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PCR法微量加样操作优化

来源 :检验医学与临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ibin_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3种不同的内标加样方式对多重实时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的试验结果及内标异常率的影响,评价3种微量液体加样操作方式对试验结果监控的有效性,以便选择合适的微量液体加样操作方案。方法针对核酸提取环节中试剂和内标的加样,采取3种不同的方式把试验分成3组,每组各检测30批次标本,每批次检测的标本量为42~94份,分别计算3组内标正常和内标异常的标本数,对各组因内标异常而导致的复检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各组的30个批次检测结果中,A组共检测2644份标本,其中20个批次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对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患者采取腹腔镜手术联合地诺孕素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生殖健康科2019年2月-2019年5月收治的中重度子宫内膜异位症并不孕的患者7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n=35)采取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治疗,观察组(n=35)采取腹腔镜手术联合地诺孕素治疗,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疗效、复发率、妊娠率及副作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总有效率、复发率以及术后1年内妊娠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成像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的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CG组和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ICG组则于ICG标记荧光成像下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淋巴结分检情况,并分析ICG标记的肿瘤定位作用和在吻合口血供评估中的作用。结果ICG组术中出血量为25.70±6.19ml、手术用时为295.32±35.09min、术后住院时间为7.65±1.28d、首次通气时间为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