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是否决定我们的购买习惯?

来源 :钱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wang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毋庸置疑,超市的存在与购买力息息相关。
  是消费能力和习惯决定了生活消费品的最终目的,将是超级市场还是超市的存在造成了我们今天对于购物决断?亦或是互为因果?
  
  现实中,城市里热闹繁华地段的超级市场数目要比郊县偏远地区多,这与我们购买习惯有关。Super market刚进入中国时,也曾效法美国,远远的开在远离居住中心的地段,但出于好奇的消费毕竟无法长久。私人汽车的激增一度使人们以为,中国的消费模式会转成美式家庭的“一次性购足”类似,但汽车消费大幅增长的三年,也是连锁业巨头争相在主要商业区开店的三年。最终使超市稳稳占据零售终端的力量,是迎合。
  与全球统计不同的是,家乐福在中国的销售情况好于沃尔玛,恐怕是因为在迎合的路上走得更快了一步。
  自然,零售业是靠规模形成效益的行业,竞争的关键除了管理就是商品价格和质量品种,这是适应市场的主要因素。与超级大卖场相配套的,是便利店的概念产生,昔日散落在各级行政区划中的“小卖部”“杂货铺”“副食品商店”,因经济的繁荣,迅速朝着连锁便利、24小时营业的方向汇聚。
  据说国际级的判断标准是,一座城市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就具备了发展便利店的基础。在这一点上,“7-11”之类的国际便利巨头的选择,倒是有点像麦当劳当年的选择:宁愿KFC在西安市场独树风头十年之久,也要等到人均消费达到标准线。
  
  南京,本土店称雄
  
  南京素有“虎踞龙盘”之称,是江苏省省会、长江下游重要城市,位列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第5位。2006年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
  


  南京市面积6516平方公里,人口约530万。古称金陵,曾是“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和2470多年建城史,与北京、西安、洛阳并称为“中国四大古都”。
  提起南京,总是令人悠然神往,发思古之情。昔日“八百里秦淮”是何等繁华,这城市商业的发展,似乎一直在延续昔日的荣耀。
  其他的城市,说起超市来,总要数遍只手,才能轮到本土超市登场,南京则不然。我们在南京的随机调查中,40位被访者中,70%左右会在第一位说到苏果。原因似乎是——吃的种类齐全。
  买食物是南京人选择超市的重要标准之一,说起哪家店的什么东西好,金陵人个个头头是道。本土的商家,因此也得了势气,能够与“家沃”一拼高下。
  
  话说“苏果”
  本地连锁巨头苏果旗下六个层次的分划,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经营形式:购物广场、标超、平价店,便利店、社区店、好的加盟店。当地媒体评价说,依靠地利优势的苏果,是唯一能与家乐福和沃尔玛鼎足而立的本土名牌。
  2005年开始,零售业巨头加速了在中国的计划,家乐福、沃尔玛、乐购的增速明显加快。清晰的市场划分和绝对的数量优势是本地超市的王牌。在其他的城市,小品牌容易在竞争中被收购兼并,丧失原有优势,但苏浙带,却有零售经营的传统,各种层次的小超市众多,大品牌的统 战略难以在短时间内奏效,苏果可能因此得益。
  在整个江苏省,有639家苏果门店,除此之外,他们只在周边的五个省少量发展。Wal—Mart在2个省开设的店数是66个,以众力对沃尔玛、家乐福,不可谓不智也。根据目前掌握的数据,苏果2005的销售额是181.3亿元(注:来源于苏果的公开数据),而家乐福和沃尔玛在全国的相关数据分别是174.35亿元和99.34亿元(注:数据来源于《红地产》)。
  遭遇本土超市,不胜。对于“沃尔玛”而言,一个分析师的话颇为精辟——也许在中国,具有更多“本土化特色”比单纯的复制“世界沃尔玛”更有发展空间。
  


