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跖痛症临床疗效分析

来源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shuang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跖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12月~2014年6月采用可吸收钉内固定治疗不同程度跖痛症患者41例52足,男11例12足,女30例40足;年龄47 ~ 76岁,平均60.98岁;共68个跖骨,其中采用Weil截骨可吸收钉内固定术者32个跖骨,采用跖骨近端短缩跖趾关节复位术者36个跖骨.随访时间6 ~18个月,平均12.5个月.患足均于手术前、后拍摄负重正侧位X线片,测量相关指标,测量记录术趾跖趾关节活动度,应用美国足踝医师学会前足评分系统(ACFAS)、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治疗前后进行评估,采用Footscan足底压力分析仪测量步态周期中责任跖骨头下最大压力、最大压强及冲量的变化.[结果]Weil截骨可吸收钉内固定术后跖骨平均短缩长度为3,52 mm;术足跖趾关节间隙、跖趾骨夹角等X线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术前为(6.26±3.24)分,术后为(1.21 ±0.63)分,ACFAS评分术前为(62.56±10.42)分,术后为(91.96±9.2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跖骨近端短缩跖趾关节复位术后跖骨平均短缩长度为5.87 mm;术足跖趾关节间隙、跖趾骨夹角等X线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术前为(8.56±3.41)分,术后为(1.92±0.51)分,ACFAS评分术前为(46.37±11.64)分,术后为(90.96±8.8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术式术后患者责任跖骨头下最大压力、最大压强及冲量与术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跖趾关节活动度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术后出现术趾皮肤麻木11例,术趾皮肤坏死3例,经换药后痊愈.截骨端无移位,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未发现关节脱位复发、排异反应等并发症.[结论]可吸收钉用于跖痛症手术截骨端内固定,固定可靠,临床疗效确切.
其他文献
慢性皮肤溃疡由于其发生于体表,病程长、对外观影响大及并发症多等特点,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是现代社会影响人们生活和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并发症.而外治
目的 探讨蛆虫生物清创疗法在糖尿病足、压疮等难愈性创面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选取11例难愈性创面患者,临床治疗上主要应用蛆虫清创疗法对其创面进行生物清创,护理上针对各自的基础疾病及蛆虫清创治疗进行临床护理及心理护理。结果11例患者的难愈性创面经生物清创疗法平均痊愈时间为(25.0±3.8) d,患者得到了科学周到的护理,心理上接受并认可了生物清创疗法。结论对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蛆虫生物清创疗法是一
【摘要】 本文探讨健康饮食指导对抗动脉硬化的研究。就动脉硬化的患者日常饮食安排进行概述。让广大患者及其家人对动脉硬化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在结合自身病理需要的情况下能做到合理调节膳食营养。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饮食;指导  近年来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始动及关键环节是内皮细胞的损伤。AS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动脉血管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全身性血管内皮功
期刊
寰枢椎不稳的治疗方法较多,每一种手术方法均有严格的适应证.自2002年6月至2005年5月,我们对16例寰枢椎不稳患者采用经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目的 调查新入职护理人员接受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口腔护理知识培训前后对口腔护理认知度情况,以增强其对预防VAP的口腔护理认知度。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新入职108名护理人员,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培训前后其对预防VAP口腔护理知识认知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培训前后预防VAP口腔护理目标认知率分别为31.5%,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2.563,P<0.01);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剖宫产的两种腹壁切口方式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对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00例二次剖宫产的病例,按第一次剖宫产腹壁切口方式的不同回顾分析,分成腹壁纵切口组48例,和腹壁横切口组52例。比较两组二次剖宫产时腹壁及盆腔粘连程度,开腹时出血量,胎儿娩出时间和手术总时间的情况。结果 二次剖宫产时,腹壁纵切口组较腹壁横切口组比较,腹壁及盆腔粘连程度明显轻,开腹
期刊
目的探讨谷氨酸诱导转Bax基因PC12细胞凋亡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脂质体介导细胞转染方法进行Bax基因转染PC12细胞,结合流式细胞术和T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