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法的中国命运与启示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ang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的发展包括"自主"的合流、"合作"的兴起和"探究"的遗产。"新课改"以后,"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法开始被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论述,在历经课程改革理念的强调、理论与实践领域的批判以及观念领域的降位之后逐渐归于沉寂。未来我国教学方法改革需要从以下5方面着手:意识形态脱敏、去行政化干扰、教学方法研究中重视"因材施教"、发展教学方法的文化切适性,并激活我国教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其他文献
[摘要]“双一流”发展战略是国家在新形势下提出的高等教育发展新目标,只有地方高校参与到”双一流”建设中来,才能激发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的巨大潜力,形成具有中国高校特色的世界一流学科和一流大学。然而目前我国地方院校与部属院校存在着巨大差异,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学科建设不合理,专业同质化倾向严重;二是教育经费严重短缺,持续发展动力不足;三是地方服务机制不健全,缺少经济互动等问题。在“双一流”的背景下,作为
本文针对地方本科高校发展实际,尝试探索适用于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LU-OBE工程教育模式,在现有的实施框架中有效融入CDIO与"学习产出"OBE工程教育理念,并从专业预期、
[摘要]教育哲学学科重建以来,教育哲学领域主体间理论研究问题主要聚焦于教育本质或理念、师生关系、教育目的、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式、德育和班级管理等几个方面。教育哲学领域主体间理论研究基础包括胡塞尔认识论的主体间理论、海德格尔生存论的主体间理论、伽达默尔哲学解释学的主体间理论、哈贝马斯交往论、弗莱雷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梅洛·厐蒂和舒斯特曼身体间性理论等等。在系统梳理核心概念和相关概念、教育哲学领
[摘 要]现阶段,我国台湾地区高等教育普及化面临着少子女化、教育发展路径有偏差、教育经费投入减少等困境。为突破困境,台湾颁布“高等教育深耕计划”,指出高等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以学生学习成效为导向,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拓宽高等教育受众面,提升高等教育的公共性;发挥高校智库作用,加强高等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引导大学自我定位,凸显高等教育的多元特色。该政策的基本特征为: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价值取向;以
[摘要]近年来,翻转课堂已成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热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微视频的选择、课件制作和自动生成提供了方便,也为家校共育创设了氛围,使翻转课堂得以向农村小学延伸和发展。本文对翻转课堂的定义、核心、起源和现状,翻转课堂中微视频的概念和特点,微视频的来源和筛选,农村小学翻转课堂常见的几个误区等方面进行了论述,认为“三通两平台”、家校师生合力、适度翻转、理念转变、循序渐进是翻转课堂得以顺利进行的保
[摘要]近年来,“影子教育”开始走向兴盛,呈现出一片火热景象。“影子教育”产生和兴盛是科学知识型教育观主导下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科学知识型作为现阶段主导的知识型遭到了猛烈的质疑和抨击,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人类知识型也开始从科学知识型向后现代知识型转变,而“影子教育”作为科学知识型的产物,也必然会走向衰落。  [关键词]影子教育;知识型;科学知识型;文化知识型  [中图分类号] G40[文献标识码]
[摘要]与学生减负相关的“三点半难题”催生出对校外托管的需求,衍生出利益、安全、质量等后发性问题,而交由学校托管后,又势必会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解决“三点半难题”的关键在学校,本文对“三点半难题”难在何处及其实质进行了分析,认为需从3个方面进行破解:一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促進个性化课程的建设;二是用共享思维构建主体多元化的合作模式;三是以现代技术手段革新课程实施模式。  [关键词]“三点半难题”;问
独立学院工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培养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目前人才培养存在培养计划未适时调整、教学模式不完善、师资队伍组建较为缓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一带一路”倡议极大地促进了各领域各行业的发展,伴随而来的是对法律人才需求缺口的扩大化,对法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标准和严要求,亟待构建一种新型国际化应用型法律人才培
教育资源配置是实施高校发展战略、提高教育质量的基本保障,优化办学资源配置,是加强高校管理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调控手段。高校外部资源配置转型、高校间资源竞争加剧、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