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教学探微

来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urev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模因论通过模仿进行传播,反映了语言发展规律,其基因型语言模因和表现型语言模因两种传播方式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从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出发,详细阐述模因论在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旨在提高大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效果。
  [关 键 词] 模因论;英语四六级;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8-0121-01
  据统计,在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写作是学生得分较低的一项,这与教学目标有着很大差距,因此许多教育学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创造出多种流派的写作教学方法,某种程度上促进了英语写作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然而由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缺乏对学生针对性指导等,大学生写作形势依然严峻,在写作时存在语法结构混乱、句型简单、词汇困乏等问题。模因论的引入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模因论是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基点进而阐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通过模仿进行传播,但并非是完全意义上的复制粘贴,是在模仿基础上进行创新,具有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两种传播方式,为研究语言、交际和文化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全新视角,为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教学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一、基因型模因与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教学
  基因型模因指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模因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内容始终保持不变,而形式逐渐发生变化的传播形式,主要通过直接引用和同义异词两种方式进行复制和传播。
  (一)直接引用
  直接引用指的是对内容形式的完全复制,要求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引用语言谚语或其他经典句子的方式将信息内容直接运用于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之中。英语语言谚语大多是各种精髓的浓缩,包含着诸多哲理。在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中,运用语言谚语能够有效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字感染力。因此,在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教学中可以挑选社会各领域的名言警句,帮助学生理解其中含义,引导学生诵读并牢记于心,在适当时将其直接引用于写作当中,有效增强文章表现力和语言色彩。[1]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当积极引导学生熟练诵读英语课本中的精彩句子,提升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为英语四六级写作增加亮点。
  (二)同义异形
  同义异形指的是相同的内容信息以异形进行传播,要求教师在四六级写作教学中引导学生避免写作单调,采用不同的词、词语、句式表达相同的信息。用词方面,借助不同的词来表达相同的意思;词语方面,运用词组代替语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语言的流畅性和完整性,不同的词组表达相同的意思既避免了行文重复,也增加了文章表現力;句式方面,同一种句式的多次出现未免显得语言过于乏味,运用不同的句式表达相同的意思,能够有效提升文章丰富性和写作质量。
  二、表现型模因与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教学
  表现型语言模因指的是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模因保持形式上的固定,逐渐被嵌入不同的内容,赋予不同的含义,形成新的模因复合体,通过同形异义和同构异义两种方式进行复制和传播。
  (一)同形异义
  在英语中,单词有多重含义,不仅有字面意思,更有引申意义。大学生进行四六级写作时,往往惯用汉语思维方式,在运用英语表达个人观点方面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四六级写作教学中应当积极引导学生用同一单词来表达不同内容,利用其引申意义来阐释复杂观点。除了英语单词之外,词语也可以用其引申意义阐述抽象且复杂的信息。因此,教师在具体的四六级写作教学中,应当从学生的写作思路入手,引导学生在运用相对熟悉的单词、词语字面意义的基础上,更加灵活巧妙地运用其内在引申意义以更好地表达个人观点,丰富文章内容,提高写作水平。
  (二)同构异义
  众所周知,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并不完全是学生主观思维的表达,也包含特定的句式结构和整体框架。若大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特定的句型和框架,并在四六级写作中加以实际运用,既能够有效提高写作能力,又能充分表达个人观点。在四六级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写作例文和例句,为学生总结、罗列出不同类型的英语表达句式,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分享,并加以套用。教师也有必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联想,插入不同的表达方式,增强文章表现力。教师也要帮助学生明确四六级写作的整体框架,找出具体的框架,鼓励学生熟练运用写作框架,在固定框架的基础上注入不同的内容,引领学生进行联想,将句子补充完整,提高学生写作质量。[2]
  综上所述,将模因论运用于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教学中,能够有效降低学生写作难度,消除学生写作恐惧心理,在模仿基础上进行英语写作创新,有助于从根本上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赵玲琴.模因论在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中的应用:以44篇大学英语四六级范文为例[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4).
  [2]曾淑萍.基于模因论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写作教学方法新探[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
其他文献
[摘 要]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主阵地。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创新、高效发展,才能不断为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重点探讨如何发展和创新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  [关 键 词]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发展与创新;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8-0120-02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扩
中小学书法教学中,尝试打破教材约束,把笔法和结体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以笔法为主体,结体为辅助,把结体细化到每个单字的教学中完成.
[摘 要] 基于慕课背景分析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对语言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首先介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随后针对这些问题探讨基于慕课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改善对策,希望这些观点能够为高校教育的全面提升提供思路。  [关 键 词] 慕课;大学英语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8-0120-01  慕课,即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