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肝炎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的临床疗效

来源 :健康之路(医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mo283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探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重型肝炎患者114例,根据是否行人工肝治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2例患者给予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52例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TBiL、ALT、CHE、PTA及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BiL、ALT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1,且患者CHE及PTA升高较对照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观察组治愈患者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07%,对照组为54.8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人工肝血浆置换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缩短住院时间,是治疗重型肝炎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人工肝血浆置换, 重型肝炎, 内科综合治疗, 疗效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113-02
  
  
  重型肝炎属临床危重疾病,病情发展迅猛且病死率高,肝脏在人体内起着合成、代谢、转运和排泄等重要作用[1]。一旦发生肝炎,患者体内大量肝细胞变性、坏死,造成物质代谢障碍及毒性物质积聚,严重损害肝功能,甚至引发多脏器功能衰竭,其治疗的关键是减少肝细胞坏死与清除毒素,促进肝细胞再生,有效防治并发症[2]。本文采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年2013年3月收治的114例重型肝炎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第五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诊断[3]。根据是否行人工肝治疗分为观察组52例,其中男39例,女13例,年龄17-68岁,平均(40.6±8.2)岁;急性重型肝炎2例,亚急性重型肝炎5例,慢性重型肝炎45例;乙型肝炎41例,丙型肝炎1例,乙、丙重叠2例,戊肝8例。对照组62例,男45例,女17例,年龄19-67岁,平均(42.6±9.4)岁;急性重型肝炎1例,亚急性重型肝炎5例,慢性重型肝炎56例;乙型肝炎45例,丙型肝炎3例,乙、丙重叠4列,戊肝1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内科综合治疗,包括卧床静养、营养支持,应用前列地尔、复方甘草甜素、思美泰等进行护肝、降酶、促肝细胞生长、恩替卡韦抗病毒及防治各种并发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北京伟力WLXGX-888人工肝机给予血浆置换治疗,治疗前静注地塞米松5mg,采用单针双腔导管中心静脉穿刺或外周血管直接穿刺建立血液循环通路,血浆置换量2000-3000ml/次,血流速度100ml/min,血浆分离速度25ml/min,给予等量新鲜冰冻血浆置换,治疗中静注30mL10%葡萄糖酸钙预防过敏治疗,持续监测患者心电、血压、呼吸等变化。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BiL、AL、CHE、PTA、总有效率及治愈患者住院时间长短。疗效判定: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并发症消失且黄疸稳定下降,各项生化指标接近正常;好转:症状及体征消失或缓解,并发症得到控制,生化指标恢复在50%以上;无效:病情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死亡及放弃治疗者均计入无效病例。总有效率=(治愈+好转)/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和计量资料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检验水准为σ=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TBiL ALT CHE PTA
   (μmol/L) (U/L) (U/L) (%)
  观察组52 治疗前: 429.7±191.2 328.5±80.7 2124.6±723.5 25.2±16.5
   治疗后: 213.1±107.5 157.3±70.1 3974.5±621.6 51.6±12.3
  对照组62 治疗前: 382.4±169.5 348.4±96.9 2186.2±807.5 26.8±13.4
   治疗后: 284.1±97.2 218.4±86.9 2893.2±729.4 35.7±12.4
  T ?5.4853 ?5.9978 ?8.3551 ?5.9593
  P P<0.01 P<0.01 P<0.01 P<0.01
  2 结果
  2.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BiL、ALT降低较对照组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且CHE、PTA升高幅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见下表1。
  2.2、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07%,对照组为54.8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见下表2。
  表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组别 例数治愈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521523 1473.07%(38/52)
  对照组62 826 2854.83%(34/62)
  X2 ?6.9045
  P P<0.01
  2.3、观察组治愈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愈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明显,P<0.01,具体见下表3。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间
  观察组治愈患者 1532±15
  对照组治愈患者 8 45±17
  X2?
