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步青(1902-2004),是一位热爱祖国、品德高尚、事业心极强、治学严谨的著名数学家.在他的人生道路上,经历了许多重要关口的考验,在解放前就有“三关”.
第一关,在日本留学期间,国内军阀混战,公费断绝,生活无着,苏步青半工半读维持生活,刻苦钻研,取得优异成绩,终成学业.
1919年,17岁的苏步青从上海登上了开往日本的轮船,开始了赴日12年的留学生涯.到日本后,他先进东亚日语补习学校学习日语,打下了较好的日文基础,为后继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20年,苏步青报考了东京高级工业学校.按规定,考生需在3小时内做完24道题目,可是苏步青只用了1小时就交了卷.接着,他又以日语巧妙地回答了主考老师的提问,终以优异成绩被该校录取.在学校电机系,他得到三次奖学金,获得免交学费和书籍费的待遇.
1923年,他以解析几何、微积分双百分的成绩,名列90名考生之首,考取了当时国际闻名的日本东北帝国大学.当时国内军阀混战,公费断绝,苏步青生活无着,不得已,只有利用课余时间,为杂志社当校对员,送牛奶、报纸,搞家教,担任图书馆管理员,以维持生活.由于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深得该校系主任林鹤一教授的厚爱.后来,林主任力荐苏步青负责本来由他自己负责的一门课程.教授会在审议此事时虽强烈反对,但由于林主任的坚持终于得以通过.因此,苏步青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生活趋于安定.当时日本报纸曾载文说苏步青“并非帝国臣民,却当了帝国大学的讲师”,言词颇感惊叹.苏步青就这样半工半读坚持到毕业.
1927年,苏步青大学毕业,直接升入帝大研究院当研究生.每年,他除了暑假用半月时间到外地旅游外,把所有时间都用于钻研微分几何,指导教师窪田忠彦对他要求甚严,每周检查一次,要他汇报学习情况,存在什么问题以及自己对问题的想法.有一次,他遇到了一道难题,一时解不出来,就向窪田求教.导师不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要他去看一部参考书,这是一部巨著,有3大本,近2000页.开始,苏步青埋怨老师不给他具体的指导,但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啃这部书.两年后,他终于读完了这部巨著,这时他对窪田教授充满感激之情,因为这部书不仅解决了他所遇到的问题,而且使他掌握了终生有用的知识。培养了独立钻研的能力.又有一次,窿田先生请苏步青帮着看他所写的一篇文章.苏步青花了几个晚上,对文中内容重新进行了计算,改写了这篇论文.后来,窪田用他和苏步青两人的名字发表了这篇论文.1928年,经老友介绍,苏步青与松本教授之女松本米子小姐结为夫妇,至此,完成了立业成家的人生重要任务.
第二关,他获得博士学位后,亲友相劝,导师挽留,可苏步青不贪名利富贵,转而投身战火弥漫的祖国,为培养数学人才辛勤耕耘.
苏步青荣获理学博士学位的消息在报上刊出后,收到日本东北帝大的聘书,他在日本的亲友、同学、老师纷纷前来挽留,他都婉言拒绝了,东北帝大甚至表示愿意为他保留半年职位,如果回国后遇到困难,可以随时回日本复职.但是,苏步青还是毅然回到了阔别12年的故乡.
回国后,苏步青没有接受当时条件较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聘请,而去了条件较差的浙江大学.那时浙大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一拖就是4个月,苏步青连本人生活都难以维持,要靠哥哥接济.苏步青一度想离开浙大,浙大校长对他说:“你不能走,你是浙大的宝贝!”校长多方设法,帮苏步青筹资赴日接回家眷.
在浙大安顿好家后,苏步青与陈建功开了多门近代数学基础课,并创设了讨论班.正当浙大数学系开始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时,抗日战争爆发了,日寇铁骑横冲,铁鸟横飞,杭州这个“人间天堂”一时变成人间地狱.这时,日本东北帝大再次发来聘书,加之岳父松本教授病危,要苏步青夫妇火速回日本见最后一面,一封封催促的电报,都未能改变苏步青的决心,他们夫妇最后还是决定留在中国.苏步青把刚刚分娩的妻子和孩子送回家乡避难,然后只身赶上浙大西迁的队伍,辗转跋涉5000里,最后到达贵州遵义和湄潭,建立起临时简陋的校舍,苏步青又返回故里,把妻儿接到湄潭,住进一座破庙里.
