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凤菜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来源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jinq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菊科三七草属植物红凤菜(Gynura bicolor DC.)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硅胶、聚酰胺、Scphadex LH-20柱层析等手段分离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5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槲皮素(Ⅰ)、山柰酚(Ⅱ)、槲皮苷(Ⅲ)、异槲皮苷(Ⅳ)、芦丁(Ⅴ).结论 化合物Ⅰ、Ⅲ、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其他文献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复方四环素片中盐酸四环素、甲氧苄啶、维生素B1、维生素B6 4个组分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Phenomenex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
目的 检测甘草毛状根中总黄酮和甘草酸的含量.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甘草总黄酮含量,采用HPLC检测甘草酸含量.结果 甘草毛状根中的总黄酮含量在不同根系中有很大差异,
依照进行了某中药栓剂对实验兔阴道和直肠用药的长期毒性试验.按87.5、175倍临床用药剂量设低(2.91g生药/kg)、高(5.83g生药/Kg)两个剂量组及基质对照组,连续给药1个月,恢复
会议
目的研究芩连片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建立整体特征的质量评价方法。方法采用DAD-ELSD串联检测技术,Zorbax色谱柱,以乙腈-1.5%冰醋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nm。结
目的观察禽流感H5N1型病毒对沙鼠的致病性;方法在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将禽流感H5N1型病毒通过滴鼻接种乙醚麻醉后沙鼠,观察14天,记录沙鼠的体温体重、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
会议
目的优选锁阳中儿茶素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儿茶素为考察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儿茶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60%的乙醇,10倍
本文采用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制的犬狂犬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间接ELISA方法),对实验犬用狂犬疫苗免疫后血清抗体水平变化情况进行了检测,从而对犬狂犬病的免疫效果观察
本文旨在帮助广大公共卫生人员了解猪链球菌病,文章介绍了人猪链球菌病的病原体、生态学和流行病学特点,阐述了其发病机制、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以及其治疗措施和防制
目的利用H5N1病毒感染BALB/C的小鼠模型进行H5N1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从细胞免疫的动态变化,探讨病毒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从而推测病毒感染的免疫致病机制.结果感染H5N1病毒
目的建立HPLC测定注射用复方三维B中盐酸呋喃硫胺、盐酸吡多胺与维生素B12的含量。方法色谱柱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庚烷磺酸钠溶液-乙腈-甲醇,采用梯度洗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