  P?P<0.01
  2.4、不良反应:观察组52例患者共进行131次血浆置换,最多为4次,出现荨麻疹100次,口唇麻木80次,血压下降10次,给予抗过敏、降低血液流速及补液后上述不良反应消失,均能顺利完成治疗。
  3 结论
  重型肝炎患者由于肝细胞广泛坏死,肝脏功能严重障碍而导致血清中内毒素、胆红素等代谢产物大量蓄积,继之对其它脏器功能造成影响而引起一系列并发症,最终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多脏器损害而死亡[4],因此消除患者体内毒素,打破肝衰竭恶性循环,减少肝细胞坏死,促进肝细胞再生恢复肝脏功能是治疗的关键。单纯内科综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存活率较低,而肝移植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但受肝脏供体、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制约,远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人工肝支持系统作为器官替代治疗手段,能暂时替代肝脏分解毒素功能,保持内环境稳定,已成为治疗重型肝炎和肝脏功能衰竭的重要方法之一[5]。人工肝血浆置换是人工肝治疗方法的一种,目前已广泛应用于重型肝炎临床治疗中[6]。通过人工肝血浆置换可有效清除患者血浆中胆红素、内毒素、补体激活物、氨等毒性物质,减少病毒含量,减轻对肝脏及全身组织的毒性作用,切断病毒与肝脏损害的恶性循环,促进肝功能的好转;同时,置换的新鲜血浆大量补充了白蛋白、凝血因子、调理素等生物活性物质,改善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创造了良好机体内环境,有利于肝细胞修复、再生,从而使肝功能好转[7]。
  本研究应用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患者,治疗后TBiL、ALT下降幅度较采用内科综合治疗的对照组显著,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患者CHE、PTA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治愈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1;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08%,对照组为54.83%,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1。故人工肝血浆置换在临床治疗重型肝炎中显著改善各项生化指标,降低了病死率,缩短了住院时间效果显著,且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刘宝华,张长青.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9):99-101.
  [2]张泽敏,于兰芳,郭晓红.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9,1l(3):369-370.
  [3]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实行)[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10。
  [4] 刘俊杰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72例疗效观察[J].肝脏,2012.17(9):697-681。
  [5]Emmajm, Matthew.SM.Guyirn.Artificial.Liver aupport: potential to retard regeneration[J].Arch Surg,2004,139: 670-677.
  [6]乌达.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32例的临床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0, 42(5):601-602.
  [7]向冬梅,郑晓航,盖文元.人工肝血浆置换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0,26(12):886-892.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复发性腹股沟疝采用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开放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统计患者治疗效果。结果:100例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手术时长为35-90min,平均手术时长为(55.4±2.7)min,术后7-8小时可少量进食,8-12小时可下床活动,且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8例患者出现急性尿潴留,
期刊
【摘要】目的: 探析电视胸腔镜微创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采用电视胸腔镜微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疼痛评分等指标的结果均优于对照组,4例(11.42%)出现并发症,
期刊
【摘要】目的:甲状腺囊肿手术切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甲状腺囊肿患者148例,均给予甲状腺全切术治疗。根据患者是否为首次手术治疗分为首次手术组103例和再次手术组45例,对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预后情况进行观察。结果:首次手术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为1.94%,显著低于再次手术组的11.11%(P0.05);首次手术组甲状旁腺功能低下发生率为2.91%,明显低于再次手术组的13.33%(P0.0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国产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128例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给予国产硝呋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硝呋太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MDSCs定向分化的调控及其在压力性尿失禁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20只健康纯系雌性大鼠,分为2组,每组60只。A组建立尿失禁大鼠模型,不进行细胞注射;B组建立尿失禁模型,然后注射MDSCs。结果:C组大鼠相对于B组大鼠来说,大鼠的最大膀胱容量与漏尿点压都有明显增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肌源性干细胞注射对于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有一定应用价值,但是其具体应用效果与方法还需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实例,探索分析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9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位老年高血压患者和100位非老年的高血压患者,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组,非老年的高血压患者为对照组,收集总结他们的高血压临床特征和治疗措施,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患者出现了一定的高血压症状和并发症情况。对照组的收缩压、脉压差明显低于治疗组。而在治疗后,研究组的收缩压和脉压差有明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和探讨阴道镜下活检和电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准确性及影响符合率的因素。方法: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门诊检查诊断的CIN病例118例均于细胞学检查阳性后行阴道镜下活检及电环切除术后病理诊断,比较两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结果:阴道镜下活检的CIN准确率为78.0%(184/236),CIN分型符合率为33.9%,升级诊断率为8.5%,降级诊断率为57.6%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中西医联合治疗急性弥漫腹膜炎伴中毒性肠麻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2012年3月到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70例急性弥漫腹膜炎并伴有中毒性肠麻痹患者中选取70例病例,随机分为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35例)与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入中医药进行治疗的观察组(35例),观察两组患者包括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等临床资料,以评价疗效。结果:采取中西医联合治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普鲁卡因治疗肺结核咳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106例肺结核咳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观察组患者垂体后叶素联合普鲁卡因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其中观察组的显效率为71.7%,总有效率为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早期应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沐舒坦)联合CPAP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到至2013年1月早产儿患者1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及对照组79例。治疗组除按常规处理外于生后6 h内应用沐舒坦每次7.5 mg/kg,每6小时1次静脉推注,对照组按常规处理。两组患儿均根据脉搏血氧饱和度和临床症状情况决定是否应用CPAP,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节CPAP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