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探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anju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明白朗读的意义,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掌握朗读的方法,习得朗读的技巧;运用多种方式,激发浓厚的朗读兴趣三方面研究学生朗读的方法,以帮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
  关键词:语文教学;朗读;方法;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5-0052-01
  朗读是理解和积累语言的重要方法之一。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积极探讨朗读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让学生乐此不疲,学习更多的知识。那么在新形势下,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呢?
  一、明白朗读的意义,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语文素养是“读”出来的,因为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在于,语文学科具有形象性、可感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学习语言文字必须通过大量的朗读和背诵,无须刻意地分析和讲解,需要学生在读中去感悟,在潜移默化中习得语言,享受成功的喜悦。因此,一个高明的语文教师要着力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从而夯实语文基础。当然,良好朗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要让学生持之以恒地读下去,把朗读和背诵贯穿于课内课外,贯穿于广阔的生活大背景里。通过读,“读”出语言文字的韵律、节奏,“读”出文本的正确内容,“读”出文本的主旨,“读”出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
  二、掌握朗读的方法,习得朗读的技巧
  “物以境迁,情以辞发。”文学作品的字里行间都凝聚着作者浓浓的情感,朗读是把寄寓在文字符号中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的重要渠道。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一些学生把朗读当作是“唱仰脸歌”,不能做到有感情,情感的表达也不是准确到位。这样,抑扬顿挫、喜怒哀乐等情感的外化因素,不能随文本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最后导致了千篇一律、千人一腔的“伪朗读”的状况。对策是,朗读的基调要因文而异。
  (1)注意停顿和节奏,在停顿中理解感情。小学语文课文中有许多长句子,而且中间没有表示停顿的标点符号,这给朗读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先指导学生理解长句子的大体意思,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去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形成语感。这样,就不会把长句子读得支离破碎,同时也避免了歧义现象的产生。再如,古代诗歌是语言的高度凝练,是情感的高度浓缩。由于诗歌所描写的境界与现代相去甚远,加之言语当中蕴含了很多的修辞手法,在精准朗读方面,学生很难正确把握。所以,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准确把握句内的停顿和节奏,以免产生歧义。如《宿建德江》这首诗主要写了江边夜景,表现了诗人的旅愁。诗歌描写的意象主要有“烟渚”“日暮”“野旷”“天”“树”“江清”“月”等,这些鲜明的意象组合在一起,让人触景生情,自然营造出一种使人压抑、愁闷的情感氛围。为了突出这些意象,在指导朗读时,在这些地方要自然停顿。如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把握语速语气,在准确的语速语气下表达感情。朗读的语速可以根据不同的语境加以确定。例如,朗读《船长》一课黑暗中“简短有力的对话”时,要引导学生仔细体会当时的情况十分紧张、危险,朗读速度稍快。
  (3)读准语调,把握情感基调,在抑扬顿挫中诠释感情。语调,是用来表达语言感情抑扬顿挫的调子,语调不同,表达的情感也就不同。所以,文章的内容不同,采用的基调也就不同。例如,在朗读《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诗歌时,整篇课文的基调欢快活泼,朗读的语调就要轻松、欢快。而《示儿》一诗表达了爱国诗人陆游临终之时不能看到祖国统一而无比悲伤的心情,为了表达这个中心,朗读的基调应是深沉、悲痛的。教学时,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心体会和把握。
  三、运用多种方式,激发浓厚的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朗读教学也不例外。单一的方式,只会抑制朗读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来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从而提高朗读水平。
  (1)入情入境地朗读。要想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首先必须让学生融入课文的情境氛围之中,这样的朗读才有感染力。例如,在教学《二泉映月》时,可以播放《二泉映月》二胡独奏曲,让学生在凄楚婉转的乐曲声中朗读。在这种凄美的境界里,学生的心弦就会被阿炳不畏生活艰难、敢于同命运抗争的高尚的灵魂所拨动,生成审美的愉悦感。
  (2)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是理解感悟课文的重要手段,是个性化的阅读行为。例如,教学《负荆请罪》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抓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要素,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朗读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指导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通过小组合作读,来尽情展示廉颇的知错就改,蔺相如的顾全大局、宽容大度,让鲜明的人物形象在朗读中更加形象和丰满。由于指导到位,学生朗读很投入,有的甚至边读边做动作,高兴、内疚等微妙的感情溢于言表,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束语
  当然,提高学生朗读水平的方式和方法还有很多,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朗读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积累和完善。既要设法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要教给学生必要的朗读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降低难度,减少坡度,在朗读中丰富文化底蕴,在朗读中奠基幸福人生。
  参考文献:
  [1]王其华.高效能语文教学修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2]吴立贵.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写作是训练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和交際能力的重要手段,综合了语言逻辑和语法结构,在考试当中占较大分值。文章从提高学生英语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英语写作技巧、夯实学生英语基本功三方面研究如何改进英语写作教学。  关键词:初中英语;英语写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6-0099-01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英语写
摘 要:作业,不仅能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还有助于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消化吸收。语文作业应注重形式上的多样性,多关注内容上的科学性,多实施活动上的可行性,多在意方式上的挑战性。  关键词:语文作业;多样性;科学性;可行性;挑战性  中图分类号:G420;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08-0055-01  如何让作业不再是学生沉重的负担,变换作业的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摘 要:精心设计任务模块,为任务驱动教学奠定基础;师生共同讨论任务,为任务驱动教学提供方向;学生独立完成任务,让驱动教学发挥作用;师生评价学习过程,为驱动教学找到增长点。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知识,提升技能。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计算机教学;职校;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3-0043-01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教育中的一门重要的
学习型社会建设是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教育信息化和资源共享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文章论述了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高校思政课通过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实现素
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育种技术的推广应用,在提高瘦肉率的同时,猪的抗应激能力大为降低,常常引发猪群异食癖。如相互咬尾、咬耳、咬猪栏、咬食槽等恶癖。异食癖是营养代谢紊乱
免疫胶体金技术是以胶体作为示踪标志物应用于抗原抗体的一种新型免疫标记技术,没有潜在致癌物质的酶显色底物。斑点金免疫渗滤测定法是将斑点酶标与免疫胶体金结合起来的一种
鸽毛滴虫病是一种主要侵害幼鸽消化道上段的原虫病。多发于上消化道,尤其是咽、喉部,患部形成明显易脱落、脐状的黄色沉着物溃疡,故又称口腔溃疡。本病是幼鸽的主要疾病之一,2~5周
弓形体病是由球虫目弓形虫科弓形虫属的龚地弓形体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在细胞内的一种原虫病。犬弓形体病多发于幼龄犬,自然感染多呈隐性经过。为了解上海浦东地区犬弓形体病
摘 要:结合职校Photoshop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认为应该鼓励学生设计作品,激发学生兴趣;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创新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巧用多媒体技术,活跃课堂氛围。  关键词:职业学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方法;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3-0053-01  职校Photoshop这门课程具有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