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美容医学最新动态(十一)

来源 :中国美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ro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形美容
  题目:转移性黑色素瘤治疗的新纪元
  1 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现状
  随着对恶性黑色素瘤(恶黑)有关的分子生物学、肿瘤免疫学知识的深入了解,一些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新药不断问世。2011年经美国FDA批准,有两种新药可用于治疗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一是ipilimumab——一种对抗T淋巴细胞抗原的人类IgG1抗体;二是vemurafenib——一种小分子抑制BRAF基因突变的抑制剂。这两种新药有助于提高恶性、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存活率。本文介绍了有关的最新资料。
  2010年查明为恶性黑色素瘤的患者大约有68 130例,有8 700例死于本病。据美国2010年的资料,恶性黑色素瘤是女性第7位的恶性肿瘤,是男性第5位的恶性肿瘤。由于恶性黑色素瘤导致的死亡率上升速度很快,特别是男性患者,虽然通过手术治疗可以治愈一些早期患者,但大多数发生转移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会死于本病。进行性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平均存活期6~9个月,1年存活率为33%~62%。最常见的恶黑转移部位是:皮下组织、淋巴结、肺、脑、肝和骨组织。
  2011年以前,经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药物有:IL-2,dacorbazazine(DTIC)和hydroxyurea(羟基脲)。Dacorbazazine是FDA于1975年批准,应用后与对照组比,反应率为10%,但存活率未见提高,且只有部分有效,平均有效期为4个月。IL-2属于免疫治疗剂,是1996年经FDA批准用于治疗转性性恶黑患者,反应率小于16%,高剂量应用可获得某些效果,不过总体成活率也未见改观。特别是由于药物毒性大,限制了它的使用。Hydroxyurea是FDA最早(1967年)批准用于治疗恶黑的药物,但疗效差,并不能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Dacorbazazine 曾与多种其他化学疗法药物联合应用,如:cisplatin、vinblastine等,但都没有超过其单用时的效果。同样,当dacorbazazine与IL-2、TFN-a联合治疗-称之谓“生物化学疗法”时,也未见有超越单用化疗时的效果。
  2 治疗恶性黑色素瘤新疗法的进展
  由于对恶黑生物学与肿瘤免疫学的深入了解,研发了一些新的抗恶黑的药物。新的恶黑生物学揭示,大约有60%的恶黑细胞系经过短期培养后,查明可激活BRAF基因发生突变,进而对与恶黑病因发生有关的MAPK信号通路产生影响。由此,引申至新的靶向治疗的产生。
  新的进展认为有4种不同亚型的恶性黑色素瘤存在,即:表浅扩散型、雀斑型、结节型和肢体雀斑样痣型。然而,一种更新的、依据4种不同基因亚型对应4种临床亚型的新的恶黑亚型分类是:来自非慢性阳光损伤皮肤的恶黑、慢性阳光损伤性恶黑(存在日光性弹力纤维病的恶黑)、来自粘膜表面的恶黑和肢体表面的恶黑。非慢性阳光损伤皮肤的恶黑有50%隐含有BRAF基因的突变,另20%有NRAS基因突变,但KIT基因突变者很少。慢性阳光损伤型恶黑、来自粘膜表面的恶黑和肢体表面的恶黑则很少有BRAF或NRAS基因突变,但有较多的KIT基因的变异。KIT基因是一种III型酪氨酸激酶家族跨膜受体,当结合到它的配体干细胞因子时,可以激活大量下游信号通路,包括:MAPK、P13K/AKT和JAK/STAT信号通路。KIT基因突变或扩展,在粘膜型恶黑中有25%、肢体表面恶黑中有24%、慢性阳光损伤性恶黑中有19%。这些变化导致下游信号通路被激活,因而促进细胞的成活、增殖。提示,靶向KIT可能是一种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有效途径。
