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良渚“神徽”纹样构成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运用

来源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ey24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研究良渚玉器纹样,从艺术设计学角度整理、归纳良渚神徽纹样的构成规律及表现方法。探寻良渚神徽纹样与动画造型设计的融合点,赋予动画造型以鲜明个性特征和民族特色。
  关键词:良渚神徽;纹样;动画;造型
  一、良渚神徽纹样在动画造型中运用的研究意义
  中国古老文明孕育了举世闻名的灿烂文化,是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和源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丰富的内容形式为中国早期动画片创作提供了不竭的素材,出现了许多成功的范例。如《九色鹿》融合了敦煌257窟壁画艺术,《哪吒闹海》中借鉴山东年画造型等。长久以来学术界对良渚文化玉器中粗眉宽鼻、阔嘴獠牙、瞪睛竖眼的造型纹饰称为“兽面”,将头戴羽冠酷似人脸的造型纹饰称作“神人”。自反山M12出土的巨型玉器M12:98“琮王”問世后,“神人兽面纹”的完整造型得以呈现,被称为良渚神徽。它是良渚文化玉器纹样中代表性的主题纹饰和图符之一,多见于以琮为主的玉器表面。它承载着华夏民族早期的精神文明意志,是先民艺术思维的典型代表。它展现了与中原文化器物迥异的风格,呈现出质朴、流畅而富有表现力,柔和而有内在张力的特点。如以整体的复合型构图和多元化视角,体现出均衡、抽象、立体的美感。其造型特征运用到动画中,无疑是丰富动画造型设计语言,传播良渚文化,对树立本土特色动画造型起到重要的参考价值。当然,动画造型设计中良渚神徽纹样的运用,不仅表现在纹样构成形式的引用和提炼,还包括良渚神徽背后文化寓意的领悟与传承。
  二、良渚神徽纹样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运用
  (一)形而上的思维构建
  玉器作为神徽纹样的载体,是良渚文化交流的具体形态。从器型上可分为礼器、生活工具用器、佩挂器和杂器四种,反映的是良渚先民朦胧的自我意识。他们通过玉器上的鸟纹、龟纹、龙首、神人兽面纹的勾勒来传递自己对自然环境的体验与神之崇拜。因此,良渚玉器纹样自诞生起,就具备了公共信息媒介的特征。其功能兼具装饰、事物记录及精神意志的规训。抓住其内在的本质而非浮于表象,“关注精致中的机制和积累内涵的内力”正是良渚神徽纹样创作思维的魅力之所在。动画造型的创意并不能单纯依托题材和技术手段去创造。一个能反映主体意识,将现实转换为兼具个体与集体意识的文化符号,“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造型更富有神韵。
  (二)形而下的构成复刻
  复刻不代表照搬,是结合良渚神徽纹样构成与动画造型共通之处进行借鉴和嬗变。形体、色彩和质感是构成动画造型设计的三要因素,神韵则是动画造型形与色表意之下蕴含的精神文化特征。动画造型设计对良渚神徽纹样复刻时,应注重对其构成要素中形、色和质感的提炼和借鉴,把握其内核所赋予造型的艺术神韵。
  1.“双关”语境下的形制表达
  平面几何化是造型创意发散的基础,动画造型就是通过所描绘对象的简化和抽象化处理,让观众能够集中注意力于角色本身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平面剪影思维是动画造型的评判标准。至于内部的结构填充,良渚玉器纹样是一个值得借鉴的表现形式。良渚先民在纹样构图处理上简化造型,讲究构图的整体性,但其造型的语意表达是多层次的,在此借用语言修饰词汇“双关”来描述此表现技法。最典型的便是良渚神人兽面纹。如良渚文化玉琮上的神人兽面纹整体构图自上而下被概括为矩形、倒三角形、弧形,造型“不从大势和外放上做文章,不取雄犷威猛”。其内构图会根据器型的造型轮廓和纹样轮廓构图,用卷云纹、弧纹、横纹等纹样修饰。关于它的解析,在学术界已有不少看法。主要有四种:1.认为是神人形象,如萧兵曾提出神人兽面的“兼体造型”这一概念,认为神人兽面“一体双身,器官兼用”。2.认为是神兽合一形象,上为头戴冠羽的神人,下位兽面。3认为是独立的兽形。戴有人形冠羽的兽面。4.认为以上三种均不矛盾。由此可见,良渚神徽纹样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多视角,多元化的。但我认为无论是哪种成型寓意,它们的造型构成各自独立,但又相互关联。因此,动画造型在设计时按可照“双关”的抽象组合。寻找形与形之间的关联以及它们在整体构成中呈现的寓意,传递双重或多重的信息和含义,而非简单的物物拼接组合,从而丰富动画造型的意象化表现。
  2.视角的多元性
  “视线引导”是动画中一个重要的构成因素。它在呈现动画造型视觉直观性上起到决定作用。现今主流动画以二维和三维动画为主,从造型空间表达上略显局限,更多是通过镜头转换来实现造型的无死角呈现。因此,我们需要探寻新视角,使动画造型丰富、饱满。良渚玉器在设计过程中注重视角的选择,良渚先民充分考虑人们的视觉心理和玉器的视觉呈现效果。玉琮是代表性的祭祀礼器,常见有方柱形玉琮,上面的神人兽面纹以转角作为中轴,每一个侧面均有两个半面的神人兽面纹样,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纹样。这种设计以所有参祭人员都能看到为目的,能在不同角度呈现完整的纹样视觉效果。此外,良渚玉器上的纹样还表现出多种视角的综合运用,如在神人兽面纹两侧附有抽象的侧式视角的鸟纹。这种设计思维违背了透视原理,即多维视角出现在同一视觉印象中,扩大了整幅造形构成的丰富性,在格式塔心理上成为“完型心理”,能够使观众感受到均衡的美感。借此,我们在设计动画造型时,可注重多元性的视角构建。从造型内构上打破空间的界定,在造型的转角作适当的透视转变。在同一平面上扩大动画造型的视角范围,体现“完型”和趣味。
  3.残缺与充盈并置。
