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物诗”里学写作

来源 :作文周刊·小学五年级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dsou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学们,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用高度精练的语言,呈现出古代各个时期的社会生活,形象而生动地表达了作者的丰富感情。在这些古诗中,状物诗又以其主题明确、手法丰富、通俗易懂的特点,多篇被定为“小学生必背古诗”。这些诗的字里行间,都展示了鲜明的写作特色,都运用了重要的写作手法,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
  【妙写色彩】
  咏 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美术家是色彩的运用大师,更是发现色彩,表现色彩的大师。你看“白毛”“绿水”“红掌”,这里的颜色是不是很逼真?你看到颜色之间的组合美了吗?“色彩”是观察到的表象,它的背后有无尽的联想。只有将“色彩”迁移,将“色彩”赋予不同的角色,“色彩”的美感、动感才会显得淋漓尽致,令人爱不释手。仔细阅读下面的片段,画出描写色彩的词语读一读吧!
  盛开的百合聚在一起,形成了一把粉色的小伞,那小小的伞,恐怕只能遮住一只小小的蜜蜂哦;不对不对,这小小的伞竟变成了一只粉嘟嘟的小喇叭,正等着我去吹奏呢!花蕊是淡黄色的,可娇嫩了,它们高低错落,被花瓣围绕在中间,犹如被宠爱的婴儿。洁白的花柱顶部聚满了嫩黄色的花粉,有些已经随风飘去,有些却留在了花瓣的底部,形成了渐变的粉色,花瓣也变得更加诱人,更加靓丽,好特别啊!
  我们在写作文时应合理地运用颜色描写,这样就可以把物写得栩栩如生,有声有色。
  【巧用比喻】
  咏 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一诗中,作者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温暖的春风比作灵巧的剪刀,剪醒了河水,剪开了花苞,更剪来了柳枝上的新叶。这样既写出了春风的淘气、趣味,还让读者感受到春天里万物的勃勃生机。
  一处精彩的比喻修辞,本体和喻体之间一定要存在共同的特征、特点,例如:
  富贵竹的根须细长而杂乱,紧紧地裹在一起,像一个大家庭,想拔出其中的任何一根都不太容易。根须很是特别,新冒出的是普通的小白点,一颗颗、一粒粒地从根上凸起,不断地往外生长,颜色也是越来越黄,最后变成土黄色的了。它的身体是碧绿色的,有手指那么粗,一节一节的,像一个个绿色的台阶,也像一根缩小版的竹子,可爱至极。富贵竹的叶子呈椭圆形,越往外越尖,像一把把绿色的“宽宝剑”。你瞧,这些威武的“宽宝剑”正向着四面八方努力地伸开,犹如无数只小手伸了出来,似乎想要逃離瓶的束缚,到新的地方去玩耍。
  例子中作者把“富贵竹的根须”比作“一个大家庭”,写出了根须密而多的特点;将“叶子”比作“宝剑”,则着重抓住了富贵竹叶子的形状来写,显得极为生动。
  【动静变化】
  竹 石
  ◎[清]郑 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是一首歌颂“石中竹”的诗,出自清代诗人郑燮之手。“咬定”“立根”写出了竹扎根山石、不畏恶劣环境的韧劲,是一幅静态图。“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则写出了竹受到风吹雨打时的动态,与静态形成对比,更突显出它的坚韧。
  由此可见,动静结合描写是状物的重要方法之一。电影家善于使用镜头,镜头前的动静转换过程中,竹子的局部美、整体美、动态美、静态美看在眼里,跃然纸上。通过镜头,将植物的“蛛丝马迹”细心捕捉,再进行特写,分享给了观众。你喜欢这样的电影家吗?记住,电影家的观察有“全景”“特写”之分,但都注重真实:静有静的稳重,动有动的神韵,远观观整株,近观看一叶……想成为电影家吗?那就架起你的“小镜头”,找到动静变化的句子吧!
  远处,银杏树犹如举向天空的手,带着大地独具质感的体温,使我怦然心动,让我觉得它一开始就在那里等我。阳光的照耀下,银杏树向天空闪过一片夺目的亮光,像有弹性的钢铁,让人觉得耳畔能有金属的声响。微风过,树叶微微晃动,那骄人的金黄仿佛在悄悄地舞动。
  【托物言志】
  墨 梅
  ◎[元]王 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古人讲:“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首诗中,王冕是借写池边梅树颜色的淡雅、清新,来表现自己志在高洁,不随波逐流的气节。写梅就是在写自己,写颜色,就是在表明自己的人生气节、处世态度。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典型运用。我们不妨来看下面一段文字:
  枫树的叶子像一大团火焰,一片片,一层层,正在热情地燃烧,把我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秋风吹过,那团火焰燃烧得更加旺盛,每一片叶子都似一个激情满满的火苗,抖动着身子,聚满了枝头。枫叶火一般的热情也传染给周围的伙伴,凌霄花蠢蠢欲动,黄杨树沙沙作响,就连稳固的假山也似乎在微微颤动。原来,热情是可以传递的,你感觉到了吗?
