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考完形填空答题之我见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pu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完形填空是中考英语考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题型,学生得分的高低直接关系着英语考试的成绩,近几年在中考完形填空题中,短文的篇幅也较以前有所加长,对语篇理解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的要求都有所提高,笔者通过对近几年试卷的分析,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完形填空的命题特点
  1.在英语试卷上完形填空占15分,所占分值較重,根据考纲,文章的篇幅长度一般在130—200个单词左右,在短文中要留出15个空白要求学生填空,所以在平时训练时候,老师选题和学生做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不能做太短的练习;
  2.在近几年的考试中,降低了对单词本身的考查要求,而出现了以意义为主、语法选择逐渐减少的趋势。
  3.短文内容逻辑性增强,要求学生根据上下文情景意义进行选择,加强了学生对短文的整体理解,重在对上下文的段落衔接、理解分析及推理判断。
  二、完形填空的答题步骤
  1.快速阅读,了解大意。短文第一句往往是全文的中心句,读懂它,可以大致了解短文的中心思想和作者的写作意图。第一句一般是很完整的一句话,在阅读时应该充分利用此句,并将它作为一个解题的突破口,据此展开思路。在细心阅读了第一句后,应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体裁、写作背景、写作内容、以及故事情节发展的前因后果等并且对空格部分也作适当的猜测。这种快速阅读必须有在三分钟内完成。
  2.先易后难,善于返回。完形填空题的总体难度是较高的,但15个空格中,大多数是中档题和低档题,容易失分的也仅有四、五个题。因此,在解题中要注意解题速度,先做容易的题目,选自己有把握的题目先做,对于难题,不能耗时太多,不可为一道难题苦思冥想。应该绕道而行,当15题已经做了10题时,剩下5题就可以从容应答。有的时候有难度的题目一时难以下定论的,这时必须往下读下去,在下文中找到相关依据后再返回定论;有时自己已选定某一项,但下文解题中,发现上文选项不妥,不符合联贯逻辑,也必须返回定论。只有善于返回定论,才能做好完形填空题。
  3.选答完毕,再次通读。做完后的完形填空,应该是语言流畅贯通,内容清晰,语意完整,情节发展合理的。每道题在文章中都能找到信息依据。因此在解题中必须把握文章的走势,揣摩文章字里行间的意义,选择与作者思路或意图相吻合的选项。
  三、完形填空的答题技巧
  答题时除了要遵循以上基本步骤外,还要始终从结构上、语法要求和内容上的逻辑要求考虑,要相互联系,下面就如何选择正确选项谈谈几种方法:
  1.固定搭配法。在一篇文章中,有些选题是比较简单的,不需要多做分析,即可根据已学知识马上找出正确答案,例如:
  my way home yesterday,I saw a dog in front ⑵ me.
  A.In; B.Of; C.On; D.To;
  A.of; B.to; C.from; D.before;
  很容易知道on one’s way home 和in front of 都是固定搭配短语,因而可知答案分别是C和A。又如:The pen is worth ______ 。
  A.buy; B.buying; C .to buy; D.buys;
  在这个句子中,很明显答案是B,因为be worth 是一个习惯搭配,也就是说后面只能跟动名词,不跟不定式或其它成分,可见本题正确答案一下便可选出是B。
  2.逐个排除法。一道选择题,一般有四个被选答案,有的被选答案全似是而非,即使全文都领会了,一时选出正确答案也是有一定难度的,或是根本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便可采用排除法方法,各个击破,逐一否定,缩小选择范围。当然,当我们最后确定了选项之后,还得将所选答案放入原句进行检验,验证是否准确无误。例如:
  Neither Tom nor I _______ to Beijing before。
  A.has gone; B.have gone;
  C.has been; D.have been;
  根据所学知识,我们知道,以neither…nor结构做主谓时,句子谓语的数应与邻近主语取得一致,即本选题中应与主语I 一致,而I 是第一人称单数,故而要先选出含有have的选项B与D,而将A与C排除。又因为have(has )gone to 意为“去…地方了”,即是人去了不在的这儿,显然选项B又不含题意。最后剩下的答案D就是要选出的正确答案。再将答案D放入检验,符合题意。
  3.逻辑判断法。在个别选题中,其所提供的选项,有的从语法角度进行考虑是正确的,但若从语意上考虑,则会产生矛盾,不合逻辑,此时应联系上下文,理解文章和句子语意,对语法无误的几个选项通过逻辑进行判断,选出最恰当的答案。
  Li Ping has just come,so he has _____ friends。
  A.quite a few; B.few; C.much; D.little;
