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融合基因的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规范化流程探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k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荧光原位杂交(FISH)方法检测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融合基因的操作规范.方法 收集中国医学科学肿瘤医院病理科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共146例NSCLC患者肿瘤病理组织学标本,应用Vysis公司的ALK基因断裂探针、采用FISH方法对ALK融合基因进行检测,荧光显微镜下根据荧光信号进行结果判读.结果 146例合格NSCLC患者病理组织学标本,其中手术切除标本110例(75.4%),肺活检标本11例(7.5%),淋巴结转移标本19例(13.0%),其他转移灶6例(4.1%).ALK融合基因阳性率为8.9% (13/146).结论 采用标准化的流程进行病理组织标本切片、切片预处理、FISH方法检测ALK融合基因是可行的.该流程适用于检测包括手术切除和支气管镜活检标本、淋巴结及其他转移灶标本在内的常见标本ALK融合基因的检测。

其他文献
前列腺癌是世界上第二大男性肿瘤,在男性致死性肿瘤中排第六位.2008年全世界前列腺癌新发病例约899 000例,死亡病例约258 000例,其中72%的新发病例和53%的死亡病例发生在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1].亚洲地区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在世界范围是最低的,然而近年也有明显上升趋势.以中国上海为例,前列腺癌发病率由1974-1977年的0.8人/(万人·年)上升到1998-2002年的6.9人/(万
期刊
目的 探讨肾原发性甲状腺样滤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遗传学特点及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2012年2月收集的1例肾原发性甲状腺样滤泡癌的临床表现、大体及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等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为26岁女性,因体检发现右肾占位性病变1个月入院.大体为具有完整包膜的卵圆形肿物.镜下由大小不一的滤泡样结构组成,滤泡腔内含嗜酸性胶质样物.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CK7、波形蛋白
目的 探讨具有基底细胞样特征的乳腺实体型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4例具有基底细胞样特征的乳腺实体型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4例患者均为女性,发病年龄46 ~65岁(平均56岁).肿瘤最大径为1.5 ~2.5 cm.镜下观察:肿瘤由大小不一的实性细胞巢组成,肿瘤间质呈纤维黏液样或玻璃样变;肿
患者男,48岁.因双眼视力下降1年余,于2009年7月31日入院.体检:双眼颞侧偏盲,视力粗测正常.血清激素检查无异常.外院MRI示:鞍区类圆形巨大占位性病变,约4 cm×3 cm,蝶鞍扩大,鞍底下陷,向上侵犯鞍上压迫第三脑室,T1增强后明显强化(图1).垂体位T1WI增强MRI示左侧脑室下角处异常强化信号,呈不规则结节及附壁结节表现(图2).2009年8月5日经鼻蝶鞍区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肿瘤质
期刊
例1男,48岁.无诱因胸背部疼痛3个月于2008年2月入院.体检:第4、5胸椎棘突压痛、叩击痛,双下肢肌力减弱.MRI显示第5胸椎骨质破坏,椎体变扁,累及右侧附件及周围软组织,椎间隙如常,胸4~6、11椎体信号异常,各节段均有强化,考虑结核可能,转移瘤待除外.2008年2月19日行第5胸椎病变切除术.术后1月余,患者因剑突下感觉迟钝,腹壁及提睾反射未引出,双侧巴氏征阳性,行第二次病灶清除术。
期刊
目的 验证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经典突变——19delE746-A750/21L858R的特异性抗体敏感度和特异度,从而探讨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EnVision二步法)、Q评分体系及ROC曲线检测309例肺腺癌标准EGFR基因突变状态,并与聚合酶链反应(PCR)-DNA测序结果做比较,评价delEGFR和L858R两种特异性抗体检
患者男,62岁.2年前因颈后包块行局部手术切除,术后临床诊断为"脂肪瘤",未做病理检查.3个月后局部复发一无痛性渐增性包块,至2012年7月10日入院时如拳头大.彩超示包块内回声不均,有少许血流信号。
期刊
尿液脱落细胞检查对血尿患者而言是易获得且无创性的良好检查手段,低级别尿路上皮癌由于细胞学形态接近正常,同时因炎症或结石常会引起尿路上皮的细胞学不典型性,难与低级别癌区分,其敏感性偏低,而高级别尿路上皮癌细胞异型较大,敏感性相对较高.多点荧光原位杂交(FISH)被认为能增加尿液脱落细胞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尿路上皮癌发生染色体和基因改变是细胞学检测异常呈阳性的基础,很少研究涉及各级别尿路上皮癌染色体
期刊
目的 探讨脾脏B细胞边缘区淋巴瘤(SMZL)侵犯骨髓的病理学特点与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22例SMZL侵犯骨髓患者的临床病理档案资料,并行骨髓活检标本的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染色检查.其中18例行全血细胞计数以及外周血涂片、骨髓穿刺涂片和流式细胞学检查.结果 18例患者中11例外周血涂片可见绒毛淋巴细胞;骨髓涂片15例淋巴细胞比例增高(>20.0%);6例可见绒毛淋巴细胞.
宫颈癌主要致病因素是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目前已知HPV有150多种,其中约40种可通过性接触和肛门生殖器区感染而传播.HPV根据它们致癌的风险性而分为低危型(引起湿疣)或高危型(致癌)[1-4].高危型HPV可引起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外阴上皮内瘤变(VIN)、阴茎上皮内瘤变(PIN)和肛门上皮内瘤变(AIN),以及宫颈、外阴、阴道、肛门或阴茎浸润性癌.低危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