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重点老区青暖村脱贫任重道远

来源 :源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naldoc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暖是韶关市武江区重阳镇的重点老区村,地处韶关市的东北部,离市区约30公里,是1927年粤北地区早期农民革命运动著名领导人欧日章的家乡。
  1928年,欧日章组织指挥曲江“西水农民暴动”,带领粤北农军北上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同年4月,他在中共广东省委一届扩大会上当选为省委委员兼曲江县委书记。
  今年6月上旬,韶关市老促会常务副会长梁聪、秘书长谢顺衡曾到青暖村进行调研,和重阳镇党委书记刘拥军、副镇长丘日雄以及村委会新当选的党支部书记、村委副主任、副书记等镇村干部一起,围绕当前贫困村存在的突出困难和问题展开座谈。
  青暖村委会共有370户1928人,现有耕地1400亩,山林8000多亩,属下12个村民小组,2008年被列为武江区重阳镇人均年收入不足15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到1万元的贫困村。扶贫“双到”时由东莞市樟木头镇挂点扶贫,一定三年。脱贫目标是: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人均年收入2000元以上。当时东莞市都不定期的派有驻村干部挂点,经过驻村干部三年的努力,至2010年底,樟木头镇每年都支付村委会3万元作为集体经济收入,并帮助贫困户解决种养资金、种苗等方面的困难,村民收入逐步增加,人均年收入基本达到2000元以上,经过市、区扶贫办验收基本达标。
  可是好景不长,东莞市驻村干部撤离后,由区法制局、检察院等单位继续挂点扶贫。由于挂点单位都是区财政的报账单位,基本上没有资金帮扶,至今已出现返贫现象。一年多来,村集体经济收入空白,贫困户也失去援助,年收入下滑到不足2000元。
  当前,青暖村在老区经济发展上存在几个突出问题:
  一是集体经济相当薄弱,年收入不到3000元,连正常办公经费都维持不了。今年上半年搞计划生育行动都没有能力支付费用,只好由党支部书记黄伙明借款1万元来解决。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有不少自然村连机耕路都没有,多数村道仍是泥砂路。农田水利设施无力修复,陂头、水圳长期失修,全村600多亩耕地无水灌溉,直接影响农业生产和群众经济收入。去年各在上级水利部门支持下,修建了抽水站,因没有建好蓄水池和开通引水渠道,发挥不了效益,成了“半拉子”工程,至今没有领导关心过问,群众“望水兴叹”。
  三是村干部工资收入极低。前几年村干部月工资人均达到400-450元,今年村支书月工资降至200元,其他村干部只有150元,至今半年已过,分文均未兑现。
  四是对资源开发无能为力。暖水村有个天然的温矿泉水,经化验,水质达标,水源也大,交通条件不错,靠主干道不到一公里,可是一直荒废,至今无力开发,资源白白浪费。村干部说:如果温泉能引进外资,大力开发,对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将将发挥很大作用,贫困面貌也会大大改观。
  通过调研座谈,我们认为,改变老区贫困村贫困面貌仍任重道远,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要加快老区贫困村的脱贫步伐,就要坚持“治本”,增强“造血”功能,建立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其他文献
7月5日,由福建省委宣传部、省军区政治部、省委党史研究室、南平市委和福建省新四军研究会等主办的新四军赤石暴动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在武夷山市隆重举行。  70年前的1941年1月,国民党顽固反动派制造骇人听闻的“皖南事变”,1942年6月将关押在江西上饶集中营被俘的新四军战士和爱国志士武装押解转移到闽北,途经崇安赤石渡口时,第六中队的80多名同志在狱中秘密党支部的领导下,以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机智
期刊
今年以来,梅州市平远县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农村基础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参与监督阳光村务,助推“廉洁镇村”创建活动。  该县廉洁镇村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积极开门纳谏,采取走访、座谈等方式向基层人大代表征求意见建议,集思广益推进廉洁镇村创建活动;同时采取加强村两委班子内部监督,加强人大代表、党代表监督,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监督等形式,对村务实行多方位的决策监督,通过决策事项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力求
期刊
7月26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在惠州市召开建设幸福广东现场会,总结交流惠州等地关于建设幸福广东、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的经验、做法,研究部署下一阶段推进幸福广东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主持会议。  汪洋说,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以来,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建设幸福广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会民生建设呈现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
期刊
粤北东岳山麓,有一片神奇而又充满生机的红色土地——革命老区西江镇。在革命战争年代,张云逸、邓小平率领的红七军曾经在这里留下足迹。  这个地处连州市东南隅的石灰岩山区贫困镇,村民们在“西江风,后生吹变老太公”的恶劣自然环境下,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勤劳而贫穷的农家生活,他们年复一年沿袭的是“下地干活一把锹,三餐吃菜靠辣椒”的生活。直到七年前,镇财政自有收入不足3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几乎是“空壳
期刊
据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之所以将赣南作为政策支持重点,主要原因之一是:在原中央苏区范围内,赣南的历史地位最重要、作出的贡献最大、付出的牺牲最多。并且,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均要求重点支持赣南苏区的振兴发展。“总体看,《若干意见》提出的政策有较高的含金量,必将为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细读《若干意见》,11章节45条意见中,五大战略定位、喜人的发展目标,尤其是解决民
期刊
7月16日,东莞市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会员大会在万江街道办事处隆重召开。原广东省人大副主任李近维、省老促会副会长廖聪荣、原东莞市政协主席刘树基、东莞市社科联副主席龙家记以及万江区领导、东纵老战士代表等出席了大会。参加大会的还有东纵历史研究会会员及各地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联谊会、研究会代表100多人。  东江纵队历史研究会是由东莞市原东江纵队、粤赣湘边纵队的老战士后代和热心研究东江纵队历史的社会人士共
期刊
【摘要】工会组织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工会组织的引领。认识工会组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地位,积极主动的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不仅让企业文化建设更上一层楼,也会使工会自身的优势发挥壮大。  【关键词】工会组织 企业文化 地位 作用  引言:  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工会组织的优势,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于培育企业文明
期刊
顿岗镇位于广东省始兴县中东部,距县城8公里,毗邻七个乡镇,是始兴县的三个省级中心镇之一,下辖11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175个村民小组,人口2.5万人。顿岗土地肥沃,雨量充足,气候宜人,农业生产较为发达,素有始兴“粮仓”之称。  顿岗镇是一个革命老区镇。1926年1月,始兴县农民协会筹备处成立,在千家营组织成立了南七约乡农民协会,陈竹君被推选为会长,1931年,农协小组成立,1936年春,始兴青年
期刊
【摘要】“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促进我国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成长需明确“双师型”教师的专业标准,并分析影响其成长的主要因素,从生涯规划,校企联合培训等方面探讨有效策略。  【关键词】“双师型”教师 专业成长 专业标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站在时代的浪尖上,其迅猛发展愈为世人所关注。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却成了发展中的不协调因
期刊
新丰县中北部有座名山叫云髻山,为周边地区最高峰。在云髻山的南部有座山叫君子嶂,明代设立长宁县后长宁县城就建于君子嶂下。在长宁城东边有一自然村叫绿竹村,昔时芳草如茵,茂林修竹,浓荫消暑。绿竹南边有一条河叫新丰河,河边水车日夜旋转,有诗云:一带青林一抹烟,淇园美干满车田。浓荫潇洒云千亩,逸韵清冷雨半天。早抱虚心生独异,常存劲节老弥坚。每当月夜薰风到,径外教人忆七贤。旧时此地游人络绎不绝,故有“车田绿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