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怪异的哺乳动物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ncjw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一种极为怪异的动物,它是哺乳动物,但它是哺乳动物里最不称职的一员,因为它像爬行动物一样下蛋。并且它长得很难看,有着食蚁兽一样的脸,身上长满如豪猪一样的刺。这种动物就是针鼹。
  现存的针鼹总共有四种,其中一种鼻子比较短的针鼹生活在澳大利亚,叫作短吻针鼹。澳大利亚现流通的面值为5分硬币的背面即是一只短吻针鼹。其余的三种生活在新几内亚,都长着长鼻子,都叫作长吻针鼹。长吻针鼹是濒危的野生动物。
  最古老的哺乳动物
  要想理解针鼹为什么会与其他多数哺乳动物不太一样,我们首先来谈谈哺乳动物的远古祖先——合弓纲动物。
  合弓纲动物也叫作“似哺乳爬行动物”。虽然它们看起来像现代的爬行动物,但它们具有很多哺乳动物的特点。实际上它们与爬行动物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演化分支。最终,合弓纲动物分化为三种哺乳动物:单孔目动物,现存的只包括鸭嘴兽和针鼹;胎盘类哺乳动物,例如马、牛、羊及人类;再就是有袋类哺乳动物,包括袋鼠、考拉等。单孔目动物是从哺乳动物演化支上第一个分化出来的,分化的时间也非常早,大约在2亿多年前。所以当今的单孔目动物,即鸭嘴兽和针鼹,是最古老的哺乳动物,它们还保留着许多与它们的祖先相似的爬行动物的特征。
  说针鼹有爬行动物的特征,主要是它长着一副怪异的腿,这使它看起来像一个穿着充气服的傻瓜。这是因为它的四只腿开始是侧着向外长出去的,就像蜥蜴那样,然后又弯过来再向下长,像只蜘蛛。多数我们所熟悉的哺乳动物,不管是我们,还是一只狗、一匹马或一只袋鼠,腿都是直直地向下长着,来支撑身体。而针鼹的腿是弯的,说明它的腿还残留着爬行动物的特点。
  针鼹另一个爬行动物的特征,就是它会下蛋,是卵生动物。
  另外,雌性针鼹也具有类似袋鼠那样的育儿袋,但有一个重要的区别:这个袋子不是永久性的。针鼹的表皮会形成一个临时的育儿袋,来为刚从蛋里孵化出来的针鼹宝宝提供一个小窝。针鼹宝宝在育儿袋里并不需要吮吸乳头,因为根本没有乳头,而是直接舔食母亲皮肤上分泌出的乳汁。针鼹宝宝长大后,育儿袋也就随之消失了。
  为什么针鼹和鸭嘴兽会选择卵生,而不是像其他哺乳动物那样胎生呢?对此科学家也不清楚。据推测,可能是远古时期澳大利亚一带特殊的环境造成的。经过数亿年的进化,针鼹和鸭嘴兽选择了这种奇怪的繁殖方式。不过,不论哪种方式,只要能把基因成功地传播下去就行了。
  捕食与被食
  就像鸭嘴兽在水里时会用自己的大嘴去探寻猎物的电信号一样,针鼹会用它长长的鼻子在黑夜里探寻猎物的电信号。长吻针鼹喜欢捕食蚯蚓、千足虫等软土中的无脊椎动物。而短吻针鼹主要捕食蚂蚁等群居昆虫,所以它们没有长出很长的鼻子。奇怪的是,针鼹没有牙齿。相反,它是用自己的长满许多细刺的舌头顶到上颚来磨碎嘴里的食物,而上颚也有许多细刺。
  另外,针鼹和它的亲戚鸭嘴兽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雄性鸭嘴兽的后腿上有尖刺,能分泌毒素,而毒液腺就位于后腿的膝盖下方。针鼹也有类似的结构。尽管许多人认为针鼹不是有毒的,但是最近的研究表明,在每年的特定时期,它们可能会变得有毒。
  与鸭嘴兽一样,毒刺可能是针鼹的防御性武器。一位动物学家曾在新几内亚有过亲身的体会:动物学家遇到了一只试图通过掘土来逃跑的长吻针鼹,他设法把它捡起来,而这只长吻针鼹不断扭曲自己的身体,并尝试用后腿上的尖刺来刺向他。
  可悲的是,这种毒液腺以及身上的刺都防不住人类对长吻针鼹的伤害。就像许多濒危野生动物一样,这三种长吻针鼹有着一个不幸的特点:对人类来说,长吻针鼹的肉很好吃。当地居民经常捕杀这种动物,因为人们仅靠双手就可以捉到它们。虽然人们很难找到这种夜间活动的动物,但是在狩猎犬的帮助下,猎人能迅速地捕杀到一个区域里的任何一只长吻针鼹。
  幸运的是,澳大利亚的短吻针鼹不怎么好吃。现在,短吻针鼹遍布澳大利亚。虽然它们并没有灭绝的危险,但是,它们发现自己的栖息地被越来越多的人类所占有或破坏。
  长吻针鼹数量越来越少,现在研究人员也很难发现一只野外生活的长吻针鼹,这给长吻针鼹的研究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长吻针鼹仍相当神秘。但随着对这个神奇生物的不断了解,研究人员认为,现在去拯救这种最古老的哺乳动物,还并不太迟。
  (选自2015年第9期《科学之谜》,本刊有删改)
其他文献
