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证思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udipaop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历史,不仅仅要求学生记忆历史,更要求学生利用辩证的目光去看待历史,从现实的角度去评判、分析历史。所以,利用辩证思维去指导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何为辩证思维呢?就是抛弃自身的情感因素,从客观、现实的角度来学习历史,这样可以避免学生进入情感所带来的误区,让高中生对历史的认知和理解更加客观,符合实际情况。因此,高中历史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平日的学习中耳濡目染、循序渐进。如此一来,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把握历史的发展、推进脉络及背后隐藏的意义,同时也能让他们对历史事件的认知和理解更加清晰。本文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论述,继而指出基于辩证思维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的要点,以此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客观评价历史
  在唯物主义的世界中,任何矛盾都是对立统一而存在的,因此在利用辩证思维去思考历史事件时,首先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历史,这样可以让学生对历史的评价更加客观、准确。对此,历史教师可以教授给学生矛盾分析法,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从两个层面对历史事件进行评价,从而避免他们在分析和判断时出现片面性的问题。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前两年有人以砸车、砸店、摔手机的方式来抵制日货,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呢?当然,许多思想比较偏激的学生会认为这种方法可以警醒国人抵制日货。但从客观的角度来讲,砸任何东西都是国人的私有财产,换句话说,其实当时的情况是在摧残自己的财物。所以,站在不同的立场来分析这件事,答案自然不同。同理,评价秦始皇这一人物时,利用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进行评价,可以让学生对秦始皇的认知更加客观、全面。比如:秦始皇既是一名暴君,做出了焚书坑儒的事件;但同时也统一了六国,而且修筑了长城,统一了文字和货币,如此来看,他又是一位伟大的君主。所以,培养学生从一分为二的角度去分析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这不但有助于他们了解历史,也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继而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客观地站在两个不同的立场去看待每一件事。
  客观分析历史
  辩证思维不单单体现在对事物“一分为二”客观评价上,同时还包括了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时,要让学生明白任何一个事件和人物都不可能完全独立存在,所有的事件都是与其他事件、人物发生互动而产生的。因此,围绕辩证思维培养学生利用联系的眼光来客观地分析历史的能力,这是高中历史教师所要给予重视的另一个重点。以“戊戌变法”为例:为何戊戌变法失败了?它失败的客观原因和直接原因是什么?在分析这两个问题时,需要学生调动已掌握的知识点对当时的时代背景及清政府与各国的关系进行更加客观全面的分析,这样可以让他们更深一层地把握戊戌变法背后的真相。而在这个基础上,为了更进一步促进学生对这个历史事件的认知与理解,老师还可以日本明治维新作为对比,鼓励学生分析明知维新成功的原因,由此让学生通过对某个历史事件的分析来了解更多的历史真相。同理,在分析“抗日战争”爆发的根本因素时,也可以鼓励学生从时代背景入手进行分析,随后由浅入深、顺藤摸瓜,最终找到爆发抗日战争的根本诱因。如此一来,当考试中出现类似的问题时,学生便可以从更多的角度和方向出发来完成解答,并让答案更加全面、透彻。
  客观感悟历史
  围绕辩证思维客观地感悟历史,体会历史事件背后隐藏的意义,客观承认每段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时代进步的必然,其实就是遵循历史的发展规律,承认世界的发展就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的过程。所以,遵循“和谐发展”理念,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待每一个历史事件,感悟其中隐含的意义,并汲取教训,这是高中生所要深刻理解的一个道理。举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民主共和制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君主立宪制灭亡的基础上,所以,有因才有果。而在剖析其中的“因”时会发现这是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必然,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学生在学习这段历史期间,既要肯定它的客观性,也要分析其中的规律性因素。同理,在学习有关二战的历史事件时,学生不单单要看到二战爆发的诱因及带来的后果,更要思考这段历史背景中各个要素的发展特征,例如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每一项因素都是推动二战爆发的间接原因。同时,在了解了这些历史关联因素之后,学生也要客观地承认,正是因为“因”的推动,才造成了“果”,而“果”又直接决定了时代的发展方向及可能形成的局面。综上所述,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但是学生要透过这个必然因素汲取更多的人文哲理,这不但有助于提升他们对历史的认知,同时也能对他们的成长和进步带来巨大的帮助,让他们形成健康的人格品質。
  客观地看待每一个历史事件,用辩证的目光去分析它背后的意义和传达的思想,可以有效提升高中生学习历史的效率,让高中生对历史的认知更加清晰、深刻。但是,良好的辩证思维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养成的,所以历史教师必须具备足够的耐心,客观地对待学生的成长,并将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视作浩大的工程,以持之以恒的决心投入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江海中学)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我国会计计量模式都遵循以历史成本为主导的原则,而2006年颁布的(《会计准则》(以下简称新(《会计准则》)突破了这一传统的计量模式,再次引入了公允价值观念。新《会计准则
高中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重要学科,探究性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理念明确强调,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综合能力。因此,在高中物理探究性实验设计中,教师要把新课改理念渗透到实验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以培养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出发点,科学选择实验设计方法,从而全面提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转换教材实验形式  苏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中的一些实验问
期刊
针对上海市天山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样品,利用固定床反应器,结合现代分析仪器,如气相色谱仪(G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污泥热解残炭、油和不凝性气
课堂提问是教学效率以及质量的保障,艺术化的课堂提问能够很好地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积极走进文本,深度解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课堂提问不仅仅指教师,还包括学生,在我们的课堂活动中,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让学生获得最深刻地感悟,这也是新课改下教学模式的改变和优化,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提高。  自主质疑,点燃热情  学贵有疑。在学习过程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引导者,不但是班级事务的“大总管”,而且是学生思想的“说客”,其工作的核心之一既是与学生“说话”。“教欲善其事,必先敏其言”。对于教师来说,语言既是工具,又是一门艺术。因此,班主任用语艺术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班级工作的成效。班主任应该如何使用正确的语言,通过丰富的语言表现力,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呢?笔者结合自己的班主任经验,谈一谈班主任如何运用语言进行教学。  “嘴”:说话的艺
由Mary M.Crossan、Henry W.Lane以及Roderick E.White等作者1999年发表于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期刊上的一篇文章,“Anorganizational learning framework:From intuition to insfimtion”(以下简称1999年文章),在2009年夺得了该期刊过去十年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