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世界经贸形势及企业的应对措施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plus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世界经济在矛盾中缓慢复苏,就业压力仍在,债务风险上升,内生增长动力不足,新的增长引擎仍难启动。中国经济虽保持了强势增长,但两难问题亦日益凸显。如何把握机遇,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是当前重要课题。在此,我就当前世界经贸形势及企业应采取的对策措施谈4个问题。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一)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
  危机爆发前,2003—2007年世界经济经历了连续5年的快速增长,平均年增长率在6%以上。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年初,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全球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各国经济活动迅速减速,金融危机从多方面、多渠道对各国经济产生了重创。2009年世界经济经历了一个由深度衰退到艰难复苏的转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报告,2009年世界经济下降0.6%,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全面衰退,整体经济下降3.2%。发展中国家经济受影响较小,保持了3.4%的增速。中国经济一枝独秀,达到了9.1%的增速。结果使得发展中国家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例迅速上升。特别是在支撑全球经济复苏增长中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经济全球化受到重挫
  2009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市场需求全面萎缩,国际贸易急剧下降,跨国资本流动骤减。据世界贸易组织(WTO)报告,2009年全球货物贸易量下降12.2%,是70年来下滑幅度最大的一次;全球货物贸易额下降23%,从2008的15.78万亿美元降至12.15万亿美元。另据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报告,2009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锐减39%,从2008年的1.7万亿美元降至1.04万亿美元。尽管全球化的总体趋势不会发生逆转,但其进展的速度将受到较大的制约。全球贸易与投资的恢复将取决于主要经济大国及区域经济的恢复能力及活力。
  (三)全球经济再平衡充满矛盾
  当前的世界经济正处于国际金融危机后的调整之中。这场危机带来的深刻创伤,将影响未来数年的全球供给与需求。而要实现全球经济稳定复苏和持续增长,一些长期的结构性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全球经济增长模式、金融结构重塑的方式、国际储备货币的未来等问题,都将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在后危机时代,世界各国都在反思各自的发展理念及发展模式更加注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由于对危机产生的原因在认识上各主要经济体存在着明显的分歧,全球经济再平衡进程将充满矛盾,发达经济体如何逐步改变高负债下的消费主导型增长模式,而新兴经济体如何推动经济增长模式由出口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这种调整的方向在理论上讲是正确的,但在现实的操作上是有难度的,目前的关键是各国要在推动世界经济复苏方面做出共同的努力,通过优化全球资源配置给各国经济复苏提供动力,确保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
  (四)贸易保护主义上升
  金融危机爆发后,由于全球经济格局变化的影响,东西方在全球经济平衡和理论方面的分歧进一步加大,特别是以欧美为首的发达国家频频向中国施压,企图使中国按照西方的理念,推动实现全球经济的再平衡。尽管在G20峰会上,各国首脑一致认为应避免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但与此同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却有所抬头,美国率先提出的“购买美国货”条款使贸易保护主义呈进一步蔓延趋势。美国、欧盟、印度和加拿大日前分别对华进口部分产品频繁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贸易措施。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呈现集聚上升的趋势。仅2009年中国遭受的“两反两保”案例就达116起,涉案金额127亿美元,金额增长约1倍。
  (五)经济发展理念面临新的选择
  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带来严峻的、破坏性的影响,为应对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采取了不同寻常的应对措施,一方面全力刺激经济,促进增长和就业;另一方面全力支持金融机构,提升市场信心。截止目前,各国政府大规模的、同步的全球刺激经济政策已取得了初步的效果,经济处于复杂的回升过程。但在产业经济发展和金融资本作用方面,在市场功能和凯恩斯主义作用方面形成了新的矛盾。如何加强产业竞争力,或助推新兴产业的发展以解决失业问题;如何择机放弃政府的刺激手段使经济回归到以内生增长功能为主导的正常运行。对此,缺乏新的经济理论的支撑,经济发展理念面临新的选择。
  二、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矛盾
  (一)刺激政策退出时机的选择问题