  
  外资发力
  
  超市最大的魅力在于one-stop shopping,一次性购齐所需商品,使顾客的购物从“到不同的商店选择一定的商品”变为“到个商店选择不同的商品”,另一个设计在替代率低的生活用品上,超市的商品全面的背后,其实包含了很多销售量并不高的商品,但更深层次的目的在于将特定顾客吸引到超市中来,刺激消费,带动其他商品的销售。
  这种销售模式决定了选址的重要程度——商业企业习惯性认为店址优劣是经营成败的第一因素。据说,家乐福有套在业内较为成熟的店址评估系统,对商圈的调查结论甚至与报告不相上下,所以在条件同等的情况下,家乐福的判断可能更客观。
  南京的大型超市偏好于商业中心,强调对商圈的依赖。湖北路,新街口聚集着全城一半以上的商业力量,善于选址的家乐福开在这里,全城最高档的百货也在这里。消费的集中度使得这里同样成为“新进力量”的首选地,和记黄埔集团旗下的“百佳超市”已选定了中山路落户,作为介入内地市场的第一站。
  不论本土外资,“百佳”带来的信号是,零售业还有机会,市场占比的最终数据还未确定。
  
  天津,超密集布局
  
  “九河下梢”——听到最多的关于天津这个城市地理位置的描述,这个描述并非是纯“地理”的,同时也是“经济”的描述:既然是“九河下梢”,河流入海口,航运必然发达。根据规律,但凡航运发达之地,经济必然随之腾飞。
  天津曾因有着与其他两个直辖市巨大的差距,才在商业发展中屡屡被冠之以“前景巨大”的评价。近三年内,零售业在这个城市的膨胀,就是生动的例子。
  天津自古就是京师门户,畿辅重镇。市中心距海岸50公里,离北京120公里,是海上通往北京的咽喉要道,现辖13区5县。全市面积11305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276平方公里。2006人均GDP约5170美元。
  天津是连接三北——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还是从太平洋彼岸到欧亚内陆的主要通道和欧亚大陆桥的主要出海口。
  天津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中国明朝永乐初年,意为天子经过的渡口。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天津开始筑城设卫。
  
  “圈地”天津
  所谓“大型超市”,就是“经营面积为5000平方米到10000平方米”。在天津,这样的名字有50多家,外国的家乐福、沃尔玛,还有麦德龙、好又多、诺玛特、易初莲花、万客隆、欧尚、乐购、大荣;本土品牌有家世界、人人乐、京客隆、新佳。在天津那块不大的土地上,几乎齐聚了所有的零售业巨头,这是因为根据WTO的协定,2004年底开始,中国的零售业必须全面对外开放。于是从2003年到2005年这个时段中,所谓的“零售业航母”跑马圈地的场景就一直在上演。天津市河东区顺驰桥到津塘路的三公里区域内,坐拥易初莲花、家乐福、沃尔玛、家乐红星路店、津塘路人人乐,家世界十一经路店等六家大型超市,竞争程度可见一斑。
  


  天津这个城市有着自己的特殊性。有资料显示,2004年,上海已有超市108家,已经达到饱和,表现是有单店销售额下降现象的出现。但是在天津,数据却是普遍上升的。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分会场,这个城市同样是“商机无处不在”的,奥运商圈的发展和周边居住人口白领消费的定位,都能够为超市发展提供潜在客户群。因此,现在天津的超市之争还仅仅是一个开端。
  
