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间建模的新能源电网无功优化策略

来源 :南方能源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qm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其功率为不确定性数据,会造成电网电压和频率的变化,对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构成威胁.为保证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后电网电压的安全,考虑新能源发电波动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基于区间建模的新能源电网无功优化策略.[方法]该策略采用区间数描述无功优化模型中的不确定参数,进而建立区间无功优化模型,采用基于优化场景的区间潮流算法求解区间潮流方程,获取状态变量区间,确定控制变量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采用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区间无功优化模型,在粒子群算法中加入局部搜索环节和离散变量交叉处理操作以提高算法寻优能力.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分别采用IEEE 14节点和IEEE 30节点算例进行仿真计算,与自适应遗传算法和普通粒子群算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仿真结果表明:与自适应遗传算法和普通粒子群算法相比,采用改进粒子群的区间无功优化策略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更强的寻优能力,并且可有效处理模型中离散变量.[结论]所提策略可有效解决区间无功优化问题,能保障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后电网电压的运行安全.
其他文献
[目的]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和能源改革的日益深入,氢能作为重要的工业原料和能源燃料在近年来得到广泛关注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氢能产业链主要包含氢气的制备、储存、运输、利用等环节,涉及众多产业交叉融合与技术创新,文章旨在梳理氢能产业链现状并分析各节点面临的挑战,为今后的氢能产业发展提供建议.[方法]对现有氢能产业链各节点涉及的技术现状开展调研,分析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相应建议.[结果]研究发现:虽然我国在氢能产业所涉及的各方面均有一定技术储备及产业布局,但仍然面临较多的技术短板有待突破.其中
[目的]国内海上风电项目的业主在招主机标时,对风机厂商提供的基础顶载荷和塔架质量提出要求,在招设计标时很少对设计院提供的基础质量提出要求;详细设计阶段时风机厂商和设计院分别对塔架和基础进行设计,因此通常难以得到塔架和基础总质量最小的全局最优设计.[方法]提出了海上风机塔架和单桩一体化试验设计方法,通过对某海上风电项目进行试验设计得到多个不同塔架构型、塔底和单桩直径的设计方案,并通过载荷计算、塔架和单桩设计迭代优化得到相应的基础顶载荷、塔架质量和单桩质量等结果.[结果]研究表明:基础顶载荷或塔架质量最小的方
[目的]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的提高和煤电比例的不断降低使得电网对于优质调节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也给核电调峰带来新的压力.通过系统升级改善核电调峰能力,从而提高核燃料利用效率、系统安全性和经济性是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方法]调研了氢能的制备、储运及利用现状,探究了适合用于核电调峰的氢储能技术路线,并以某核电站现有运行情况为例,分析了不同氢能利用技术路线的经济效益.[结果]利用富余核电制氢能够提高核电利用效率,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应用潜力.[结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设备成本的降低,利用富余核电
[目的]为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水平以及衡量其出力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该文以特性各异电源互补协调调度作为提升系统运行经济性和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手段,并针对系统内可再生出力和负荷的波动性,引入条件风险价值(conditional value-at-risk,CVaR)理论,量化其不确定性对系统调度运行时产生的风险.[方法]利用多场景技术模拟系统不确定性,建立考虑条件风险价值(CVaR)的机组组合和多场景备用决策联合优化模型,将风险水平限制在可接受的前提下,追求系统运行成本最小.最后在通用代数建模系统(the
[目的]在相对缺少可靠试验数据的情况下,为了能够更加准确、可靠地确定岩土参数,基于国内外工程经验以及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静力触探试验(CPT)和标准贯入试验数据得到粘土不排水抗剪强度和砂土内摩擦角的实用方法.[方法]首先介绍了根据CPT四个基本数据进行快速分层的方法,旨在利用通用数据划分出砂土层和粘土层.然后介绍了根据CPT参数推算计算粘土不排水抗剪强度经验系数Nkt的方法.最后介绍了综合考虑CPT和标贯数据,根据经验方法推算砂土内摩擦角的方法.[结果]根据CPT参数估算的方法,得到的粘土不排水抗剪强
[目的]海上风力发电复合筒型基础作为一步式运输安装技术的基础,已经广泛用于海上风电的发展.文章主要研究内容为保证复合筒型基础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方法]通过一步式运输安装船运输现场实验,对江苏响水25#风电整机施工过程中塔筒、叶片吊装以及拖航过程进行实时监测.[结果]结果显示,塔筒、叶片吊装过程中复合筒型基础倾角较小;拖航过程中船筒间相互作用力、横纵摇角以及筒内液封高度均满足要求.[结论]表明塔筒、叶片吊装过程中,复合筒型基础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拖航过程中,运输船与复合筒型基础紧密贴合,能保证运输过程中整
[目的]深远海大规模海上风电送出会选用大容量风机和66 kV集电系统,风机具备直接接入海上换流站的条件,从而可以取消海上升压站,实现集约式设计.针对集约式海上换流站需要关注的电气关键技术点开展初步研究.[方法]在现有海上风电柔性直流输电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研究集约式海上换流站的主回路拓扑结构、核心电气设备选择和平台布置方案优化,对电气关键技术点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结果]随着海上风电66 kV集电系统的逐渐普及,集约式海上风电柔直送出将成为以后的主流设计方案.针对集约式海上换流站的电气关键技术点给出了
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可能会出现配电网电压偏移和网损增加等问题.以考虑配置分布式储能为解决方式,结合储能系统功率四象限输出运行策略,构建了以购电成本、网损成本、电压偏差惩罚的总运行成本最小化为目标函数的主动配电网优化调度模型,并应用区间鲁棒优化模型对风电机组出力和负荷需求的不确定性进行处理.采用二阶锥松弛技术对配电网交流最优潮流进行凸优化松弛,使原优化调度模型转换为可有效求解的二阶锥规划模型,解决了潮流双向流动配电网网络中难以考虑电压的问题.采用Big-M法处理目标函数中含有绝对值的非线性项.整个配电网优化调
[目的]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燃机电厂降噪成为燃机项目环保关注的重要内容.冷却塔群作为燃机电厂一个庞大的工业建筑群体,如何降低其噪声,减少其对厂内及厂外环境的影响,成为现今燃机电厂环保降噪设计的重点.[方法]分析了冷却塔噪声特点,以东莞某燃机电厂冷却塔群布置为例,采用SoundPLAN噪声模拟软件对冷却塔群进行了建模.[结果]根据模拟结果,分析了冷却塔群不同降噪方案的降噪效果,提出各降噪方案的优缺点.[结论]所提冷却塔群降噪方案可供后续同类电厂设计参考.
[目的]双机回热系统可以提升机组的能级效率,如何设计双机回热系统的控制策略并确保其安全、经济、有效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问题.[方法]针对双机回热系统的功能要求,设计了相应的双机回热系统的仪表测点布置方案,并系统性地提出了双机回热小机的启动、转速控制、系统保护及背压控制的策略.[结果]该双机回热控制策略已在超超临界1000 MW机组中成功应用,可使双机回热控制系统在满足给水转速控制的同时,也满足双机回热小机的抽汽、排汽,溢流等协调控制要求,以确保系统稳定、可靠、经济运行.[结论]所提出的控制策略,对后续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