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智竹提梁”紫砂壶的工艺智慧与竹之精神

来源 :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yangq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紫砂壶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杰作,在几百年的时光中始终神采奕奕,从形式到内容均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创新,传承工艺智慧与匠心精神,将中国传统文化最好的一面积极的展现在世人眼前.“智竹提梁”一壶有竹之型,更有竹之风骨,通过对竹子形态的艺术性塑造体现了紫砂壶在工艺、结构等方面的诸多特点,借竹文化表现内涵,彰显作品之精神与紫砂壶形神兼修的艺术追求.
其他文献
越江盾构隧道修建时,部分隧道不可避免地穿越了可液化地层,需要对砂土液化下盾构隧道的上浮行为进行研究.文中以某穿越液化土层的越江通道为工程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建立等效衬砌模型和接头衬砌模型,采用单变量分析法研究衬砌外径、衬砌厚度和衬砌接头对隧道上浮力学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衬砌厚度越小,衬砌的上浮位移和轴向应力越大;衬砌外径越大,衬砌的上浮位移越小,但是轴向应力反而越大;液化土与非液化土的交界处存在应力集中现象,实际工程中需要对交界处的衬砌接头部位进行加固.
笔者针对中国紫砂艺术创新发展中存在的一些乱象及问题进行了分析、点评和思考.提出了紫砂艺术发展的宗旨、目标、原则、方向、组织管理等方向的建议及措施,以促进紫砂艺术朝着健康有序、既好又快、追求质量、科学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迈进.
紫砂壶艺术有模仿、表现自然的传统,源于中国独特的自然美学和博大的艺术心境.“慕华提梁”紫砂壶有着如树一般的朴拙纯真,创作在艺术设计上力求真实,使作品充满清清新爽快的自然之味,表现了紫砂壶艺术的工艺特性与理想化追求,以及对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与文化情怀的继承与发扬.
采用柠檬酸溶胶-凝胶法,以Nd2Si2O7为基体,通过Fe3+部分取代Nd3+,形成Nd2-xFexSi2O7化合物,考察了掺杂前后基体的结构和光谱特性.结果表明:Fe3+掺杂不会改变基体的物相组成,但Fe3+的引入降低了新相的形成温度.未掺杂的试样呈现浅紫色,掺杂Fe3+的试样呈现暗红色.Fe3+掺杂对试样近红外反射率有影响,热处理1000℃的Nd2Si2O7试样的平均近红外反射率为60.57%,而Fe0.3Nd1.7Si2O7试样的近红外反射率可高达88.04%.
作为展览陈列中的重要因素之一,灯光设计决定着展览的光环境氛围、文物的视觉效果及观者的观赏感受.瓷器作为我国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传承物之一,因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窑口,其造型、工艺、色彩、质感各有千秋.故在展览中要针对其艺术性、光泽感的特点,通过灯光设计进行局部加深与细化,以便将文物的釉质、釉色展现出来.然而由于展览设计初期缺乏综合性考虑及后期维护经费缺乏导致研究条件有限等原因,瓷器展柜照明的色调选择不够严谨,致使暖色灯光扰乱瓷器釉色导致展示效果欠佳等问题.
笔者以山东某花岗岩型石板材锯泥尾料为研究对象,通过粗粒分级磨矿、弱磁选铁、强磁除杂、分级强磁选等联合选矿工艺流程,得到全铁TFe品位62.35%的磁铁精矿、白度分别为65.49%、49.16%的中粒和细粒陶瓷级长石精矿,强磁除杂尾砂可作为水泥或加气砖等建材原料,使锯泥中所含的长石、石英、机械铁、磁性铁、氧化铁、硅酸铁等矿物均产生工业价值,为此种类型的锯泥尾料综合利用提供切实可靠的技术依据.
在紫砂壶创作过程中,对于美的真谛一直没有停歇.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在对美的不同理解上,构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紫砂壶艺世界,丰富多彩的紫砂壶让人看到了美的不同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地开拓着紫砂艺术创作的边界.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和衍变,明式风格的紫砂壶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世人眼前,此类造型的紫砂壶有着十分简约的特点,并且造型简约的形式带有独特的魅力,解读明式的艺术风格,可以为紫砂壶的造型创作提供更多的思考与启发.
紫砂壶有着千姿百态的造型,其中紫砂花器更是变化多样,这些不断变换的造型主题,围绕的其实就是一个“趣”字.如何将紫砂壶制作的有趣,其中就包含了生趣、意趣以及雅趣,笔者就通过紫砂作品“田园情趣”来浅述紫砂花器中有关于“趣”的塑造.
在中国文化中,“寿”带有一种十分独特的含义,在过去很多的书画创作中,“寿”成为一种概念,变成了各种各样的艺术形象.在中国人广泛的认知当中,白须老翁代表着寿,仙鹤代表着寿,饱满的桃子也代表了寿,甚至松柏也可以代表寿.寿以文化的形象嵌入到中国文化当中,在紫砂壶的艺术创作中可以借用紫砂易塑的特性,创造出包含了“寿文化”的艺术造型,使喝茶与对生命的祝福完美的融合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