  中产至上
  在中国,那个商业领域最能挣钱?
  有人说是奢侈品市场,资料显示,中国有超过100万的富裕家庭,每年收入超过10万元人民币,高收入者为了生活品质绝不会吝啬他们的钞票。
  但另一个观点是,从总体上比较,富裕家庭的消费能力相对于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来说显得十分渺小。麦肯锡分析顾问说,中产阶级家庭年收入25-10万元,其数量将由2005年的4200万个上升到2015年的2亿个,如何争夺中产市场才是让零售商终日愁眉深锁的核心原因。
  天津的中产阶层还在形成过程中,从这个角度分析,任何家超市所面对的大多数顾客都是工薪阶层,对于这部分消费者,商品价格的高低可以起到决定左右。这是一个原始积累的阶段,商家分别布阵,究竟鹿死谁手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又颇有些“乱世出英雄”的味道。
  地价原因、周围居住区的数量、居民的数量、收入水平层次、能力……大零售商考量的因素很多,却也并不能十全十美。市场似乎总要多种商业形式并存才正常。
  正是由于中产所占有的比例,大型超市布局之际,天津的小型便利点也十肖然开始了偏安一隅的战略动作。7-11还没有进入,物美,大方便利和本地的“津工超市”早已占据地利,开设在生活小区附近,价格也不会比大型超市高,有几家店甚至可以刷卡消费。
其他文献
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是推动社会趋向于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城市规划工作中,水景观规划设计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从业者的关注.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已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是大多数学者只将注意力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对于一些经济相对较差的地区或小流域地区,关注度低.
高桩码头是当下被广泛应用的一种结构,具有简单、承载一定重物、造价成本低等优势特点,但是在施工中也容易受到人为操作、工艺技术水平、施工材料等质量的影响.所以,本文围绕水运工程技术施工要点以及质量管理分析,对现阶段高桩码头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针对其问题点提出相应的质量管控措施,以此促进高桩码头施工安全和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水利工程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项目自然也获得了非常大的进步和提升.混凝土作为一种十分常见的建筑材料,不仅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被广泛应用,更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其自身的复杂性和施工工艺的特殊性,导致在水工大体积混凝土中时常会出现裂缝问题.对此,本文简要分析了当前水工结构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应的裂缝控制处理措施,以期能为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基坑挖掘和港池疏通是港口和航运项目施工的重要步骤.文章以实际项目为例,围绕码头基槽开挖施工和绞吸式挖泥船疏浚施工展开详细的探讨,阐述具体的技术要点,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可为相关项目提供参考.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水路运输事业快速发展.现行的航道养护依据《航道养护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与上位法和航道养护发展存在着不适应性,已不能匹配航道养护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本文从法律法规、宏观政策、养护市场化新发展三个方面对《规定》修订的必要性展开分析,期为《规定》的修订提供理论参考.
本文以山东交通学院为例,针对常态化疫情防控下航海教育应急响应不足的问题,分析航海教育质量管理的现状,结合常态化疫情防控对航海教育的影响,研究航海教育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路径探索,提出航海教育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方案,可为航海院校质量管理改革提供参考.
水利水电工程不断增多,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水利水电施工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安全问题.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特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探讨相关解决措施,旨在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
一切教学活动和改革都应当围绕者学习者开展.本文在分析高职航海英语的性质、教学目标及教学现状的基础上,从个性化学习相关理论出发,就高职航海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尝试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期提高航海英语教学质量和高素质船员的培养质量.
“5.22”和“6.8”两场特大暴雨导致广州市增城区受灾严重,为了充分阐明两场特大暴雨洪灾的特点、成因以及防治对策,本文从两场特大暴雨的雨水情、洪灾特点等因素着手,本文对暴雨洪灾成因展开专题研究.结论表明,“5.22”、“6.8”两场特大暴雨洪灾的成因可以归纳为:水文气象因素、地形地貌因素、防洪工程因素、排水系统因素以及人类活动侵占影响等因素.在防治对策上,为减轻特大暴雨洪涝成灾产生的消极影响,应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
依法治海理念的落实,需要有效的海洋普法提供保障.本文结合我国目前以政府相关部门为主体的海洋普法现状和海洋类法律法规内容复杂、专业性强、更新较快等特点,提出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校政企行”海洋普法协同机制,并通过具体的实践,总结成果,为海洋普法的参与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