当时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大片国土沦丧,后方经济崩溃,物价飞涨,苏步青孩子多,靠工资难以糊口,每月薪水领来买米也不够吃,只好用地瓜干充饥.由于营养不良,苏步青的一个小儿子出世不久便夭折了.生活上的困难日甚一日,但浙大的教学、科研活动依然有条不紊地进行.晚上。苏步青把一盏桐油灯摆在庙内菩萨的香案上,看书写作,《射影曲线概论》一书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写成的.
在西迁途中,一天,日机来袭,为了躲警报,苏步青把讨论班的4个学生带进山洞,说:“山洞虽小,但数学天地广阔.现在我们数学讨论班继续进行.”这4位年轻人后来都成为卓有成就的数学教授.英国驻华科学考察团团长、剑桥大学李约瑟教授参观完浙大数学系以后,连声赞叹:“你们这里是东方的剑桥.”1976年,美国数学代表团访华回国后,在总结中指出,浙江大学曾建立了“以苏步青为首的中国微分几何学派”.
第三关,解放前,苏步青主持正义,顶住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压力,为保护和营救被迫害的学生和共产党员作了巨大努力.
1947年,浙大学生会主席于子三被杀害,引起社会各界的震怒,正在南京要经费的浙大教授会主席苏步青闻讯后立即发电报回校,发动全校教师罢教一天,以示抗议.回校后,苏步青收到恐吓信,但他无所畏惧,他的心和学生们一起跳动.1948年,浙大训导长、进步教授费巩因支持爱国学生运动被特务所害,竺可桢校长和进步学生恳请苏步青继任,苏步青意识到自己接受这个职务意味着什么,但他看到自己优秀的学生被开除学籍,投进监狱,惨遭杀害,就再也顾不上个人的安危,便慨然应允.1949年初,浙大学生会负责人之一、中共地下党员谷超豪来到苏步青家中,要求苏步青运用自己的声望营救被捕的进步学生.第二天,苏步青亲自来到国民党省党部和警察局,在保释书上签字画押,把被捕的学生领回学校.这些学生出狱后,有的参加了游击队,有的奔向解放区.杭州解放前夕,苏步青接到国民党送来的2张飞往台湾的飞机票,他不为所动,同浙大师生一起迎接解放.
参考资料
1.吴文俊主编《世界著名数学家传记》(下集).科学出版社,2002年.
2.李大潜等.中国现代数学家传(第一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
责任编辑/沈红艳bbshy@e172.com
第一关,在日本留学期间,国内军阀混战,公费断绝,生活无着,苏步青半工半读维持生活,刻苦钻研,取得优异成绩,终成学业.
1919年,17岁的苏步青从上海登上了开往日本的轮船,开始了赴日12年的留学生涯.到日本后,他先进东亚日语补习学校学习日语,打下了较好的日文基础,为后继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1920年,苏步青报考了东京高级工业学校.按规定,考生需在3小时内做完24道题目,可是苏步青只用了1小时就交了卷.接着,他又以日语巧妙地回答了主考老师的提问,终以优异成绩被该校录取.在学校电机系,他得到三次奖学金,获得免交学费和书籍费的待遇.
1923年,他以解析几何、微积分双百分的成绩,名列90名考生之首,考取了当时国际闻名的日本东北帝国大学.当时国内军阀混战,公费断绝,苏步青生活无着,不得已,只有利用课余时间,为杂志社当校对员,送牛奶、报纸,搞家教,担任图书馆管理员,以维持生活.由于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深得该校系主任林鹤一教授的厚爱.后来,林主任力荐苏步青负责本来由他自己负责的一门课程.教授会在审议此事时虽强烈反对,但由于林主任的坚持终于得以通过.因此,苏步青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生活趋于安定.当时日本报纸曾载文说苏步青“并非帝国臣民,却当了帝国大学的讲师”,言词颇感惊叹.苏步青就这样半工半读坚持到毕业.
1927年,苏步青大学毕业,直接升入帝大研究院当研究生.每年,他除了暑假用半月时间到外地旅游外,把所有时间都用于钻研微分几何,指导教师窪田忠彦对他要求甚严,每周检查一次,要他汇报学习情况,存在什么问题以及自己对问题的想法.有一次,他遇到了一道难题,一时解不出来,就向窪田求教.导师不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要他去看一部参考书,这是一部巨著,有3大本,近2000页.开始,苏步青埋怨老师不给他具体的指导,但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去啃这部书.两年后,他终于读完了这部巨著,这时他对窪田教授充满感激之情,因为这部书不仅解决了他所遇到的问题,而且使他掌握了终生有用的知识。培养了独立钻研的能力.又有一次,窿田先生请苏步青帮着看他所写的一篇文章.苏步青花了几个晚上,对文中内容重新进行了计算,改写了这篇论文.后来,窪田用他和苏步青两人的名字发表了这篇论文.1928年,经老友介绍,苏步青与松本教授之女松本米子小姐结为夫妇,至此,完成了立业成家的人生重要任务.