在一个明亮的早晨  是谁慷慨地挥霍光阴  挥霍我的梦境  和我昨夜遺忘而又想到的什么事情  然后在我的玻璃窗上留下狡猾的图案  似乎是一种声音发出神秘的呼喊  没有地址,你孤独地远离心灵  目光,记忆,甚至辽阔的想象  也无法追踪你  像一面虚无的镜子  模仿还是解脱  你在永恒的红色中流动  而我在你的流动中  不过是一种声音,瞬息即逝  责任编辑 黑 丰
一  1928年8月,因不满军阀强行合并国立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大学和公立四川大学,唐迪风、彭芸生(字芸荪)、蒙文通、刘咸炘(字鉴泉)等人创办敬业学院,吴芳吉(字碧柳)主持中国文学系,蒙文通主持中国历史系,刘咸炘主持中国哲学系。1929年中秋后,蒙文通再赴南京支那内学院,随即任教于中央大学。  1930年4月11日,蒙文通收到好友刘咸炘从成都的来信,托他将自己的著作转送给钱穆:“钱君滨泗其名为何?闻
小说展现了西单大杂院里京城百姓的众生相:不幸下岗却性格乐观豁达的朱大哥,相貌堂堂却没啥本事混日子玩女人的王贝,谋生路上几经周折重新发现自己价值的前清贵族后裔三儿……这些人各有各的活法,却都活出了不同滋味,京味的生活、京味的语言,使小说弥漫着当代京城生活的烟火气,读来别具韵味。朱大哥  朱大哥是我的老房东。  老房东不老,刚过五十岁,正值知天命。套着海军蓝T恤衫,穿着大裤衩,趿拉着一双拖鞋,左手插进
桑园变迁  当一个人在自己的梦境中行走,黑暗、神秘、未知,也许就在此时记忆把你带到一个移动的迷宫前,你摔落时掉到了一棵大树下,对,就是一棵大树。  一棵大桑葚树。  小时候,我家前面的院子里有这么一棵大桑葚树,它占了前院的三分之一的面积,儿时显得巨大的院子和巨大的桑葚树。每当天气渐渐热起来,春衣代替冬衣不久,田里的麦子还一个劲地拔节和灌浆,桑葚却一颗颗地长大了,慢慢地熟了,刚一变白色,我就会爬上树
一  人对什么都有探求之心,泰山极顶,长城龙头,黄河源地,天涯海角都已去过,大运河之首却成为一个焦渴的期待,那是久违的故乡吗?  正是草枯地阔,木落山空时节,出京城好远了,又出了通州好远,天地越见舒朗,直到再不见一座建筑,完全一片野旷天低的景象。  有雪纷纷扬起,温度更显低落,情绪却昂扬起来。浑茫间走下一个斜坡,再拐个弯,就看见了粉墙黛瓦。是的,这里该有一些房舍,这里该是多么繁闹的去处,茶肆酒楼客
要不是最近有人提起这幅画,犟黄老早把这件事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故事发生在几年前犟黄老刚来风情小镇的时候。犟黄老退休了,在小镇上买了房,便常住在此。  犟黄老姓黄,有名有字还有号,但因脾气犟,人们背后常称他犟牛黄,当他面则称他犟黄老。犟黄老很得意这个称谓。  犟黄老是当代著名书画家,尤以写意花鸟见长,画作盈尺便价格数万,作品在书画市场炙手可热,有齐白石第二之称。  著名书画家犟黄老落户风情小镇的消
一  2012年的真正的春天姗姗来迟,春季开学后天气还是冷飕飕的。时至3月中旬樱花还是含苞不放,数以十万计的人们却像往年一样蜂拥而至……。此时,我却意外地得到了舒远招博士的新著——四十万字的《西方哲学原著精义选讲》(以下简称《精义选讲》),我非常欣喜地先是打量着清新的封面,然后打开了书,我突然有一种春天来临了的感觉,一股暖流流过心头,我更认为这部巨著是远招博士学术春天的象征。不久,远近闻名的武汉大
我多数时候都是后知后觉者,对读书有点入门也是到了研究生阶段。有几本中文书是让我一下子喜欢得不得了的,比如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当然还有这里要说的费孝通的《乡土中国》等书。尤其是《乡土中国》留给我非常深刻难以磨灭的记忆。此书激发起我十几年乡村生活的点点滴滴,如同一个慈祥睿智的老爷爷在给我拉家常,句句都说到我的心坎里了。这让我一下子明白了很多原来想不通的事情,也意识到了原来
题目:甲、乙、丙三人合乘一辆出租车,讲好大家合理分摊车资。甲在全程的1/2处下车,到2/3处乙也下车了,最后丙一人坐到终点,共付车资90元,问丙应付多少元?  这是一名六年级学生提出的问题,她是这样想的:  思路一:因为甲、乙、丙三人乘车的路程比是1/2∶2/3∶1,也就是3∶4∶6,所以三人所付的钱应该分别是90元的3/13、4/13、6/13。算式是:  90×3/13≈21(元)  90×4
季弟获桃坠一枚,长五分许,横广四分。  全核向背皆山。山坳插一城,雉历历可数。城巅具层楼,楼门洞敞。中有人,类司更卒,执桴②鼓,若寒冻不胜者。  枕山麓一寺,老松隐蔽三章。松下凿双户,可开阖。户内一僧,侧首倾听。户虚掩,如应门;洞开,如延纳③状,左右度之无不宜。松下东来一衲,负卷帙踉跄行,若为佛事夜归者。对林一小陀,似闻足音仆仆前。  核侧出浮屠七级,距滩半黍。近滩维④一小舟,篷窗短舷间,有客凭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