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扪腹”想到“扪心”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snowb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闲书读到白居易的诗句“扪腹起盥漱,下阶振衣裳”,不由得心里咯噔了一下,记得苏东坡也写过“先生食饱无一事,散步逍遥自扪腹”的诗句,就觉得“扪腹”这个动作太有意思了。
   扪腹,是很形象的字眼,酒足饭饱后摩挲着腆起的腹部,一副怡然自得的样子,还有一点可爱的憨态。白居易摸着肚子起身,是去洗漱正冠,推杯送盏间难免放诞,下席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恢复官员的一本正经和文人的道貌岸然;相比之下,苏东坡更散淡放达一些,他是很享受地摸着肚子,愉快地闲庭散步。
   两位大诗人就这样“扪”着腹,走下神坛走入民间,在活色生香的日常里,转身为追求温饱的普通百姓。所以白居易又说,“一裘暖过冬,一饭饱终日”;苏东坡也说,“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万事灰”。年事已高,只要能穿暖衣,吃饱饭,有栖身之地,就别无所求了。由此看出,这二位大文豪对物质生活并无太高奢求。苏东坡谪居海南儋州时,“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薯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于胸中”,日子过得窘迫,但仍熙熙而乐。有美酒佳肴固然好,只有粗茶淡饭填饱肚子也不错,都是值得“扪腹”的,都有回甘和余味。扪腹,除了是吃货为了表达满足感的标准动作外,还有对“一饭饱”的感恩。
   由扪腹,我想到了扪心。所谓扪心,就是抚摸胸口,因为一日有三餐,所以要“吾日三省吾身”。扪心,就是反省,扪心自问、反躬自省,都是正常人应有的行为习惯,否则就对不起饱腹的粮食。老百姓不说扪心,而是说“拍拍胸脯想一想”,意思一样,但更形象生动。
   扪腹到扪心,有段距离,自下而上,顺其自然。当然,一般会在酒醒之后,在远离喧嚣之后,更多则在夜深人静之时,即所谓“清夜扪心”。白居易比较自信,他說,“扪心无愧畏,腾口有谤讟(dú,怨恨、诽谤的意思);只要明是非,何曾虞祸福”。意思是:摸着心胸,我不觉得惭愧也不感到惧怕,对别人口中传出的诽谤诋毁之言词,只要分清是非曲直,就不必担心是福是祸。苏东坡也时常扪心,他倒是来得坦然:“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是自嘲更是自省——毕生就为一张嘴到处奔忙,到老来干的事反而更觉荒唐了。惭愧的是对国家朝廷已无贡献,还要白白耗费俸禄供养自己这个“酒囊饭袋”。他觉得受之有愧。一个无愧,一个有愧,既是性情差异使然,也是不同的人生遭际决定的。而正是基于“有愧”的思想,苏东坡才始终不放弃经世济民的理想和忧国忧民的情怀。
   腹,伸手就能摸到;心,却只在某些特殊时候才能感到它在胸腔跳动。腹部是盆骨和胸部之间的区域,囊括了几乎所有消化道,心脏虽是重要的人体器官,但只占有拳头大小的位置。腹能给人物质感,而心则更倾向于精神——所以,从腹到心还有一段“思想”的距离。
   由是观之,心与腹关联紧密,一起组成了人体重要的内部世界。所以前人在造词时,总是要让心腹不分家的,如推心置腹、心腹大患、心腹之人等等。
   其实,扪腹并没错。扪腹之人,大抵是热爱生活至少是热爱美食的人。一个“扪”字,传达出的不仅仅是物欲感、满足感,也同时传达出幸福感、获得感。扪心当然更为必要,尤其是在扪腹之后。否则,就真应了曹雪芹的话,“纵然生的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对习惯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来说,一旦食物成为秽物排泄之后,腹中就空空如也、扪之无物了——在这个时候扪一下心,或许就恰恰填补了空虚。
其他文献
近日,随着《爱我就别想太多》的热播,“爹味儿价值观”这个词大火。与之相对应的是,最近频上热搜的伊能静被调侃“妈味儿”十足。影视作品内容本身不一定日新月异、与时俱进,它催火的词汇定是“日日新,又日新”。   “爹味儿”一词,是指一些人好为人师、好用压人一等的身份说话、控制型人格、大男子主义不尊重女性等。这个词并非起源于陈建斌、李一桐主演的“老少恋”热播剧《爱我就别想太多》,但该剧占尽这些“爹味儿价
