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TMS)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患者神经电生理指标、下肢肌力和脊髓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87例不完全性SCI患者,根据入院奇偶顺序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3),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等速肌力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TMS,对比两组神经电生理指标[静息运动阈值(RMT)和运动诱发电位(MEP)]、下肢肌力指标[屈、伸肌群的峰力矩(PT)、力矩加速能(TAE)以及胭绳肌与股
【机 构】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新疆乌鲁木齐830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TMS)联合等速肌力训练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患者神经电生理指标、下肢肌力和脊髓功能独立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87例不完全性SCI患者,根据入院奇偶顺序分为观察组(n=44)和对照组(n=43),两组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等速肌力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TMS,对比两组神经电生理指标[静息运动阈值(RMT)和运动诱发电位(MEP)]、下肢肌力指标[屈、伸肌群的峰力矩(PT)、力矩加速能(TAE)以及胭绳肌与股四头肌肌力比率(H/Q)]、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疼痛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评分.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RMT较治疗前降低,且低于对照组(P<0.05);MEP较治疗前升高,且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屈肌群PT、屈肌群TAE、伸肌群PT、伸肌群TAE、H/Q、FI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SF-MPQ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TMS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不完全性SCI患者可刺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脊髓功能独立性,改善下肢肌力,减轻患者的神经性疼痛.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乳腺三维断层技术(DBT)结合乳腺超声(BUS)对致密型乳腺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就诊且有完整病理结果的149例致密型乳腺病变患者的影像资料,对比DBT、BUS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DBT、BUS、DBT联合BUS三种检查模式的诊断效能.结果:BUS对良性病变的检出率(97.87%)高于DBT(89.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97,P<0.05);DBT与BUS对恶性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98.44%、95.31%,差
目的:分析我国护理人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完善现有护理人才评价体系、加快实施护理人才结构优化与质量提升改革提供依据.方法:检索2016年—2019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以及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2017年—2019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数据,利用Excel 2003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截至2019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数超过445万人,且不同地区、不同职称、不同学历各类护士总数均稳步增长;每年参加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人数160多万人次,通过率为50%~60%;全国注册护士中专科学历约占5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小骨窗微创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炎症因子、预后及血清血管生成素-1(Ang-1)、内皮素(ET)、血管升压素(AV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30例HICH患者,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早期组(n=64,发病6~24h内进行手术)和超早期组(n=66,发病6h内进行手术),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预后、血清Ang-1、ET、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疗法(MI)联合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术(PNF)躯干模式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步行功能和躯干控制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6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三医院及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康复治疗中心收治的11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按入院顺序编号的奇、偶数分为对照组(n=56)和研究组(n=56),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联合MI训练,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PNF躯干模式训练,两组均干预8周.对比两组干预前、干预4周后、干预8周后的Carroll手功能评定(U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