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可以搬回来住吗?

来源 :优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0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0岁搬回家住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分家就意味着自立? 不成功的人才回家?可是我想告诉你,这些萦绕了你半生的观念其实是个误会。
  
  搬回家住是羞耻的事吗?
  
  在我们大多数人心目中,成熟和独立的一个标志是与父母分开,自立门户。曾看过一个针对“有为青年”的电视访问,某海归金领A小姐,面对镜头振振有辞:“没有任何事情能够阻止我离开家自立”。她的说法代表了现在很多人的想法——住在父母家的成年子女是失败者。
  受这种主流价值观的的影响,尚未与父母分家的成年子女多少心存“羞耻感”。曾经的一项调查就显示,许多搬回家住的子女都认为他们不如同龄人成功,许多人还因此感到很沮丧。即使他们有分担家庭开支,可是仍羞于告诉外人自己住在家里。不光是子女自己,父母也会为此感到羞耻。他们会认为自己没有把孩子教育好,没有让他们学会独立生活,认为自己作为父母很失败。许多父母还会担心朋友和邻居发现自己的失败。
  但这完全可能是一种偏见,我们把“自立”,“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等概念和“分家”这件事混为一谈了。事实上,这些尚未“离巢”和“回巢”的年轻人,正值盛年,他们大部分都努力工作或者努力找工作,竭尽所能地帮助父母。并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 也许,不成功的人会沮丧地回家去,但在家的人绝不意味着失败,我们不该再在这种误会中自以为是了。
  
  分家的负担压坏你了吗?
  
  成年以后我们以为自立门户是理所当然的事。实际上,把几代人拆分成所谓的基本家庭(也就是由父亲、母亲和孩子组成的家庭)是需要付出沉重代价的。例如住房短缺、房价居高不下、非婚子女的负担等等。
  当你发现离家的自己一夜之间就跻身庞大的“房奴”队伍时,除了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不知道你是否想过这也是我们为所谓的“独立”付出的重大代价。
  深圳一位许小姐说自工作后一直没有打算到父母身边住。可是很快她就发现,这是一个最佳选择:“如果我工作的时候不考虑住房问题,就可以省下一大笔钱。而这些钱可以让我和爸妈过更好的生活。唯一的前提只是我们暂时住在一起,而这并没有什么不好。”
   对许多处在创业阶段的年轻人来说,拥有自己的住宅,需要承担巨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此外还要面对分家以后各式各样的生活开支。对于还没有结婚,与父母在生活习性上又没有太大冲突的的年轻人来说,这种所谓的“独立”显得过于勉强又没有必要。
  
  你与妈妈曾共处同一躯体,现在却不能共用一个屋檐?
  
  那些急于分家的人们,过分夸大了“独立”的重要性,缺往往忽略了人类相互依赖的天性。其实美国已经有这方面的先例。美国所谓“最伟大的一代”(那一代年轻人参加了二战,在异国他乡的血腥海滩上走向成熟。)壮年时期积聚的财富使他们得以在西部实现成家立业的梦想。他们建立的社会和财政制度使他们在得以退休后过上安逸生活。但是,在这种历史上绝无仅有的退休制度错误地赞美了独立精神,却忽视了人类相互依赖的天性。结果是获得了“独立”的他们却失去了亲情的快乐。
  许多心理学家指出,子女数量较少的家庭,几代同堂是完全可能,且符合人类天性的。你是正值25—35岁之间的子女人群?从前总是强调与父母价值观和生活习性上的差异?但事实上,可能是社会文化和主观偏见让我们过度放大了这种“代沟”,不可否认,30岁前后这一代的包容意识非常差。你与妈妈曾共处同一躯体,现在却不能共用一个屋檐了?我们应该明白两代人之间的抱怨和摩擦是多么正常的事,但不用为此牺牲大家庭的快乐。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不需要非此即彼。
  
  “四世同堂”的都市新神话可能再现?
  
  “四世同堂”曾使中国人心中的一种情结。现在俨然成了不可再现的历史神话。
   但令人惊讶的是,在西方,却正在出现几代同堂的“苗头”。正经历着“子女回巢”浪潮的美国,开始了创造性的住房安排,三代人得以再次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或者相距较近的地方。现在,美国大约有600万祖父母与孙辈生活在一起。几代人选择住在相连的套房里,或者相邻近的宅子里,这种灵活的住房安排都在确保私密性的同时维系了亲人之间的往来。祖父母可以在子女工作的时候与孙辈相伴。这种归属感对所有人都有好处。
   当然,这种几代同堂的家庭未必适合所有人。性格冲突或家庭特性决定了有些人不能这样做。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可你一旦开始和朋友们讨论三代同堂的问题,你就会听到关于如何消除此类障碍的种种方法。你会明白,人们对于重新生活在一起感到心满意足。
  而在国内,几代同堂还没有成为潮流,但人们已经开始常识选择新的居住方式,实践几代同堂的梦想。今年32岁的陈女士与丈夫住在广州。大学毕业后,她曾经与母亲、姐姐共同生活了9年,换过不同的住所。以她个人与周围朋友的经验来看,与父母同住条件优越的大房子,许多子女都会住得开心;相反,如果要与父母挤在一套小房子或者公寓里头,他们就会感到特别压抑。最好的方式是拥有较大面积的居住空间,同时套型设计有能把几代人自己的活动空间相对隔离开来。
  因此,“四世同堂”的盛况如果可以重现,它最先可能出现在那些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家庭。
其他文献
期刊
在这个美丽、温暖的冬天,极为欣喜地迎来了自己25岁的生日.rn1979年,创刊之际,正逢人们的求知欲蓬勃发起之时,在渴望中,人们发现了,发现了这个稚嫩得有点孩子气的面孔,却拥有
本文主要从总承包方电气工程师的质量控制、施工管理和安全管理方面阐述电气工程师如何进行施工管理。 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how the electrical engineer manages
期刊
本研究选择“学习型组织七维度”模型为学习型组织的操作性定义,以我国国有制造业33家公司的369名员工为有效样本,定量分析了我国国有制造业的学习型组织建设情况,并对学习型
期刊
艺术团在高职学生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本文结合高职学生艺术团的特点,分析了学生艺术团项目化管理的意义,并探讨了艺术团进行项目化管理的措施和方法。 Art troupe has specia
随着我过经济快速发展,科技的发展和工程的需求,市政给水管道施工技术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我国每一个领域,岩土工程、大坝安全等等,城市市政给水管网随着人们使用时间增长,管道材料长
41年前,当美国总统肯尼迪和得克萨斯州州长约翰·康纳利中弹倒在“林肯牌”专车座位上时,专车上还坐着两个人,“第一夫人”杰奎琳·肯尼迪和州长夫人纳莉·康纳利。35年后,当年总统专车内惟一的健在者,州长夫人纳莉·康纳利翻出了一本发黄的老日记。  在肯尼迪遇刺后的第三周,颇为心细的纳莉详详细细地在三张调查登记纸上写下了总统遇刺当天的日记。1963年12月,纳莉把日记搁在一边,直到她的丈夫1993年去世后
[摘要]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图书馆工作人员应当更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服务理念,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关键词]图书馆 读者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119-01  图书馆是高校的三大支柱之一,在高校教学、科研等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普通高校图书馆的藏书越来越多,图书馆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