。多年来,全体员工在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伍帅名、党委书记蔡良树等领导的率领下,坚持
由于CMM(Th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的实施,使软件企业的软件过程管理费用增加,而采用传统的分摊方法将引起这部分费用分摊的扭曲。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ABC(Activity-B
[摘 要]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产生诸多变化.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因其在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拥有独特优势,逐渐为诸多高中数学教师所接受.本文针对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探究”课程教学优化的策略进行分析讨论,希望能为相关的教育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高中 数学探究 教学优化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320
伴随全球兴起的“汉语热”,留学生汉语教材的语法编写还停留于半个多世纪前语法体系的初建阶段,已不能满足当前来华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需要。在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单一框架建立
在当前世界面临资源短缺,气候异常,城市环境问题突出等诸多严峻问题的形势下,如何在设计之初就对资源进行合理整合支配,变得至关重要。建筑行业急需借助先进技术工具,从总体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全国31个省(区、市)的9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26省份9月份CPI涨幅较8月回落。其中,青海CPI涨幅最高,为2.5%,海南涨幅为全国最低,仅为0.4%。总体来看,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