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3.20.17
摘 要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急诊的早期规范化治疗效果,对不同药物治疗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48例AECOPD患者采用盲分法分为对照组24例和试验组24例;对照组24例AECOPD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联合头孢哌酮进行治疗,试验组24例患者则在上述常规疗法的基础土联合依替米星进行治疗,对比两组AECOPD患者肺疾病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AECOPD患者的病情经早期规范化治疗,所取得的肺病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肺病患者间的临床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头孢哌酮与依替米星联合治疗AECOPD患者,所取得的疗效优于其他传统药物疗法,见效快,效果好,安全性能较高。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 早期规范化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性疾病,病死率非常高。AECOPD为处于急性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在短期内的临床表现是咳痰、咳嗽、气短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加,呈脓性或者黏脓性,有对候可伴有发热等症状。AECOPD患者通常具有病情重、病程长、以往有反复使用诸多抗生素的特点,而且具有极强的细菌耐药性。所以,对于AECOPD患者进行早期规范化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及时采取有效药物对该病患者进行早期治疗,有助于帮助患者尽快摆脱病痛困扰。本文采取多种药物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12月收治AECOPD患者48例,均符合AECOPD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51~78岁,平均66.5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咳痰、痰量增加或成为黄痰等。选用盲分法将48例AECOPD患者分成对照组24例和试验组24例;对照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51~77岁,平均66.4岁;试验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52~78岁,平均66.6岁。两组AECOPD患者的性别比例、体质量、年龄、体温、基础疾病等指标经比较,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方差齐性与可比性[1]。
方法:所有AECOPD患者入院后均应进行一般综合性治疗,包括给予营养、休息以及祛痰等常规对症支持处理[2]。对照组AECOPD患者在上述对症支持疗法的基础上每天联合2g孢哌酮进行静脉滴注;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每天联合依替米星0.4g进行静脉滴注。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连续治疗时间7~17天。分析比较两组的症状、体温等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密切记录药物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等。
疗效判断标准:观察、记录两组AECOPD患者在治疗前后与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症状、体温以及体征等指标恢复到正常水平所需要的天数[3]。根据AECOPD的疗效判定标准建议:①痊愈:经过相应治疗,患者的体征、症状、动脉血气以及影像学分析检查均恢复到了正常水平;②显效:经过相应治疗,患者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但是上述4项当中有1项并未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③进步:经过相应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但是并不明显;④无效:患者用药后72小时,病情没有明显进步甚至是加重。痊愈及显效均计算为有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患者总数]×100%。
统计学处理:以SPSS12.0为统计学处理方法,检验水准α=0.05,即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惠义[4]。
结 果
两组的疗效比较:经过临床观察记录,结果显示试验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都好于对照组,试验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AECOPD患者的疗效比较,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试验组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
药物的不良反应:试验组24例,观察到1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恶心的症状,经过对症支持处理后,症状得到了缓解,没有影响到继续治疗。对照组24例,有5例出现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经过对症处理,症状有所缓解,没有影响到继续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未出现皮肤过敏等系统性不良反应以及血液的生化变化等。
讨 论
AECOPD的发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环境因素的变化以及感染等因素有可能导致AECOPD的发生。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痰量增加、咳脓性痰,而且会伴有下列1项以上的次要症状:过去5天内有胸闷、呼吸道感染、无原因发热、喘息加重、流涕等症状,且心率和呼吸次数与同时相比均增加20%以上[5]。就目前来说,国内关于AECOPD的临床治疗尚且不够规范,研究表明如果能够对AECOPD患者进行早期规范化治疗,能够增加AECOPD的临床治愈率。
临床上对于AECOPD患者,应该根据其病情的严重程度与症状,选择合理的药物进行治疗。头孢哌酮与依替米星是常见的AECOPD治疗药物,头孢哌酮适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比如生殖泌尿系统、呼吸系统、胃肠道以及肺疾病等,尤其是在AECOPD的治疗方面应用比较广。依替米星属于广谱抗生素,在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方面都具有极好的效果,能够缓解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见效快。
本组试验采取头孢哌酮与依替米星对AECOPD患者进行治疗,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取得的效果优于单一用药疗法,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且试验组的治疗时间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头孢哌酮和依替米星联合起来,能够显著缓解AECOPD患者的各种症状,起到了显著的早期规范化治疗效果,故其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在AECOPD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永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急诊早期规范化治疗分析[J].医药前沿,2012,2(27):42.
2 李冬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早期规范化治疗分析[J].医药前沿,2012,2(31):75.
3 赵巍,刘战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2,19(4):232-234.
4 陈大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CRP与动脉血气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8):1247-1248.
5 王卓,夏国光,姚婉贞,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原学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1):1942-1944.
6 官和立,高凌云,杨恂,等.强他血糖控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高血糖血气分析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0,39(18):2486-2487.
