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华南汛期作为我国雨季爆发的第一阶段一直是预报与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其降水-云宏微观垂直特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双频星载雷达资料对强、弱降水三维探测进行优化,并补充对洋
【机 构】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广东省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研究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41861164027),广东省科技计划(20170244、2017B020218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5097),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SCSF201801)共同资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华南汛期作为我国雨季爆发的第一阶段一直是预报与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其降水-云宏微观垂直特性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双频星载雷达资料对强、弱降水三维探测进行优化,并补充对洋面降水的探测。借助这两方面优势,对华南对流性、层云性两类主要降水类型的垂直特征进行统计,分析降水反射率因子与降水粒子垂直分布、亮带特征与垂直分层降水贡献,对比华南陆地在回波顶高方面与南海洋面的异同,最后针对华南前后汛期的降水垂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1)对流性降水反射率因子快速增长区域主要发生在低层,层云性降水反射率因子快速增长区域位于亮带层附近。
其他文献
患者,女,60岁。绝经8年,因“左下腹隐痛3年,腹痛加重伴发热4d”,于2008年1月5日在我院外科以“左下腹肿物性质待查”收入院。既往患者月经周期规律,于8年前自然绝经,绝经后无明显自
选取华南2017年5月15日两段不同系统影响的典型个例降水,基于ERA Interim分析资料和地面、雷达等观测资料,从两类降水的大尺度环境及中尺度特征方面探讨了两类降水系统的差异
利用JMA最佳TC路径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普查了19612010年宁夏的暴雨个例,并对影响宁夏的热带气旋远距离暴雨进行了统计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宁夏各测站远距离暴雨日
根据青藏高原(简称高原)春季感热(Sensible Heat,SH)异常和ENSO不同位相,划分出12种类型,研究了高原春季(5月)SH异常和前冬ENSO对华南盛夏(7—8月)降水的影响及相对影响程度
针对长江中下游三个大水年1991、1998和2016年,利用NCEP/NCAR大气环流再分析资料和CMAP降水资料,对比了夏季降水的季节内特征,分析了引起降水季节内变化的大气环流季节内振荡
使用世界气象组织季节内至季节尺度(Subseasonal to Seasonal,S2S)预测项目数据库评估了多个集合预报系统在S2S时间尺度对台风的预报能力。评估的时间段为1999—2010年期间每
用WRF中尺度数值模式、NCEP/NCAR再分析资料、多普勒雷达观测资料等,对2018年5月5日发生在我国华中地区的一次多弓状雨带降水过程的形成机理及其与水平涡度的关系进行分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