  一个完整的动画造型包括了轮廓结构、动式、色彩、肌理、情感和思想。它们相互构成内部的逻辑关系,相互作用,形成功能和意义的完整。那么当良渚神徽纹样运用在动画造型中,应该如何体现其“完整性”?残缺,又是如何给动画造型产生美感呢?通常意义上的“完整”趋于标准化和规范化,如动画中的单线平涂,线条均匀,造型光滑圆润,没有一点瑕疵。而残缺突破了思维定势,它区别工业化中的精致即是美。如弗雷德里克·贝克的动画短片《摇椅》,他一直遵循自然手绘的原则去创作,其描绘的造型注重抓住事物的瞬间形态,保留手绘残留下来的痕迹,整体虽然不精致,但造型真诚而饱满,富有情致。这便是一种完整,是一种残缺美。   良渚神徽纹样的残缺美体现在人为造线留下的痕迹和玉器氧化侵蚀后的构成特征上。据考证,良渚玉器纹样上有明显的线切割痕和片切割痕,它们是纹样雕琢时留下的痕迹,而这些割痕的特征均为深浅不一的凹痕,呈圆弧状,在光影的照射下,与自然砂粒侵蚀留下的斑驳色泽融为一体,形成天然陈旧的肌理效果和色彩。残缺的纹理和斑驳的质地是“大自然”这位艺术家用时间雕刻的画面,供观者尽情投射个人联想。无论其被认为是粗粝不堪,还是大巧若拙,这些基于个人意识内部构建产生的审美将提升艺术作品的探索价值。良渚神徽的充盈感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体现在构成上。如神人兽面纹雕刻繁杂细致,多运用曲线、直线、弧线、斜线、波折线等不同的线形作对称、组合、排列造型,线条粗细有致,与阴刻、浮雕工艺完美融合。另一方面,体现在良渚神徽纹样的意象表达上。神徽纹样的核心寓意来源于自然崇拜,这种源自天人合一思想的造型,使其纹样的装饰性不再纯粹为一种装饰,而具有装饰的叙述性。
  如今动画造型风格各放异彩,装饰性是动画造型的一种常态。它是创作者对角色视觉形式的风格化营造。每一个动画造型,多少都会存在装饰意味。创作者运用轮廓、线条、材质、肌理色彩,通过独特化、秩序化、象征化综合处理手法来生发美感。但大部分有装饰意味的动画造型仅是一种寻求主题或构图“秩序感”的,美的形式。正如贡布里希所说:“装饰……探究关心的是一种几乎没有任何明显的作用或功能的活动。”动画造型设计显然不能仅停留在寻求形式来刺激观者的知觉体验。因此,借鉴良渚神徽纹样元素,将其运用到动画造型设计中,保留和消化这种残缺美和完整性,是保证现代动画造型的装饰设计具有寓意性并传递原作神韵的关键。在造型时,除了从对象的线描、结构、色彩的构建秩序上进行重建之外,找寻能够反映对象最简洁的本质特点的造型,“以形写神”,才能体现一个民族的审美文化特色和艺术趣味。
  三、结语
  良渚神徽纹样有着鲜明的民族领域文化特色,是良渚文化的集中体现。其造型所蕴含的艺术规律一方面提升了动画造型的视觉审美,另一方面丰富了动画造型的本土文化寓意。当然,在动画造型设计的探索过程中,无论是运用良渚神徽纹样还是其他中国传统文化元素,都不能仅仅浮于表意的形式描摹。研究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造型设计理念的共通点,探索造型的典型化和风格的多元化,塑造形神兼备的动画造型才是动画片富有持续魅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朱志荣,罗文.论良渚玉器的审美特征[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1);82-109
  [2]李晓楠,胡思思.良渚玉器纹样艺术特色研究[J].大众文艺,2019(17);142-143
  [3]萧兵.良渚文化“神人兽面”新解[J].东南文化1922(03-04)
  [4]岳洪彬,苗霞.良渚文化“玉琮王”雕纹新考——兼论圆柱式玉琮的社会功能[J].考古,1998(08);74-75
  [5]钱晓璇.基于良渚文化设计实践与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1
  [6]胡建升.良渚神徽的物质文化和神话图像[J].美术考古,2013
  [7]金凯.中国传统纹样在动画艺术中的應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3
  [8]邱冬梅.试论良渚玉器及其装饰设计[J].大众文艺,2014
  [9]张赛娟.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百家,2010
  [10]张明华.良渚玉琮论[J]东南文化,1992(02);112-119
  [11]卢仁坤,彭乐惠.论传统图案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作用[J].戏剧之家,2019
  [12]黄木村.现代动画艺术创意与技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3]肖路.国产动画电影的传统美学风格及文化探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项目:本论文为2021年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成果“基于中国传统纹样的动画造型设计研究——以良渚”神徽“纹样为例”(项目编号:2021B27)。
其他文献
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已经为人们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阅读方式,使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体现出了极大的限制性。图书馆已经针对用户的不同诉求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融合了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新型阅读推广模式,这种阅读推广模式和其他的推广载体相比较出了更大的优势,在实践时也同样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良好效果。本文对此进行研究,首先了解图书馆阅读推广模式的主要发展优势,提出图书馆阅读推广的主要模式,希望
期刊
摘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人类应该关注并且践行的重要理念。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大众目前需要的垃圾智能分类需求,开发了智能分类垃圾桶,更好的辅助客户进行垃圾分类,学会垃圾分类。利用机器视觉、物相分析等多种方式,通过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识别判断垃圾类别并记录比较的结果。通过一个微信小程序传播和传播,该小程序具有照片ID、垃圾处理、集成率、知识问题、学习材料、垃圾邮件卡、环境消息。本篇对推动垃圾分类
期刊