期刊
湖南冷水江市某氣功师“发功退洪”的视频近日在网上流传。这名所谓的“大师”在洪水旁边手舞足蹈念念有词,时而翻滚时而打坐,引来众多市民围观。网友将江西永修县消防官兵在洪水中奋战18个小时的图片,与“气功大师发功退洪”的视频进行对比,认为“大师”哗众取宠之举是对抗洪抢险的亵渎。   气功“大师”发功治病、发功减肥等做法,由于检验效果需要时间,把戏难以当场被揭穿,也许可以糊弄到一些人。相比之下,气功“大
期刊
或许我比時代慢上一拍?到我察觉的时候,其实“直播”的文化早已经在互联网上蔓延开了。此前曾以为“网络直播”只是在疫情大流行时推出的临时方案,但不少朋友都提醒我说,在网上不玩“直播”的话,其实早就落伍啦。   落伍不落伍倒不重要,但“网络直播”这种形式倒让我颇感兴趣,据说还衍生出“直播带货”等新颖的商业形态,这和过去所理解的“现场直播”真有着次元级别的不同。我记得过去电视台在进行直播节目时,还会在屏
期刊
近日,话题#李子柒被写入小学语文考卷#冲上微博热搜。事情缘起于浙江宁波海曙区一份小学六年级期末语文考卷。有家长在论坛上发帖称,试卷的作文题给出了“网红”李子柒的故事,旨在展示中国传统田园文化,最后却介绍了李子柒的粉丝数,这让他无法接受,直指“出卷老师知识浅薄”。经记者核实,这道题并不是作文题而是阅读理解题,提供了袁隆平、李子柒等三段材料,让学生任选一个,为“心目中的风云人物”写推荐表。   这道
期刊
让一群出道多年、已经积攒一定作品和名气的30岁以上女明星同台竞技,努力不被淘汰。最近火爆的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节目策划就让观众来了兴趣。这些演艺圈的“前辈”,还能好好坐着等待被挑选?   毕竟,观众之前只会看到20岁上下的青涩美少女齐刷刷参加选秀,难以想象姐姐们被严苛评价的模样。有人调侃,粉丝给年轻妹妹们投票时会说“她们只有我们这些粉丝了”,而《乘风破浪的姐姐》的选手正好反过来——“姐姐们除
期刊
时间,有味道。   一块肉,可以有不同的吃法。吃新鲜的,这是多数人的选择。趁着新鲜,煎炸爆炒,入口爽嫩,只要厨艺不是差得离谱,味道总不至于差到哪里去。   当然,也可以是另一种吃法,就是赋予其时间的味道。将肉腌制起来,调味、搓揉、悬挂、风干。时光流动,肉的味道也渐渐变了。到了后来,香敛于内,愈发浓郁。和新鲜的肉相比,这多出来的味道,不就是时间的味道吗?   陈酒,亦有时间味。以前的人,喜欢将
期刊
网络上,有一组孩子学拉丁舞的视频很火:孩子们舞姿同一,连夸张的表情也殊无二致。后来,这个视频被很多网友录像模仿,大家在调侃这种如模子中倒出来的“一致性”。   我在学生时代,常会听到父母师长这样教导我:这道题你为什么不会?别人能学会,你就能!你不会就是没用心。   一开始,我听到这样的话,还会暗自告诉自己要努力,要像别人一样。然而经历过几次的挫败后,我不由得开始怀疑人生:别人可以,为什么我就不
期刊
倘若试问一句,如今网络上什么人最多?我可以很肯定地说“脑残”最多。不信你看看微信圈和各种论坛、网站,那些戾气十足的网民们,一言不合,就以脑残相赠;刚争两句,就甩出脑残大帽。你骂我脑残,我也骂你脑残,似乎到处都是脑残,人人都是脑残。   何谓脑残?百度上这样解释:是一种骂人的粗俗词语。脑残,指荒唐的、糊涂的、无逻辑性的、不合情理的错误思维,如同脑细胞残疾一般无可救药,泛指不学无术水平低的人做事糊糊
期刊
清代梁章钜《浪迹续谈》,卷六《看戏》记:龚海峰先生,在平凉做官时候,四个儿子都跟着他在学校里学习。有一天,客人来访,龚先生就在家里开了一场小型音乐酒会作为招待。四个儿子也一起参加,看到音乐响起,他们都很想看看节目。龚先生不失时机地开始教育了:我问你们一个问题,是读书好呢?还是看戏好?你们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小儿子想也没想就说:看戏好。龚先生很不高兴,要他退下。   长子对答:自然是读书好了
期刊
禿了,终于快要秃了。   从半个月理一次发到一个月理一次发,再到三个月理一次发,未来大概要变成半年理一次发。谁要再说“不如剪去三千烦恼丝”,那就是可恨、可恨、真可恨。   最早是“离离原上草,春风吹又生”,之后是“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终于,“绝顶聪明”“寸草不生”招手在望了。   不急,怎么可能?譬如买外套喜欢买带帽子的,随时可以把头藏起来;譬如一旦走进理发店,必然对“Tony老师”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