  基于对分子生物学的了解,一些治疗恶性黑色素瘤的新药是基于BRAF和CTLA-4在病因学上的作用而产生的。其中:ipilimumab——一种人IgG1抗CALA-4抗体;vemurafenib-小分子BRAF突变抑制剂,由于有提高恶性黑色素瘤患者成活率效力,被美国FDA批准,可临床用于治疗有转移的恶性黑色素瘤患者。
  Vemurafenib(PLX4032) 是FDA 于2011的8月批准应用。它能选择性地抑制突变基因BRAF的丝氨酸-苏氨酸、酪氨酸激酶区域。I期临床试验包括扩大的32名进行性恶黑患者,他们因发现隐藏有BRAF V600E的突变,而采用Vemurafe nibII期的剂量。结果81%患者有治疗反应,这是以往任何抗恶黑药物未出现的效果。提示,在恶黑者中,BRAF是一种目靶,但对野生型BRAF者,此药则无能为力。VemurafenibII期临床试验,包括有转移性恶黑、隐藏有BRAF V600E突变、而以往治疗无效者。其有效率为52%。关键性的III期临床试验,随机选择未经治疗的进行性恶黑患者,并有BRAF V600E突变者。分别应用Vemurafenib、或者dacarbazine。结果:Vemurafenib组74%的病例死亡危险性下降、病情减轻。经统计学分析,Vemurafenib组总体死亡率下降63%,有效率为48%,而dacarbazine组只有5%。来自一个国际会议(Tampa,FL.USA,2011,11,9-13)的资料,Vemurafenib治疗组,随诊6.2个月(1~13.9月)、dacarbazine治疗组,随诊4.46个月(1~11.7月),结果,仍然是前者效果明显好于后者。另一资料报道,Vemurafenib组6个月的总体存活率为83%、而dacarbazine组为63%,前者明显高于后者。
  Vemurafenib的毒性反应有:关节痛、皮疹、头晕、脱发、恶心、腹泻等。有38%的患者因此而需要减少用药量。还有12%的患者出现光敏反应。应用Vemurafenib者,几乎所有恶黑病灶都有消退反应,但有20%左右的病例出现第2个皮肤恶性肿瘤,多见于治疗的开头几周,且多为角化棘皮瘤。新发瘤隐含有HRAS突变激活现象,是野生型BRAF基因。切除新发瘤后无再复发者。第2个皮癌的发生,可能是由于Vemurafenib激发了野生型BRAF的MAPK信号通路,引发细胞过度增殖所致。   3 其他MAPK通路抑制剂
  现代发现,对进行性恶黑应用MAPK通路抑制剂最显效的进展,是GSK2118436(GSK436)-这是BRAF另一种新的抑制剂。在2011年国际恶黑学术会上,Trefzer等报道,BREAK-2 II期临床试验表明,对有BRAF突变者6个月的总成活率为75%(V600E) 、V600K为69%。其严重的副作用与Vemurafenib 有类似的皮肤病变。
  4 发生转移性黑色素瘤的免疫治疗进展
  Ipilimumab是FDA 于2011年3月批准临床用于无法切除的恶黑患者。它与过去用于治疗恶黑的IL-2、IFN-a不同,Ipilimumab阻止T细胞活性生理反馈抑制,因而对抗原产生一种纯性的免疫反应。有两个III期临床试验的相关资料:一是有676例无法切除的III期或IV期的恶性黑色素瘤病例,他们随机接受Ipilimumab加糖蛋白100(gp100)肽疫苗;或Ipilimumab加安慰剂;或疫苗加安慰剂。患者必须为HLA-A0201阳性者。Ipilimumab用量为3mg/kg,10周内接受4个剂量。结果:Ipilimumab加糖蛋白(gp100)肽疫苗组平均总体存活期为10月,单用Ipilimumab者为10.1个月;两者明显高于单用疫苗者(6.4个月)。Ipilimumab加糖蛋白(gp100)肽疫苗组或单用Ipilimumab者,1年总存活率为44%~46%;单用疫苗组只有25%。这种优势可持续两年。
  第二个III期临床试验是502例过去未接受治疗的恶黑患者,随机选择用DTIC+安慰剂或者DTIC+Ipilimumab,Ipilimumab的用量为10mg/kg,接受4个剂量后,改用维持量至12周。与安慰剂相比,Ipilimumab组成活期有提高(11.2个月对9.1个月)。
  最严重的毒性反应:总体为<15%,发生恶心者35%、呕吐24%、腹泻33%、便秘21%、腹痛15%、疲劳42%、咳嗽16%,红斑19%。
  基于上述研究。FDA提出Ipilimumab的用量以3mg/kg为宜,并不主张附加量。
  5 专家点评
  认为2011年,美国FDA批准Ipilimumab和Vemurafenib两种药物用于恶性、转移性黑色素瘤的临床治疗是一项革命性的进展。早期手术切除病灶仍然是最有效的手段。由于分子生物学和肿瘤免疫学的进展,出现一些新的药物是可能的。但单独应用任何某种药物,要治疗恶性黑色素瘤,仍然是一个难题。联合治疗是战胜恶性黑色素瘤威胁的重点研究方向。