  随着经济复苏进程的确立,经济刺激政策将逐步退出,但过早退出有可能导致经济复苏进程夭折,而过晚退出有可能诱发通胀风险,因此审慎把握和选择刺激政策的退出时机将是各国面临的一个艰难抉择。由于各国经济复苏的不均衡,为抑制通胀预期,印度和澳大利亚都已先后加息。但主要经济体仍继续保持低利率水平。为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的复苏,各国需制定符合自身国情的“退出战略”,同时,要继续加强相互的政策协调。
  (二)债务危机与财政负担风险凸显
  全球经济虽在复苏,但主权债务市场的风险以及其他不确定因素持续上升。以希腊为重点的欧洲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正在拖累欧洲经济的复苏,并成为全球经济的风险核心。经过本次金融危机的冲击,全球多个国家的主权债务已逼近甚至超越了警戒线,或被严重的公共债务问题所困扰。为此,审慎控制主权债务风险至关重要,尽管欧债危机还不至于使世界经济陷入“二次探底”,但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风险可能会冲击正在恢复的经济复苏局面,至少会拖累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各国政府需要设计可靠的中期财政整顿计划,以遏制债务负担加剧,防止信贷危机步入新阶段。
  (三)失业和通胀风险并存
  在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中,各国就业形势日趋恶化。2009年发达国家的失业率达到了8.8%。今年上半年,美国失业率持续保持在9.5%左右;欧元区失业率已接近为10%;日本的失业率上升至5%。IMF预计,尽管许多发达国家2010年的就业增长将转为正值,但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形将至少持续至2011年,2011年发达国家平均失业率将维持在9%左右。一旦各国政府刺激措施退出,私人需求能否成为拉动经济复苏的动力,对全球经济增长前景至关重要。因此,创造就业机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引擎仍是各国政府面临的一项关键性的政策挑战。
  (四)国际协调机制作用受到局限
  在过去10年,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国际协调机制日显乏力,特别是WTO新一轮谈判的艰难进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调功能的日益减弱,充分暴露了国际化过程中协调性滞后的矛盾,所以解决和加强国际协调机制是当务之急,是下一轮全球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但在加强和发挥国际协调机制方面仍存在着众多的矛盾:WTO新一轮谈判的进程艰难,国际货币和世行的改革充满矛盾,G20会议的作用仍有待于加强。
  (五)大国博弈日益上升
  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随着经济份额和各自作用的变化,矛盾正处于上升阶段,中国同美国、日本、欧盟的矛盾以及“金砖四国”之间的矛盾将日趋复杂。在世界经济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大国之间的博弈日益凸显,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交织在一起,传统思维和合作发展模式相互碰撞。如何在世界经济事务中发挥大国作用,并使本国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是当前各国之间的一场博弈。
  三、我国外向型经济面临的挑战
  我国外贸自2000年以来在各种有利条件的支撑下,一直维持高速增长,年均增长达26%。这种增长主要受三种因素的支撑:一是全球经济稳定增长使国际市场容量不断扩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又为扩大出口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二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各种经济成分十分活跃,国企、外资、民营三股势力均处于高增长发展阶段,形成强大的出口阵容。三是规模效益递增掩盖了产能过剩和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通常情况下,产能的持续扩张会导致边际效益的递减,但我国的情况是,在发展经济热情的驱动下,在各种有利政策的支持下,形成了强有力的低成本优势,从而维持了一个较长的增长阶段。而目前这三种因素的推动作用正在递减,国际市场相对萎缩,三大出口生力军也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低成本扩张优势正面临成本迅速上升的压力,而制约我国外贸出口的中长期因素仍未得到根本改观。在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外贸出口的国际竞争力,如何保持外贸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成功地推进转型升级已成为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一)对外向型经济的战略意义认识不到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主要得益于对内实行市场化改革,对外实行开放的经济政策,而进出口贸易又是体现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出口不仅可以促进国内经济增长,解决大量劳动力就业,同时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也体现了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及在国际交往中的地位。目前,在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各国都把促进出口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甚至有的国家还把出口作为一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标志,把出口发展提升到战略地位的高度。而我国国内却有不少观点认为,我国出口的依存度过高,顺差过大不仅带来对外部的贸易摩擦,同时还造成资源浪费且破坏环境,结论是应适当限制出口,鼓励扩大进口。在当前出口刚摆脱危机的阴影并出现恢复增长之际,有不少人甚至提出要减少对出口的支持力度。应该承认,我国的外贸发展的确存在着诸多需要改进和提升的方面,但改进和提升是为了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发挥作用,而不是持否定的态度。当前的首要问题不是出口多了,而是如何尽快提高外贸出口的质量和效益。