  漫步在红色的枫树林,我就犹如来到了仙境一般。一片片枫叶像一个个小手掌,正在和我招手呢!它们可团结了,一团团,一簇簇,拥挤在一起,在风中不停地点着头,发出了哗啦啦的声音。你看,它们时而一起俯身,时而一道仰头,时而又像是听到命令似的,一齐去触碰旁边的广玉兰。正是这团结的片片枫叶,才汇聚成满眼的红,才积聚成团团的火,才共同奏响了秋天的歌。
  平凡的植物身上也会显露出深刻的道理!“枫叶火一般的热情也传染给周围的伙伴,凌霄花蠢蠢欲动,黄杨树沙沙作响,就连稳固的假山也似乎在微微颤动。”这样热情的枫叶,你喜欢吗?提炼出平凡植物身上隐藏的道理,来表明自己的观点,传递自己的情志,就是很了不起的。
其他文献
是您陪我走过欢声笑语的童年岁月,是您陪伴我畅游梦幻星空。我童年的岁月,一直有您慈祥的身影。第一次见您,我只有三岁。因父母工作忙,您来到我家。您满头银发,一脸和蔼,一笑起来眼就眯成一条缝。妈妈让我叫您张奶奶,从此我就成了牵着您衣襟的小尾巴。  记忆中最开心的事,就是每天您牵着我的小手,沿着那条弯弯的田间小路,去菜地里摘菜。“这叫打破碗花,要是把它摘下来,回家就会打破碗……”“这叫鸭脚草,你摸摸看,你
期刊
阴暗的小巷里刮着刺骨的寒风,灰尘在空中飘着。偏僻的小巷里虽有阳光,却一点也不暖和。  我是个垃圾桶,端坐在一年四季都不见光的小巷里。虽然这里没有太多人经过,但我的周围却总是有堆积如山的废品和垃圾。腐烂的香蕉皮,几个被咬过的面包,几盒已经变质的盒饭从破了洞的垃圾袋里漏了出来,真是令人作呕!  这不,一位身穿名牌裙子的女士从我身边经过。只见她随手一挥,我的身边又多了一张沾满果酱的手帕。巷子里的阳光变得
期刊
亲爱的雨晴:  你好,不知道你是否记得,二年级的那位张老师,那瓶红墨水……  那天下午的自习课上,张老师正在教室后面出黑板报,同学们在写作业。写完作业的同学,陆续将作业本交到讲台上,然后回到座位,教室里很安静。可就在你交作业本的时候,“灾难”发生了……  讲台上有一瓶开着盖子的红墨水。你把作业本放在讲台上,往回撒手时,刚好碰到了那瓶紅墨水!随着“咚”的一声,瓶子倒了,里面的墨水一下子流了出来,你连
期刊
每当听到“妈妈呀妈妈,亲爱的妈妈,你用那甘甜的乳汁喂养我长大,扶我学走路,教我学说话……”这首熟悉的歌时,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就闪烁在我的脑海中,幸福的味道就溢满心头。  镜头一  寒冷的冬季,连续多天的阴天让人心情郁闷。星期六早上,阳光暖暖地照到房间里,真是难得,正是晒被子的好时机。妈妈把我的被子搭到了小区里栏杆的正中央,那里是太阳最充足的地方,而她的被子则搭到一个角落里,只有到了下午,才能照见一点
期刊
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你还会钓到别的鱼的。”父亲平静地说。  “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什么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是,从父亲那不
期刊
英国的达尔文通过对古生物学和地质学的精细研究提出了“进化论”,受到后人广泛的崇敬。而他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正是因为他具有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战胜疾病困扰的毅力。  达尔文早有心悸的毛病,大学毕业不久,碰上“贝格尔号”巡洋舰试航。他把自己的病情隐瞒下来,怕的是被取消了参加环球航行的资格。那时他“已决心拼上一切去参加这次航海了”。沿途他不辞劳苦,对各地生物的现状及历史作了细致的考察,搜集了大量的资料。  到
期刊
记得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村里来了电影队,放映地点在学校操场,电影的名字叫《祖国的花朵》。那时的电影院都是露天的,盼星星盼月亮的,一两个月才来放一次,简直像过节一样让人兴奋。放了学回到家,放下书包,我连饭也顾不上吃,就和小伙伴拿着木凳来到学校操场,掰着指头计算时间,恨不能天马上黑下来。  电影放映时,我完全被里面的故事吸引住了,尤其是其中的插曲,那首《让我们荡起双桨》:“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
期刊
一只鹦鹉跟主人外出散步。  途中,鹦鹉看到一匹马驮着一个人在赶路,就飞过去问马:“喂,高个子,你为什么要被人骑?”  马不高兴地反问:“你以为我愿意吗?难道你没有看见我被缰绳拴住了吗?”  鹦鹉鼓动说:“你为什么不挣脱它呢?只要挣脱它,你就自由了!”  “没用的。”马沮丧地说,“我已经试过好多回了。”  “真是笨,活该一辈子被人骑。”鹦鹉见主人走得有点远了,就恨铁不成钢地丢下一句话向主人飞去。  
期刊
怎么勤奋读书还有“是与非”呢?  我国古代的帝王中,勤奮好学者真是寥寥无几。南朝的梁元帝可以说是其中之一。他12岁那年患疥疮,手握不成拳,膝盖不能弯,伤口溃烂,浑身发痒,只好坐进帏帐里随时抿一口甜酒来缓解。因为不方便请老师,碰到疑难只得靠自己反复琢磨,直到弄懂为止。他早年还盲了一只眼睛,晚年他的另一只眼睛也无法看书了,他就请别人读给他听。如此风雨无阻地坚持了三十几年,没有一天停歇。北朝的颜之推曾经
期刊
结合上下文说理解  “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节选自课文《钓鱼的启示》)  在解读这句话之前,要结合课文内容,弄清楚“是”与“非”在本文中所指代的内容,再通过揣摩人物心理的方法,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非”:捕捞鲈鱼的时间没到,把钓到的鲈鱼留着,就是错误的;“是”:把鲈鱼放回湖里,就是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的抉择就是这么简单。从作者“哭出了声”,心情“沮丧”,可以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