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复元汤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恢复期患者36例

来源 :中国中医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sha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死率以及致残率,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压力和负担.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压力的增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该病的发病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1].脑卒中恢复期(发病2周至半年)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神经损伤及肢体功能障碍,及时有效地实施干预,能够明显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及神经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治疗以康复锻炼为主,虽有一定临床疗效,但其治疗机制较为单一,难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2].传统中医治疗该病具有较好的疗效,研究显示多种中医治疗方法辅助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促进患者神经康复[3].基于此,本文笔者运用自拟补肾复元汤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现报道如下.
其他文献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是临床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COPD稳定期的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该阶段患者病情虽然有所缓解,但仍会导致肺功能进一步下降,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1-2].目前,临床治疗COPD稳定期常用西药如噻托溴铵、盐酸溴己新、氨茶碱等,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症状、减少急性发作次数,但其总体疗效不甚理想,长期应用有一定副作用[3].中医药在治疗COPD稳定期有独特优势,在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延缓肺功能进行性降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效果显著[4].COPD稳定期中医辨证以气(阳)虚为主[
期刊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目前肿瘤科肺系肿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80% ~85%,因其发病隐匿,75% ~80%的NSCLC患者确诊时已属于晚期,失去了外科手术根治的最佳时机,故预后差,5年总生存率低于25%[1].临床上针对无法手术且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晚期 NSCLC患者,多采用靶向药物治疗;但多数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不良反应,甚至因为不能耐受副作用而被迫终止用药.中医药治疗肺系肿瘤中的有效性现已得到认可,尤其在运用放化疗或
期刊
近年来,随着抗菌药物过度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DD)发病率逐年升高[1].儿童由于机体免疫机制、胃肠功能发育不完善等原因,ADD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严重者可影响患儿的身体健康[2].本院于2018年1月—2020年8月采用黄芪建中汤加减联合常规西药治疗60例ADD患儿,效果显著,报道如下.
期刊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是临床最常见的关节退行性疾病,45岁后患病率随年龄逐渐上升,我国60岁以上人群约50%有影像学表现,其中30% ~50%表现有临床症状[1].KOA导致的疼痛和失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期刊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由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内神经节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肤病[1].皮损以红斑、水疱为主,常沿神经呈带状分布,其发生部位多在身体的一侧,本病的主要特征就是神经痛.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皮疹愈合后持续1个月及以上的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2].
期刊
小儿哮喘是儿科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好发于1 ~6岁小儿.该病发病率高,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可能与遗传因素、饮食结构、环境污染等有关[1],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学习生活.若治疗不及时或不规范,不仅可发展为重症哮喘,危及患儿生命,同时可导致病情迁延不愈,造成肺功能受损,最终发展为成人哮喘.如何有效控制小儿哮喘,是小儿科医师努力的方向.针对小儿哮喘,临床常采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及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治疗措施,虽然能快速缓解咳嗽、气喘等症状,但难以达到根治哮喘的目的,同时反复使用上
期刊
颈性眩晕是指颈源性因素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眩晕,为临床常见的眩晕类型,其发病与颈椎病压迫椎动脉、颈部交感神经兴奋引起椎动脉收缩等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眩晕,常伴有恶心、呕吐、头痛、颈肩部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猝倒[1].
期刊
百草枯是一种环类除草剂,对人类和牲畜都具有很强的毒性.百草枯中毒死亡率极高,目前尚无特效解毒药物.百草枯中毒后病情发展迅速,可导致系统性中毒,造成机体肝、肾等多器官衰竭、肺纤维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血液净化能够通过吸附作用有效清除有毒物质,用于百草枯中毒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1].中药制剂可通过多条途径发挥重要脏器保护作用,减轻中毒反应,提高救治成功率[2].笔者2017年8月—2020年8月应用自拟中药大黄解毒汤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百草枯中毒者64例,现归纳总结如下.
期刊
慢性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该病由病原微生物感染、牙源性感染、外伤、变态反应、鼻部解剖结构异常等一种或多种原因引发[1].CRS临床主要表现为鼻塞、流涕、头痛、嗅觉障碍及头面部胀痛等,是以鼻腔及鼻窦部的慢性炎性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疾病[2],其病程一般长于3个月;常因为外界环境的该变、外界刺激、免疫力降低等原因而反复发作[3],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临床治疗常给予鼻腔冲洗、抗感染、血管收缩剂、抗组胺药、激素、手术等对症治疗,但治疗效果一般,治
期刊
中风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中风患者罹患此病后的常见并发症,以情绪低迷、缺乏兴趣或焦虑、悲观、幻觉、失眠等情感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严重者者可产生厌世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精神状态和生活[1].PSD患者大多发生于中风后的2个月到1年[2].现代医学主要选择抗抑郁药对症处理,但部分患者对抗抑郁药敏感性差以及存在耐药性[3],长期用药依从性下降.中医治疗方法多样[4-5],其中耳穴压豆操作简单,且无需口服药物,患者接受度高[6].本文应用耳穴压豆治疗6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