  (二)制造业竞争优势变化因素
  随着劳动者对尊严和幸福指数的追求日益上升,劳动力工资上升已成大势所趋,近来部分省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也说明了这一趋势。特别是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的劳动力短缺现象,虽然是结构性的矛盾,但它预示着劳动力成本面临上升压力。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土地紧缺,地价上升,环境治理投入增加,资源成本价格高涨,煤水电气价格面临上调压力,这一切都预示着制造企业的生产成本负担将会日益加重。外贸低成本竞争的方式已难以持续。
  (三)贸易结构调整滞后
  我国外贸结构矛盾主要体现在,货物贸易发展快,服务贸易发展滞后,劳动密集型产品和低附加值产品产能过大,出口比例偏高,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比例低,结构不甚合理。缺少自主知识产权、自主设计产品,自主品牌产品的出口比例较小。高端制造业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较弱,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发展滞后。目前的状况是,外资企业以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产品出口为主,国有企业以部分高端制造业和大型机电产品出口为主,民营企业则多数以轻纺和日用品出口为主。出口规模虽庞大,但出口质量和效益一直是困扰外贸企业的主要矛盾。
  (四)贸易理论定位不明确
  长期以来,我国外贸的发展主要受比较优势理论的影响,即不断扩大优势产品的出口,庞大的产能压力形成严重的低价竞销,自相竞争的局面。与此同时也损失了出口效益,影响了产业升级,这种现象恰恰是贸易理论所描述的“制造业出口陷阱”。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扭转出口被动局面,通过政策引导和企业的努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的出口和研发,提高营销网络的经营能力,全面提升我国出口的竞争力,加大高端制造业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以达到提高出口质量和效益的目的。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是要尽快摆脱比较优势理论的束缚,应借鉴竞争优势理论或战略贸易理论,通过制定配套的实施政策加以推动。
  (五)贸易政策同产业政策衔接不够
  出口产品结构的状况是一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外在表现。出口结构的变化受制于国内的产业结构。但由于我国存在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长期脱节现象,其结果导致出口结构严重偏离国内产业结构的发展。出口产品结构不能完全反映国内产业结构升级的现状,从而制约了出口结构的升级。如在我国的产业振兴计划中,很少把重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放到突出的位置加以扶持。而世界上许多国家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均以不同的形式对国内重要产业采取保护和支持的策略,通过支持和保护国内的战略产业发展以实现维系该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企业的应对措施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一国竞争力的强弱关键在企业的组织形式及竞争力。未来,我国在走向世界强国的过程中,如何加快体制和机制方面的改革,形成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的环境,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一批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这是支撑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政府转变观念,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而同时企业自身的发展及战略定位也十分重要。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要高度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加强对形势的研判,制定科学的发展战略
  当前国际经贸形势充满矛盾和变数,主要发达国家的政策仍处于困难的抉择之中,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及调控的动向亦将对企业的经营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企业应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自身的竞争策略,包括对世界经济发展前景变化及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把握。尤其是大型企业更要把握好外部环境,否则将处于被动的发展状态。