第二关,他获得博士学位后,亲友相劝,导师挽留,可苏步青不贪名利富贵,转而投身战火弥漫的祖国,为培养数学人才辛勤耕耘.
苏步青荣获理学博士学位的消息在报上刊出后,收到日本东北帝大的聘书,他在日本的亲友、同学、老师纷纷前来挽留,他都婉言拒绝了,东北帝大甚至表示愿意为他保留半年职位,如果回国后遇到困难,可以随时回日本复职.但是,苏步青还是毅然回到了阔别12年的故乡.
回国后,苏步青没有接受当时条件较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聘请,而去了条件较差的浙江大学.那时浙大连工资都发不出来,一拖就是4个月,苏步青连本人生活都难以维持,要靠哥哥接济.苏步青一度想离开浙大,浙大校长对他说:“你不能走,你是浙大的宝贝!”校长多方设法,帮苏步青筹资赴日接回家眷.
在浙大安顿好家后,苏步青与陈建功开了多门近代数学基础课,并创设了讨论班.正当浙大数学系开始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时,抗日战争爆发了,日寇铁骑横冲,铁鸟横飞,杭州这个“人间天堂”一时变成人间地狱.这时,日本东北帝大再次发来聘书,加之岳父松本教授病危,要苏步青夫妇火速回日本见最后一面,一封封催促的电报,都未能改变苏步青的决心,他们夫妇最后还是决定留在中国.苏步青把刚刚分娩的妻子和孩子送回家乡避难,然后只身赶上浙大西迁的队伍,辗转跋涉5000里,最后到达贵州遵义和湄潭,建立起临时简陋的校舍,苏步青又返回故里,把妻儿接到湄潭,住进一座破庙里.
当时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大片国土沦丧,后方经济崩溃,物价飞涨,苏步青孩子多,靠工资难以糊口,每月薪水领来买米也不够吃,只好用地瓜干充饥.由于营养不良,苏步青的一个小儿子出世不久便夭折了.生活上的困难日甚一日,但浙大的教学、科研活动依然有条不紊地进行.晚上。苏步青把一盏桐油灯摆在庙内菩萨的香案上,看书写作,《射影曲线概论》一书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写成的.
在西迁途中,一天,日机来袭,为了躲警报,苏步青把讨论班的4个学生带进山洞,说:“山洞虽小,但数学天地广阔.现在我们数学讨论班继续进行.”这4位年轻人后来都成为卓有成就的数学教授.英国驻华科学考察团团长、剑桥大学李约瑟教授参观完浙大数学系以后,连声赞叹:“你们这里是东方的剑桥.”1976年,美国数学代表团访华回国后,在总结中指出,浙江大学曾建立了“以苏步青为首的中国微分几何学派”.
第三关,解放前,苏步青主持正义,顶住国民党反动政府的压力,为保护和营救被迫害的学生和共产党员作了巨大努力.
1947年,浙大学生会主席于子三被杀害,引起社会各界的震怒,正在南京要经费的浙大教授会主席苏步青闻讯后立即发电报回校,发动全校教师罢教一天,以示抗议.回校后,苏步青收到恐吓信,但他无所畏惧,他的心和学生们一起跳动.1948年,浙大训导长、进步教授费巩因支持爱国学生运动被特务所害,竺可桢校长和进步学生恳请苏步青继任,苏步青意识到自己接受这个职务意味着什么,但他看到自己优秀的学生被开除学籍,投进监狱,惨遭杀害,就再也顾不上个人的安危,便慨然应允.1949年初,浙大学生会负责人之一、中共地下党员谷超豪来到苏步青家中,要求苏步青运用自己的声望营救被捕的进步学生.第二天,苏步青亲自来到国民党省党部和警察局,在保释书上签字画押,把被捕的学生领回学校.这些学生出狱后,有的参加了游击队,有的奔向解放区.杭州解放前夕,苏步青接到国民党送来的2张飞往台湾的飞机票,他不为所动,同浙大师生一起迎接解放.
参考资料
1.吴文俊主编《世界著名数学家传记》(下集).科学出版社,2002年.
2.李大潜等.中国现代数学家传(第一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
责任编辑/沈红艳bbshy@e172.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