摘 要 目的:分析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急诊的早期规范化治疗效果,对不同药物治疗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将48例AECOPD患者采用盲分法分为对照组24例和试验组24例;对照组24例AECOPD患者采用常规药物联合头孢哌酮进行治疗,试验组24例患者则在上述常规疗法的基础土联合依替米星进行治疗,对比两组AECOPD患者肺疾病的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AECOPD患者的病情经早期规范化治疗,所取得的肺病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肺病患者间的临床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头孢哌酮与依替米星联合治疗AECOPD患者,所取得的疗效优于其他传统药物疗法,见效快,效果好,安全性能较高。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 早期规范化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属于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性疾病,病死率非常高。AECOPD为处于急性加重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在短期内的临床表现是咳痰、咳嗽、气短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加,呈脓性或者黏脓性,有对候可伴有发热等症状。AECOPD患者通常具有病情重、病程长、以往有反复使用诸多抗生素的特点,而且具有极强的细菌耐药性。所以,对于AECOPD患者进行早期规范化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及时采取有效药物对该病患者进行早期治疗,有助于帮助患者尽快摆脱病痛困扰。本文采取多种药物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0年9月~2012年12月收治AECOPD患者48例,均符合AECOPD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51~78岁,平均66.5岁。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咳痰、痰量增加或成为黄痰等。选用盲分法将48例AECOPD患者分成对照组24例和试验组24例;对照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51~77岁,平均66.4岁;试验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52~78岁,平均66.6岁。两组AECOPD患者的性别比例、体质量、年龄、体温、基础疾病等指标经比较,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方差齐性与可比性[1]。
方法:所有AECOPD患者入院后均应进行一般综合性治疗,包括给予营养、休息以及祛痰等常规对症支持处理[2]。对照组AECOPD患者在上述对症支持疗法的基础上每天联合2g孢哌酮进行静脉滴注;试验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每天联合依替米星0.4g进行静脉滴注。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连续治疗时间7~17天。分析比较两组的症状、体温等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密切记录药物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等。
疗效判断标准:观察、记录两组AECOPD患者在治疗前后与治疗过程中的临床症状、体温以及体征等指标恢复到正常水平所需要的天数[3]。根据AECOPD的疗效判定标准建议:①痊愈:经过相应治疗,患者的体征、症状、动脉血气以及影像学分析检查均恢复到了正常水平;②显效:经过相应治疗,患者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但是上述4项当中有1项并未完全恢复到正常水平;③进步:经过相应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好转,但是并不明显;④无效:患者用药后72小时,病情没有明显进步甚至是加重。痊愈及显效均计算为有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患者总数]×100%。
统计学处理:以SPSS12.0为统计学处理方法,检验水准α=0.05,即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惠义[4]。
结 果
两组的疗效比较:经过临床观察记录,结果显示试验组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都好于对照组,试验组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两组AECOPD患者的疗效比较,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试验组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P<0.05。
药物的不良反应:试验组24例,观察到1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恶心的症状,经过对症支持处理后,症状得到了缓解,没有影响到继续治疗。对照组24例,有5例出现恶心、头痛等不良反应,经过对症处理,症状有所缓解,没有影响到继续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未出现皮肤过敏等系统性不良反应以及血液的生化变化等。
讨 论
AECOPD的发生原因是多种多样的,环境因素的变化以及感染等因素有可能导致AECOPD的发生。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痰量增加、咳脓性痰,而且会伴有下列1项以上的次要症状:过去5天内有胸闷、呼吸道感染、无原因发热、喘息加重、流涕等症状,且心率和呼吸次数与同时相比均增加20%以上[5]。就目前来说,国内关于AECOPD的临床治疗尚且不够规范,研究表明如果能够对AECOPD患者进行早期规范化治疗,能够增加AECOPD的临床治愈率。
临床上对于AECOPD患者,应该根据其病情的严重程度与症状,选择合理的药物进行治疗。头孢哌酮与依替米星是常见的AECOPD治疗药物,头孢哌酮适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比如生殖泌尿系统、呼吸系统、胃肠道以及肺疾病等,尤其是在AECOPD的治疗方面应用比较广。依替米星属于广谱抗生素,在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方面都具有极好的效果,能够缓解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且见效快。
本组试验采取头孢哌酮与依替米星对AECOPD患者进行治疗,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取得的效果优于单一用药疗法,试验组的总有效率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2.50%,且试验组的治疗时间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头孢哌酮和依替米星联合起来,能够显著缓解AECOPD患者的各种症状,起到了显著的早期规范化治疗效果,故其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值得在AECOPD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永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急诊早期规范化治疗分析[J].医药前沿,2012,2(27):42.
2 李冬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早期规范化治疗分析[J].医药前沿,2012,2(31):75.
3 赵巍,刘战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2,19(4):232-234.
4 陈大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CRP与动脉血气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14(8):1247-1248.
5 王卓,夏国光,姚婉贞,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病原学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9,12(21):1942-1944.
6 官和立,高凌云,杨恂,等.强他血糖控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高血糖血气分析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0,39(18):2486-2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