  (二)坚持国际化的经营方向,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坚持国际化的经营方向,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合理的资源配置,事关企业的竞争优势。在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任何竞争力都是国际竞争力。没有国际化经营能力的企业,无法形成强势企业。企业应高度重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发展理念。金融危机也带来了一些机遇,一是西方有些产业面临重新洗牌的问题。二是跨国公司无暇顾及一些市场的重新布局。我国企业要抓住机遇,拓展海外市场,不断形成全球市场的战略布局。以货物出口为基础,加强向销售网络和物流方面的延伸,寻求海外投资机遇。资源型、加工组装型以及合作研发和共建营销网络等都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三)突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延伸产业链上下游的发展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在扩张中,经常追求做大做强,甚至形成行业的龙头老大,但没有核心竞争力的坚强基础,将难以支持企业维持行业老大的地位。从企业发展的经验看,不外乎三种模式:一业为主,多种经营,包括跨业经营;突出主业,全产业链覆盖;保持在某项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从最新的发展动态看,后两种形式发展成功的案例更多。这需要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做出选择,关键是要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的不断升级,加强产业链的覆盖和延伸发展。
  (四)提高经营能力,加强风险防范
  中国企业的整体素质仍存在较大差异,管理型人才较多,经营型人才较少,创新人才更少,特别是国际型、复合型人才更是短缺。全面提升企业的经营能力,加快经营队伍建的培养和投入是十分必要的。金融危机后,西方企业普遍面临发展的困难。这对我加强对外投资形成了有利的拓展机遇,特别是在资源、能源市场,高端制造业等领域,这些恰恰是我们发展的需要,但也存在着较多的投资风险。企业应注意把握风险,如法律法规及税收政策方面、投资环境、文化背景及汇率风险等。
  (五)提高对外交往能力,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
  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及对外部市场的拓展,最终将体现在人的交往能力和人对事务的把握能力,而同西方主要企业打交道、善于沟通和交友则更是一种挑战,如何用我们的理念及个人魅力说服对方涉及文化、技术、语言、人物性格及个人魅力。一个好的企业,不仅要拥有一个好的团队,更要有一批国际型的复合人才,才能适应同国际主要公司的交往,而公司的形象和信誉又是支撑上述发展的基础。所以我们一些企业在做大做强的过程中,在拓展海外市场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公司的品牌形象的塑造,形成不断积累的无形资产,提高公司在国际市场上软实力的竞争水平。
  (霍建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
其他文献
2010年4月6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推进利用外资设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试点工作”;2012年4月19日,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进一
并购着实称得上波澜壮阔,主人公含情脉脉,镜头颇丰:而配角也争相表现,不甘寂寞.对于急于做大的软件企业而言,并购无疑是上上之选.rn
【摘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手各项因素影响,难免会出现变更,而一旦出现变更,不但会影响施工工期,同时也会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减少设计变更问题的发生,降低工程管理风险。业主方设计变更,即业主应采取措施对设计变更处理流程、变更原因、结果影响以及成本变动等方面进行统筹分析,且采取措施进行处理。本文对业主方设计变更管理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业主方;设计变更;变更管理  设计变更
以创建“四好”家庭为契机创建“四好村”,让村民得实惠  “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是凉山扶贫成效的最直观体现和最基本标准。在凉山州德昌县巴洞镇松柏村,村“两委”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让村民们真正成了“四好”家庭创建的主体。而村民们也从“四好”家庭的创建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四好”创建怎么干  ?人人参与 村民说了算  在新农村“四好”家庭创建开展之初,松柏村“两委”就
期刊
2016年元月,在以色列驻华大使馆,以色列驻华大使马腾愉快而友好地接受了本社《一带一路专刊》主编佘章树先生等一行的专访。大使在自己简单朴素的办公室里,一边请来访的专刊负责
【摘要】我国的建筑行业,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有了蓬勃发展,建筑企业间的竞争力也愈来愈激烈。房屋结构的设计是建筑质量的基础保障,只有在设计方面科学合理的呈现,才能够真正的保障整体建筑质量,但当前的房屋结构设计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房屋结构设计的重要性以及主要问题加以分析,然后结合实际对房屋结构设计的方法进行详细探究,希望此次理论研究对房屋结构设计科学性有所裨益。  【关键词】房屋结构;设
随着IT市场重心由技术和产品转向应用和服务,IT产业的发展战略也从以产品为导向转变为以客户为导向,不断提升用户的满意度已经成为IT企业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服务产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其中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点内容之一。“一带一路”的吸引力不仅在于资本流通,更在于推动沿线各国人民的
老牌劲旅联想和神州数码双双开始了ERP的餐餐.称同室操戈、兄弟相煎或许不恰切,但至少都成为了ERP玩家,即将正面交锋,短兵相接.
期刊
有人说神州数码结盟鼎新,联想入股汉普,用友、金蝶的收购大战是旨在争夺国内第一.也许他们也是这样想的,但从目前来看,真正的对手并不是国内的兄弟,而是打进门来的外人.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