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应试指南

来源 :中学理科·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tasy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是我们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最后学习的一门课程。由于化学教材本身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中考命题要求也作了适当的调整,因此,许多同学都十分关心如何迎考、怎样才能在中考过程中取得理想的化学考试成绩的问题。为此,本文拟从怎样搞好考前复习、如何轻松步入考场和答题的规范与灵活等方面谈些个人的看法,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一、搞好考前复习,提高应试能力
  
  俗话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有效的考前复习对于增强迎考自信心、提高应试能力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1.多看课本少做题,理顺知识结构
  无论中考怎样改革,中考试题都将源于教材。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指的就是这个道理。考前的看书当然不能泛泛而看,要重在理顺知识结构,重温知识脉络。尤其是由于现行教材的知识系统性不如从前,这就更需要认真加以梳理。梳理知识可以用列表法、图示法、网络法等。
  拿第十单元和第十一单元来说,这两个单元是有关酸、碱、盐的知识,教材内容比较分散,但酸、碱、盐之间的相互关系却是十分重要又相当复杂的。为此,建议大家站在全册的高度,将两个单元的内容综合起来,首先分别总结酸、碱、盐的通性,如酸的通性可概括为如下五条:
  然后再认真归纳并掌握与酸、碱、盐的通性相关的原理及其应用,如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判断金属和酸、金属和盐溶液间反应的应用:只有前面的金属才能把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铁参与的置换反应都生成亚铁盐等;再如,酸、碱、盐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与相关物质的溶解性密不可分:有酸(参加)可不溶,无酸需都溶(指碱和盐、盐和盐),产生沉淀、气体、水都行。可见,复习酸、碱、盐的通性必须还要将教材上的附录“部分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加以分析和应用。这样一来,通性掌握了,原理清晰了,相关条件记住了,遇到这方面的综合题就知道怎样解答了,这比单纯做题的效率要高出许多。
  少做题不等于不做题,必要的训练对强化复习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训练的关键是精选典型题目,做到练一题,通一片,得一法。
  
  2.熟悉新题型,把握新动向
  随着化学新教材的使用和中考命题的改革,一些新的题型正出现在各地市的中考试题中。在考前复习时,我们有必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多看些中考试题和相关报刊上的文章,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把握命题的动向。
  近年来的中考试题更多的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科技前沿,题中大都提供一定的情境和信息,需要大家仔细阅读、认真体会,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如:
  [例1](2006,南昌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①我国计划使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I号”送上月球,任务之一是开采月球上丰富的氦-3(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的原子)这一清洁能源;
  ②2006年8月中旬我省部分家庭厨房中的煤将被“西气东输”工程送来的天然气所替代。
  (1)该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104)分解所提供的,完成其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104=N2↑+CI2↑+4——↑+2O2
  (2)氦-3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填序号)。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列举一条天然气取代煤作为燃料的优点:
  (4)合格公民都应具有节能意识,请你提出一条具体的节能建议——。
  [分析]本题以科技前沿及生活实际为背景,起点高,落点低。只要掌握了有关化学方程式和化石燃料的知识,即可轻松获取题目的答案。参考答案为:(1)H2O。(2)B。(3)CH4+2O2=CO2+2H2O;使用方便,热值高;污染小(任答一点即可)。(4)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灶具等。
  中考试题的另一大亮点是突出了探究性和开放性。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方法,再充分结合已有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实验技能,就能正确解答这类试题。
  [例2](2005,宜昌市)做中和反应实验时,我将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意外看到有气泡产生。小伟提醒:是不是拿错了药品?我查验后确认药品没错,只是在瓶口发现有白色粉末状物质。我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变质了。
  (1)氢氧化钠溶液变质的原因是——。
  (2)利用与上述实验不同的原理,我又设计了一个实验再次确认该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3)该氢氧化钠溶液是部分变质还是全部变质?写出(3)中所涉及到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3)如何用该变质的溶液来制取氢氧化钠溶液?简述实验步骤。
  [分析]本题涉及到的不仅是物质性质的检验,还含有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试题情境真实,具有一定的开放性。(1)NaOH露置于空气中会跟空气中的COz发生反应,反应生成Na2CO3,加入盐酸时,产生CO2气体。(2)要检验溶液中是否含CO2-3,还可以加入含钡离子或钙离子的溶液,若有沉淀产生,则证明确实生成了Na2CO3。(3)要证明溶液是否完全变质,就必须检验溶液中是否有氢氧化钠,因为Na2CO3溶液也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在除Na2CO3的过程中,加入的试剂不能带入OH-,也不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4)要用变质的溶液来制取氢氧化钠溶液,就必须除去该溶液的杂质Na2CO3
  本题答案为:(1)与空气中的CO2反应[或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2+2NaOH=Na2CO3+H2O]。(2)Ba(OH)2[或BaCl2或Ba(NO3)2或Ca(OH)2或CaCI2,或Ca(NO3)2];有白色沉淀生成。(3)实验步骤:①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或Ba(NO3)2溶液
其他文献
针对其矿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特殊开采的方案设计,并对该方案开采后的地表移动变形做出预计及评价,最后确定了本方案开采的可行性。
针对目前资源整合煤矿安全生产的实际,研究了煤矿事故网络动态控制模型,并用此模型对潞宁矿轻伤以上事故进行了灰色预测,构建了以危险源预控为核心的煤矿网络动态安全体系。根据
学习《浮力》一章后,常会讨论“浮冰”问题,并由此引出一串相关问题,这类问题由于涉及的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经分析研究认为用浮力变化法可以快速判断液面的升降,现介绍如下。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
和历史悠久的葡萄酒拍卖相比,中国的“国酒”茅台只能算是个拍场“新兵”,虽然近几年来一直都有拍卖公司在做尝试,但是并未形成气候。今年秋拍,情况似乎从量变达到了质变,以茅台、五粮液为代表的中国白酒成为名副其实的拍场黑马。  嘉德、保利、西泠、永乐、歌德等国内各大拍卖公司都在今年秋拍中推出了规模空前的茅台专场,这些专场拍卖几乎场场火爆,前所未有的高价和100%成交率的频繁出现让很多人夜不能眠:他们都在为
例1 用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如下所示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结合合福高铁(安徽段)铜陵长江大桥北引桥跨西河连续梁便桥的施工实例,详细介绍了跨通航河道的可提升式便桥的设计及施工技术,有效地解决了航道通航净空和便桥需要贯通的矛盾,设计
羊口疮病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一种羊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哺乳羔羊和异地引种羊只极易感染;以患羊口腔黏膜、唇部、面部、舌头等部形成丘疹、脓疱、溃疡和疣状结痂等主要特征。该
云冈矿综采二队刘惠生产班为多次出席集团公司、矿的先进生产班组,该班作业战场位于矿边远盘区,通风战线长,稍不留神或一时疏忽了“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工作就可能导致重大事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