  很明显,答案C与D不能和后面的可数名词friends连用,故而首先排除。剩下的A、B答案,从语法上分析,均对,都没有犯任何语法错误。而从语意上分析,既然“李平刚刚来这儿”,按常理应“没几个朋友”才对,所以答案A在逻辑上不成立,剩下的B答案就是正确答案。但若将原句中的so改成but,则语意上又变成“虽然李平刚来这儿,但他有好多朋友”,故而答案应改为A。
  总之,要提高完形填空的解题能力,除了掌握以上基本步骤和方法外,还必须增加实践量,不断总结经验,掌握技巧,提高解题的准确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2001年至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共查获假冒伪劣产品价值111亿元,据保守估计,市场上假冒产品总价值超过1370亿元.面对这样的状况,如何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和谐社会,落实科学的
统一战线各界人士6月30日在京举行座谈会,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2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强调,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统一战线的行动指南,不断巩
综合来看,特朗普的百日新政对能源企业而言具有三方面特征:一是气候变化是“骗局”,概念是中国人整出来打击美国制造业的;二是为油气工业松绑,支持油企在所有含油区块开发,包
期刊
8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胡锦涛主席以第39号主席令正式公布,明年3月1日起施行.做好的学习贯彻工作,是当前司法部的一件大事,是司法行政工作的一
2018年3月26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原油期货鸣锣上市,胜利原油作为国内唯一的交割油种备受关注.rn胜利油田经济开发研究院首席专家郑德鹏说,“短期看中国原油期货市场的推出对于
期刊
【摘要】创新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英语教学中的创新能力是更不容忽视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的“三生教育”。文章中做了阐述。  【关键词】英语教学 创新能力  一、坚持有利于创造力培养的教学原则  1.民主教学原则。课堂上学生规规矩矩坐着,面无表情地听着,唯唯诺诺地举手,小心翼翼地回答,显然,这种课堂气氛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火花,为此,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师应努力创设民
一种结构抗震性能的好坏主要依赖于自身的强度和延性,框架结构实现其优越性能的基本保证是实现设计准则“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弱杆强锚固”。这一准则强调了构件的强度及构件强度的大小排序问题,节点的强度要高于柱,柱的强度要高于梁,目的是在于强调强度的同时保证结构的延性。在框架结构中节点是剪切脆性破坏很突出的部位,所以一定要保证节点的强度和延性。    一、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以某高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剪
1952年,美国三大报纸之一的《洛杉矶时报》在头版位置刊登出了一条轰动一时的广告:“高价求购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埃迪·托兰扔向看台的另一只阿迪达斯跑鞋。”求购人开出的价码是五千美元。  埃迪·托兰作为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运动员之一,他在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夺得了百米大战的桂冠,并以10.3秒的成绩打破了当时的百米世界纪录,他夺冠时穿的鞋子自然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在广告刊登后的半年时间内,
期刊
一、“枫桥经验”的实质和精髓无论是初创时期的调和阶级矛盾,还是到发展时期的调和、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再到新时期的调和、化解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矛盾,我们可以提炼出“
【摘要】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教师要注意正确处理传授词汇知识与培养学生运用词汇进行交际的能力之间的关系。把词汇教学贯穿与实际的或模拟的听说读写交际活动中。要遵循精讲多练的原则,把课堂当成实践场所。  【关键词】初中英语 词汇教学 兴趣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如果没有词汇,任何形式的交流都无从谈起。可见,作为语言建筑的词汇是非常重要的。有研究表明,一个人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