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混元太极拳入门初探

来源 :精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c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著名武术家、太极泰斗、北京陈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冯志强先生,融太极传统理论,集毕生武学实践,在传统陈式太极拳的基础上,融入混元功法独创了心意混元太极拳,继承并发展了太极理论,将太极拳运动推向了一个崭新阶段。
  心意混元太极拳的特点是以道家“天人合一”学说和太极理论为根据、以陈式太极拳法为基础、以养生健身的现代意识为指导而创编的一套从意识到形体运动“内外合一、上下相随、周身一家、混元一体”的拳法。明确提出“内外俱炼,以内为主;动静相兼,以静为主;练养结合,以养为主”的原则。在动作的编排上,心意混元太极拳把太极拳的八门五步融入肢体运动的缠绕螺旋圈中,连贯而流畅。习练得法,自然会产生“练拳似休息,练拳似站桩,练拳似天地人合一,练拳似画图,练拳似游泳,练拳似自我按摩……”等等神奇感觉。此功法适于男女老幼,各种体质的人们将其作为祛病健身,增强体质的运动。因此一经问世,迅速广泛流传,深受海内外各界人士的欢迎,学练者与日俱增,实属必然。
  本人(第一作者)2005年在哈尔滨开始习练、推介24式心意混元太极拳。据我的体会,这套拳对于加强“天人合一”的意识训练、对于“一动_二太极”的深入理解、以及真正进入太极拳所要追求的那种“内外合一、混元一体”的境界,近乎完美和神奇。习练后感觉轻松愉快,意犹未尽。“打拳似休息”,这是太极拳这种健身运动的真正价值体现,也正是太极拳运动所应具有的现代属性。因此,混元太极拳不愧为太极中的上乘拳种。
  但是对于初学者,习练心意混元太极拳有一定难度。习练者应具有一定太极基础,最好有一定的陈氏太极拳基础。习练心意混元太极拳一般应从拳架入手。先学会套路,逐步领会拳法、功法。初学者若注意以下几点,将有助于尽快掌握本拳路的风格特点:
  一、与多数传统太极拳类似,行拳过程中同样要立身中正,沉肩坠肘,圆裆松腰,意守丹田,平心静气,始于无极,动中求静。要克服前俯后仰、端肩挟肘、紧张死板等身形姿态错误。
  二、时时注意虚实变化。心意混元太极拳将太极八门五步融于缠绕螺旋圈的动作之中,动作之间少有间断,圈圈相连,因此要特别注意虚实变化,阴阳开合,上下相随。所谓一动一阴阳,一动一太极,力求行拳顺达流畅,浑然一体。
  三、以腰为主宰,灵活转换。俗话说:“练拳不练腰,终究艺不高”,没有腰部的引领,即“以腰为主载”,就不可能做到“上下相随、周身一家”,螺旋混元圈的衔接也不会圆滑顺畅。
  四、适当掌握拳架的高度。拳架高低可因人而异,不同年龄、不同体质可取不同的拳架高度。原则上以动作流畅、意气顺达为准。年老体弱者取高架为宜,体质较好的中青年拳友可取低架,这样可增加活动量,也增强了套路演练的观赏性。
  五、丹田旋转鼓荡是肢体运动变化的基础,是“内外兼修,以内为主”的关键所在。在习练过程中,应逐步由表及里、有意识地加强这种“内动”作用。
  六、拳架中缠绕螺旋圈贯穿始终,习练时腿部可高抬轻落(如“金刚捣碓”等),两臂可大开大合,加大圆弧运动的回转半径,伸长松透,不但有助于对动作的理解,也是充分放松地去体会行拳舒适感觉的有效办法。
  另外,了解动作的攻防含义是必要的。这对掌握动作的准确性有帮助,习练之初就避免“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这需要一定的学习条件。
  总之,心意混元太极拳是一套难得的上乘拳种,它为广大拳友强身健体、提高拳艺、增长功夫提供了崭新的途径。
其他文献
问:韩老师,我是一名爱好实战的武术爱好者,我赞同您的观点,实战只能使用简单的动作,拆招说手中看不中用,但我不知道其中有什么科学解释。  答:人在实战中只能使出简单的技法动作,这不但是事实,也能够用运动科学来解释。  有的科学解释是我以前讲过的,比如运动生理学中关于运动技能的分类,就能解释拆招说手何以中看不中用。因为从运动技能的类型讲,拳术技能属于“开式运动技能”,拳术技能在运用过程中,一、要随对手
举国体制下竞技体育成绩斐然,尤其是个人项目。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竞技体育项目中赢得世界人民的广泛认可。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对中国武术在
详细介绍了平顶山城市污水处理厂回用水工程工艺流程及主要构筑物的工艺设计,同时对工艺方案及设计进行了简要分析,给今后同类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韩流”久盛不衰说明了什么?是我国流行文化市场的空虚,还是体现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冲击?文章以中国传统武术为例,从韩文化跆拳道项目对中国传统武术的冲击以及学校武术
查拳简介  查拳是长拳类的代表拳种之一,亦写作插拳、叉拳。据说是以该拳多插(又)步、插掌而名。现代统一写为“查拳”。  查拳拳初盛于鲁西冠县一代。清代雍正年间,冠县沙庄回民沙亮是查拳初期代表人物。此后传承不断,逐步流传到长汀南北。  查拳拳系以十路查拳为本,还包括有三路滑拳、三路炮拳、四路洪拳、两路腿拳:十路查拳的名称为:头路母子拳、二路行手、三路飞脚、四路升平、五路关东、六路埋伏、七路梅花、八路
查拳大师李恩聚,不仅精于祖传的查拳,以及刀、枪、棍、棒等器械,还是精于实战的技击家。1928年,时年71岁高龄的李恩聚在南京国考擂台赛中,代表上海“精武体育会”出战。打败各路豪杰,一举夺魁,并荣获“勇士”称号。行手是查拳门的上乘功夫,须在全面掌握套路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各种形式手段将套路中的技击动作拆散成招,以应付对手之变化。见招拆招,见势拆势,付诸于实战,是习武者最终目的,也是御敌取胜的法宝。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