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时,为了检验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是否比空气重,教材建议将产生的气体从上方倾倒在燃烧的蜡烛火焰上,如果蜡烛熄灭,则可验证此气体比空气重。
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这种方法有两个弊端:
一是倾倒后有小组的蜡烛不能熄灭,原因可能是倾倒时教室或实验室里的空气流动导致二氧化碳气体扩散。
二是倾倒后蜡烛熄灭了,但是部分学生认为这种现象是该气体不支持燃烧所产生的,不能明确地说明这种气体比空气重。
这种探究结果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也使教师的课堂陷入被动。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学生能简单直观地观察到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呢?
改进思路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发现,目前验证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的常见操作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把长短不同的蜡烛放置在玻璃杯中,向杯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短蜡烛先灭。但是学生在实際操作中发现,即使不倒入二氧化碳气体,短蜡烛也会自行熄灭。对于小学生来说,气体看不见摸不到,不容易理解,具有局限性。
方法二,将两种气体分别注入气球,比较谁先落地。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便于操作,在课堂教学上所花的时间较多,装有空气的气球最终也会落地,也不便于学生理解。
方法三,利用托盘天平称量,用二氧化碳把放置在托盘天平上烧杯里的空气挤出,再观察天平是否还保持平衡。这种实验方法的效果不好,原因是托盘天平的灵敏度不足以反映微小的数据差异。
基于以上考虑我对教材实验进行了改进,利用自制的“气体天平”来比较空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重量。
主要材料
30 cm长的吸管一支,250 mL的方便杯两个,铁架台一个,细铁丝一根,针线,剪刀,火柴,30 cm长的直尺等(如图1)。
制作过程
(1)先用针线从方便杯口直径两端绕一个高度约5 cm长的挂绳。
(2)用直尺先取吸管的中心,用火柴加热细铁丝的一端,穿过吸管中心。吸管与铁丝的接口一定要圆润、没有毛刺,以减少阻力,保证吸管旋转的灵敏度。
(3)将铁丝折成“L”型,并将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4)在吸管的两端挂上方便杯,通过移动方便杯悬挂的位置使天平平衡,剪掉吸管两端多余的部分。
(5)在方便杯平衡处做上记号,用剪刀剪出小口,固定挂线。
实验过程与优点
学生将二氧化碳气体倒入杯中后,天平发生倾斜,现象十分明显(如图2),他们能够直观地认识到二氧化碳比杯中的空气重。
改进后的装置将抽象的概念转变成直观的现象,减少了未知因素对实验的影响,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制作材料比较简单,容易获取。
注意事项
因为实验中气体的质量都比较小,盛放气体的容器质量要相对轻,这样效果才明显。
气体天平吸管和细铁丝的连接处要能灵活旋转,必要时可以使用少量润滑油。
要避免实验场所空气流动对实验造成的影响。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文化路小学(430200)
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这种方法有两个弊端:
一是倾倒后有小组的蜡烛不能熄灭,原因可能是倾倒时教室或实验室里的空气流动导致二氧化碳气体扩散。
二是倾倒后蜡烛熄灭了,但是部分学生认为这种现象是该气体不支持燃烧所产生的,不能明确地说明这种气体比空气重。
这种探究结果不仅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大打折扣,也使教师的课堂陷入被动。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让学生能简单直观地观察到二氧化碳比空气重呢?
改进思路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发现,目前验证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的常见操作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
方法一,把长短不同的蜡烛放置在玻璃杯中,向杯中倒入二氧化碳气体,短蜡烛先灭。但是学生在实際操作中发现,即使不倒入二氧化碳气体,短蜡烛也会自行熄灭。对于小学生来说,气体看不见摸不到,不容易理解,具有局限性。
方法二,将两种气体分别注入气球,比较谁先落地。对于小学生来说不便于操作,在课堂教学上所花的时间较多,装有空气的气球最终也会落地,也不便于学生理解。
方法三,利用托盘天平称量,用二氧化碳把放置在托盘天平上烧杯里的空气挤出,再观察天平是否还保持平衡。这种实验方法的效果不好,原因是托盘天平的灵敏度不足以反映微小的数据差异。
基于以上考虑我对教材实验进行了改进,利用自制的“气体天平”来比较空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重量。
主要材料
30 cm长的吸管一支,250 mL的方便杯两个,铁架台一个,细铁丝一根,针线,剪刀,火柴,30 cm长的直尺等(如图1)。
制作过程
(1)先用针线从方便杯口直径两端绕一个高度约5 cm长的挂绳。
(2)用直尺先取吸管的中心,用火柴加热细铁丝的一端,穿过吸管中心。吸管与铁丝的接口一定要圆润、没有毛刺,以减少阻力,保证吸管旋转的灵敏度。
(3)将铁丝折成“L”型,并将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
(4)在吸管的两端挂上方便杯,通过移动方便杯悬挂的位置使天平平衡,剪掉吸管两端多余的部分。
(5)在方便杯平衡处做上记号,用剪刀剪出小口,固定挂线。
实验过程与优点
学生将二氧化碳气体倒入杯中后,天平发生倾斜,现象十分明显(如图2),他们能够直观地认识到二氧化碳比杯中的空气重。
改进后的装置将抽象的概念转变成直观的现象,减少了未知因素对实验的影响,提高了课堂的实效性。制作材料比较简单,容易获取。
注意事项
因为实验中气体的质量都比较小,盛放气体的容器质量要相对轻,这样效果才明显。
气体天平吸管和细铁丝的连接处要能灵活旋转,必要时可以使用少量润滑油。
要避免实验场所空气流动对实验造成的影响。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文化路小学(43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