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语文教学创新理念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正是要靠创造教育来培养,才能实现真的价值。同时创新能力也是培养高中生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之一。
  关键词:创新;民族;价值;高中语文
  每个人从启蒙开始就与语文形影不离,如今随着时代在进步,各类学科的教学工作也应积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我国的教育事业也置身于改革中,在探索中追寻前行的方向,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作为基础教育格局中的必备一课,同样面临着改革的契机。长期以来,高中语文教学陷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藩篱,无法形成开放且有活力的教学环境。为了贯彻素质教育理念,推动教学工作的和谐、健康发展,高中语文教育的改革工程亟待展开。
  一、高中语文创新的现实意义
  何谓创新便是冲破旧有思维的限制,与时俱进地开创出一番新气象。积极、正确的改革举措,将更好地彰显出自身价值,并推进整个时代的进步。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正是适应形势的现实之举,其现实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启新的教学模式
  通过长期、持续的语文学习,学生将具备基本的表达与交流能力,并有可能提升审美情趣和人文素质,从而达到身心的均衡发展。“以教師为主体,以教材为模板,以讲课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教师、学生、教材之间难以形成良性互动关系。这样一来,高中语文教学便面临着现实的困境。因此,唯有实施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方能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彰显语文学科的应有之义。
  2.提升学生高中语文能力
  教育不是一项建造“象牙塔”的工程,而是为社会服务的人才“补给站”。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将密切贴近社会对人才的新需求,在教学模式中融入更具现实性、实用性的因素。在改革思潮的冲击下,高中语文教学将开掘出学生的语感能力、创新能力、实践素质、人文涵养等综合素养。
  二、高中语文教学的价值
  1.帮助学生树立积极、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师应充分重视情感因素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力,在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的情绪状况,并对之进行科学的情感引导。高中语文中包含了大量的语法基础知识以及古代文学知识,既考验了记忆、理解能力,也提升了对学生的语感要求。部分学生因基础较差、理解能力不强等客观原因,丧失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继而产生了懈怠心理。这时教师要积极地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重新建立起乐观、正确的学习态度。另外,教师还应在课堂和评价成绩时,多表达一些鼓励性的话语,从而让学生拥有继续学习语文的信心。
  2.挖掘学生学习模式、促进学生自觉学习热情
  无论在哪一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应该站在最显著的主体地位,高中语文教学也不例外。教师应适当地退居引导地位,在教学实践中开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课堂交流应该是通融、和谐的,集体共享关于语文知识的信息以及观点。为了进一步活跃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应尝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说,就“古代诗歌与现代诗歌的比较”这一话题,组织班级展开小组讨论。小组成员间先进行交流,继而形成小组观点,随后小组之间再展开对话与讨论。这样一来,每一位学生都能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并可以无拘束地表达自己的理解。对于一些有新意、蕴含着创新价值的观点,教师应予以鼓励。在合作与竞争的教学氛围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从而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3.教给学生品味语言、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技能
  品味语言,就是对课文的语言运用进行品味、理解、鉴赏。在总目标中也强调要求学生能“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高年段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教会学生从抓住文章中的好词佳句、精彩段落、修辞手法、表达特色等方面入手,反复揣摩、反复品味、反复鉴赏,加深对课文丰富内涵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会学生从句子中体会语文作品的美,教会学生品味、鉴赏文章的技能,这样不仅能丰富和夯实学生的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且能净化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总之,在高年级段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摒弃“形式花哨、热闹美丽”的所谓“天堂”教学,使之回归“田野”———追求“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常态语文教学,全身心地为学生健康成长与终身发展着想,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率,让语文课真正成为学生精神的家园。
  4.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树立敢于创新的精神
  传统教育使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自由度,成天到晚只能听从教师的指导。从而形成了学生为分数而学,教师为分数而教的不良局面。往往只强调接受或模仿,忽视创造。它要求学生必须循规蹈矩,在固定考察的范围内解答问题,这使得学生的思维近乎封闭与僵化,缺乏应有的开拓与创新意识。它不仅制约了学生当前的学习效率,而且也使得他们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潜能。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一个不容急辩的事实早已证明: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吕淑湘先生在全国中语会第五届年会开幕式上也讲到:“如果说一种教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实际上,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面临的问题有很多的,他们不会没有反应,因而他们时常会提出一些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金明. 紧紧把握住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J]. 高中语文教学.2007,(07).
  [2] 杜晓平. 试论我国政府母语教育的对策[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11).
  [3] 童剑兰.高中语文教学的新思考[J].文教资料.2006,(06)
其他文献
在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中韩之间不管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甚至是文化和教育方面的联系和交流也日益频繁。尤其是在经济领域,随着越来越多的韩国企业进驻中国,对韩国语专业人才的
随着我国路桥工程事业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预应力施工技术是否有效在工程施工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为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作为一项新技术,预应力技术在路桥工程施工中的
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较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常由先天畸形和后天性疾病所致,严重者常发生猝死。文献曾有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报告,但先天性二叶型主动脉瓣狭窄较少见。现报告先天
1案例   某男, 17岁,学生。某年 5月 7日被他人用刀砍击左耳部,伤口流血、疼痛,无一过性意识障碍,立即至当地卫生院诊治。检查见:左耳前中部横行创口,呈撕裂折断状态,创口长约 6.0c
“审美是一种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者说价值实现活动,其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人的审美是一种精神的需要,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期望与追求,是对美的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感知、联系、想象、乃至理解、判断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因此,一个人对生活中的这些真善美如果都无法感知,那将失去多少乐趣!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达到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创设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应
园林绿化是城市呼吸的肺,能够为人们生活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还能改善城市生态环节.园林绿化施工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在掌握植物属性的前提下,指导现场施工.
头部外伤是比较常见的损伤之一 ,但因头部外伤引起的外伤性糖尿病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是比较少见的 ,现报道如下。 1案例   某女 ,19岁。某年 7月 22日在马路上行走时被摩托
在服毒自杀案件中 ,口服催眠镇静药、有机磷农药及杀鼠剂等致死比较常见 ,而口服大量抗菌消炎片自杀的报道较少 ,现将作者在工作中遇到口服甲硝唑而死亡 1例报道如下。 1案例
1案例   某男, 25岁。某日在一肉市场买猪肉,由于价格问题与卖主发生争吵 ,被卖主用沾满猪血的杀猪刀刺入左侧胸内,因失血性休克死亡。经现场勘查,提取带血杀猪刀和死者血样进
1案情   某男, 28岁,某日上午,在工作时被一工友使用卸下的铆枪气管快速接头(接气压力为 5. 5kg)顶向其的臀部肛门处(接头已进入肛门内)又迅速移开,某男即蹲下喊“肚子胀”,随即送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