摘要:我国土地面积幅员辽阔,拥有丰富的地质资源,受到各种自然运动的影响,使不同的地质资源,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受地各种地质因素的影响,在我国同一地区的地质资源,分布也略有不同。由于各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有所不同,导致水文地质特征,存在较大的差异,水文地质工程是地质资源勘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地质资源勘查中,水文地质工程作用的分析,对其发展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质资源勘查;水文地质;重要作用
期刊
摘要:人事档案管理是为当前社会人力资源管理和利用创造条件,提供相关人事信息数据的重要活动,人事档案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本文主要是对人事档案的发展、档案的形成、档案的保管、转接、查找等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档案发展;形成;保管;转接;查找  人事档案是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记录一个人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家庭状况、思想作风等个人情况的文件材料,也是个人身份、工资待遇、劳动保
期刊
摘要: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旅游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的核心,对于海南这类存在特殊文化资源和地理位置的省份而言,应深度发掘文化特色资源,以本土的音乐文化为旅游业发展的契机,构建旅游产业新格局,增加旅游产品和景点的文化气息,实现旅游产业内在竞争力的提升。通过分析海南本土音乐文化资源对旅游业的影响,探索旅游业创新发展的路径,以期推动海南地区文化事业和旅游业的共同繁荣。  关键词:海南音乐;资源开发;旅游
期刊
摘要:高新技术企业是人才聚集的地方,在企业创新能力提高,持续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国家针对科技人才不断完善相关的政策,希望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持久活力。而本文针对河北新技术人才引进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首先阐述了河北科技人才引进政策及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现状;然后分析河北科技人才引进政策对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最后给予了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人才引进政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的基本建设管理应以建设为本,完善与优化基本建设管理,要建设出优越、舒适的学习环境,还要不断提高管理效能。笔者对高职院校基本建设管理的思路进行深入探索。  关键词:高职院校;基本建设;思路探索  在高职教育水平的不断进取中,高等院校加强自身基本建设,顺应教育发展,满足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科研、学习生活的需求。基本建设的管理是建设高职院校的核心,建设工作有建设环节多、管理复杂等特点,其中尚
期刊
我国中小型企业形势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全面转型。我国的市場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我国的中小型企业有了极为明显的发展,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主力军,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和蜕变。这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史上是具有跨时代意义的。但在目前,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其发展。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全面发展,我国市场得到全面开放,在
期刊
摘要:本文以沙打旺为研究材料,Cu2+为胁迫因子,采用盆栽实验,通过向沙打旺幼苗添加不同浓度铜离子模拟重金属胁迫环境的方法,探究铜离子对沙打旺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铜离子浓度的增加,沙打旺幼苗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积累了大量的脯氨酸,SOD、POD活性在不同金属胁迫下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但在一定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在重金属离子Cu2+胁迫下,沙打旺的正常生长受到抑制,株高、叶面积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各专业领域已逐步进入信息档案管理的发展轨道。高校档案作为高校宝贵的档案信息管理资源,已经逐步发展并逐步走上了信息档案管理的道路。鉴于此,结合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详细分析了高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加快高校教学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措施,以期为高校档案管理相关学术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档案管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