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px9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校本教研是指为了学校和教师的发展,以学校为主体组织发起并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为指向而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它以学校为中心,以学校和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教学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根本目的。它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和探索规律。
  关键词 校本教研;促进;专业;成长
  
  一所学校。教学质量不高就会失去诚信,失去生命力。而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就是要开展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在我校已经形成制度并且从未间断过。近年来,我校数学教研组,立足于本校实际,从提高教师的教研意识人手,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着力于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具有针对性。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是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习型组织。那么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如何以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呢?
  
  一、认真学习理论,使理论知识成为指导教学的航标
  
  “学习是永恒的主体”,新课程带来的新理念、新思想、新理论。需要教师不断的学习、理解、适应、接受,在学习中获取理论指导和专业引领。学校组织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研读《新课程标准》,引领教师领会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深刻内涵,强化重视“三个转化”“三个想到”。“三个转化”即把新课程的要求转化为各科的指导思想。把教材中的知识体系转化为各课的依据,把教材内容的训练转化为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途径;“三个想到”即想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想到“教为不教。不为不学”的教学目的,想到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教师们认为,新的教育思想必然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产生,新的教育观念也只有在教育教学实验的探索之中逐步确立。教师们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发挥集体智慧,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听专家讲座,观看优质课录像,让先进的教育思想、最新的教改动态,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航标。
  
  二、立足校本教研,激发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只有真正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在校本教研中获得充实感、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校本教研才可能获得其内在的生命力。校本教研要在实践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充满活力,需要各种外部条件的支持,首先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学校认真制定校本教研制度,强化教科研成就在教师考核,评优的权重。使教师能够拥有一种努力之后的满足感、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激发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
  
  三、立足课堂,使教学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课堂不仅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而且是校本教研的“主战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以研究者的身份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索,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从课堂中来,到课堂中去,使校本教研深入到教师的每堂课中。
  1 倡导教学演练,要求教师做到:(1)课前准备充分,不打无把握之仗。(2)科学设定教学目标、教学环节,通过精心预设促使精彩生成。(3)倡导教为学服务,教引领学,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形成一种积极的、和谐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4)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作业安排适当,使作业成为学生知识和派生的结合点。(5)教师语言艺术化,让教学语言成为课堂调控和激励最有效的教学手段。
  2 让家长参与到教学中来。学校每学年度举办一次家长听课日活动。聘请家长到校听课。教师用坦诚的态度和家长直接沟通。虚心听取家长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和建议或意见,同时校领导和专职教研员不定时地深入到课堂听课指导,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3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开展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研讨。加强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的力度,不求热闹,而在于切切实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四、同伴互助,加强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
  
  在新课改的进程中,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仅凭个人的“独立作战”是难以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因而采取:
  1 加强集体备课力度。教研组内提倡合作教研,以年级段为单位,针对同一教学内容的教学特点,采撷个人之所长,确定最佳方案,课后进行反思,实施教学诊断,撰写教后感。
  2 开展“同课异构”的比较式研讨。多人同上一节课。这样一种课堂教学形式给教师们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除了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对课堂教学的积极调控等之外。更需要临场的教学机智的发挥和对课堂教学中精彩的把握。“同课异构”这样的教研形式对教师业务成长有很好的帮助,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在向别人学习的过程中审视自己的教学。反思自己的教学,营造一个有效、务实、探索的教研氛围。
  
  五、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力度,早出成绩,出好成绩
  
  1 校本教研面向全体教师,但同时创造条件让肯钻研、勇于创新的、有潜力的教师尽快成长为骨干教师。对这些教师跟踪指导,重点培养,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让他们逐渐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独特的教学风格,成为学科带头人。
  2 安排教研组长、各年级组长进行公开教学,上示范课。观摩交流课。促使各年级教师听课、评课、课后教学反思,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
  3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各类比赛,积累课堂中的真实案例,不断提高执教水平,提高撰写论文的能力,不断完善自身修养。
  4 开展小专题研讨。积极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教师围绕各自的专题,积极发言,交流各自研究与实践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相互取长补短,讨论改进措施和今后研究的方向。教研气氛浓厚,效果好。
  
  六、注重教后反思,不断提升教学水平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反思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随着学校教研活动的充分开展,教师的观念发生着根本的变化,他们一改往日无反思,不求改进。安于现状的工作态度,在教学中对自己的工作行为、决策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也就是: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通过有效的教学反思,使教师的经验得以升华,缺点和不足得到修正,教学能力和教学效益不断得到提升,使他们真正成为教学和研究的主人。
  
  七、开展校园网络教研
  
  网络教研是一个崭新的时尚话题,是教育教学在新形势下探索教研模式的一种尝试,是一种民主、平等、对话、合作的新文化。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教师产生了很多的不理解、建议、意见等。在教研活动中,由于受多方面原因的制约,不可能人人的个性都能发挥出来。网络教研改变了教师的学习状态、工作状态,极大增强了教师参与教研的自主性,通过教育博客、论坛等。教师可发表自己的教学感想、教案、案例等与同行交流,也可拿出疑难问题和同行一起讨论,大家群策群力。聚合更多人的智慧,从而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总之。在终身学习时代,教师要有自我发展和自我超越的意识,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探究式学习,要不断获取教学专业技能,学会创造性反思,构建多元化知识结构,向一个学者型的教师方向不断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行为和精神症状的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78例AD患者,通过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以评定其非
通过对甜玉米新品种浙甜7号不同播期、栽培密度与产量的关系研究,得出了浙甜7号的最佳播期和最适宜的栽培密度,为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表明,浙甜7号在浙江春季干种子直播
分别以107杨和八里庄杨作砧木进行三倍体毛白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以107杨作砧木培育三倍体毛白杨,嫁接成活率和扦插成活率与八里庄杨作砧木相当,1年生“炮捻”苗苗高提高12.50%,地
目的探讨穏心颗粒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67例(除外传导阻滞及严重心动过缓病例),包括室性心律失常48例,房性心
流行性腮腺炎(epidemic parotitis.mumps)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腮腺非化脓性肿大、疼痛、发热、咀嚼受限制为主要临床症状,脑膜炎、睾丸炎为常见并发症,亦累及
目的通过504例恶性肿瘤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验证该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随机分为三组比较疗效。参芪加化疗组(治疗组)279例,单纯化疗对照组(化疗组)106例,单纯参芪扶正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