  [摘译自 Expert Review of Dermatology, 2012,7(1):27-35]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全军整形外科研究所 李荟元 摘译]
  皮肤美容
  题目:10 600nm CO2点阵激光联合窄谱紫外线B治疗顽固性非节段型白癜风:随机抽取身体一侧进行前瞻性比较研究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色素脱失性疾病,它是由黑色素缺失导致。虽然不乏白癜风的治疗模式,但效果欠佳。因此,目前针对白癜风,需要新的治疗模式和疗法。
  目的:探究CO2点阵激光联合窄谱紫外线B(简称NB-UVB)系统光疗,作为一项随机针对左右半身进行的前瞻性比较研究,治疗非节段型白癜风的效果。
  方法:10名非节段型白癜风患者,左右半身均呈现对称的白癜风皮损,经过一年多的常规治疗,病情未得到改善。现对身体一侧采取两个疗程CO2点阵激光治疗,两疗程间隔2个月。每个点阵激光疗程5天后,对全身进行NB-UVB光疗,每周2次,每个疗程等值增加15%的剂量。由两个不参与该研究的皮肤科医生对其疗效进行四级评分制,以此作为客观的临床评价,同时,由参与该项治疗的病患对疗效进行10分制视觉模拟评分,以此对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作出评估。
  结果:最后一疗程结束后2个月,由内科医生对皮损的平均改善程度评分,身体一侧使用CO2点阵激光联合NB-UVB光疗,其疗效的得分显著高于单独使用NB-UVB治疗(P=0.034)。此外,根据主观评价,身体一侧使用激光联合NB-UVB光疗,其皮损较单独使用NB-UVB(P=0.023)治疗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明显的不良反应,如感染,疤痕以及同型反应现象均无发生。
  结论:该项研究表明CO2点阵激光联合NB-UVB光疗是治疗顽固性白癜风的有效安全疗法。
  [摘译自BJD 2011 British Association of Dermatolog ists 2012 166, pp658-661]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皮肤科 林 挺 摘译]
其他文献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课程教学改革应该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努力通过对课堂教学的变革.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中小学生学了十年语文,花了两千多课时,几乎占了全部课时的三分之一,结果语文仍不过关,新课改形式下课时量的变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教材的变化,本是为更好的培养下一代,但部分
“天地君亲师”.这是古人在宗庙殿堂的正中长期供奉着的神圣牌位.尽管其中真正尊师的成份无法彻悟和考究.但至少说明教师在社会上是有一定地位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学生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质疑可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改变学习中的被动地位,使他们变得积极主
作为广播电视领域的领导厂商,罗德与施瓦茨公司携旗下多款新产品亮相BIRTV2018展会,为观众展示了R&S公司专注于产品,孜孜以求的德国品质。先进的大功率液冷发射机在无线发射领域
本文主要根据本发射台实际迁建工作有关情况,讲述大功率中波广播发射台迁建前期可行性研究阶段具体工作,涵盖项目选址,项目建议书、环境影响评价、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内容。
<正> 搞活我省商品流通,一靠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二靠科技进步推动。前者在理论和实践上已有很多开拓,后者则动作不大,在我省商业中科技推广的成效、投资设备规模都远不如工业企业,“重工轻商”的科技投入格局成为我省商业发展的严重障碍。尤其在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商业应用方面,我省商业部门尚属起步或零敲碎打阶段,有待于理论上深入探讨并作出总体规划,本文拟从理论、技术、规划这三方面作些论证。
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