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双凝聚大爱的眼睛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z_wk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不幸袭来时,她不改初衷,用平凡、朴实的行动演绎人间大爱。
  袁晓恩,浙江省天台县最美志愿者,她从踏入社会那刻起,生命就与奉献和回报紧紧联系在一起,敬老、助教、义卖、献血……今年初,她被共青团浙江省委授予“2014年度浙江省优秀志愿者”,被中央文明办授予“中国好人”荣誉称号。
  然而,2015年6月23日,袁晓恩因结肠癌不幸与世长辞,但她如愿捐出了自己的眼角膜,留下了一双明眸继续“看”世界。
  不管病魔多狠,也要为世上留下一双眼
  因为身体极度虚弱,去年除夕出院的袁晓恩在今年大年初三又住进了医院。病床上的她瘦得体重只有50来斤,但神情依然阳光,一对眸子依然漂亮。
  2012年,袁晓恩被查出患上肠癌,四处求医无效。今年春节前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难道我不能再为社会做点什么?她出现了莫名的急躁。
  “我可以捐赠我的器官。”一有力气,袁晓恩会习惯性打开手机看看新闻,翻翻朋友圈。在看到某歌星去世前捐赠眼角膜的消息后,她把自己的心愿告诉了丈夫吴立红:“我的病情已经这样了,我想在自己走后捐出唯一能用的眼角膜,希望尽我最后一点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她这个人心肠就是好。”知妻莫若夫。吴立红红着眼圈说,她自己身体那么虚弱了,人生的最后还想着留下有价值的东西,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由于不知道如何办理捐献手续,去年年底,袁晓恩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出了询问信息。在信息中,她配了一张自己的眼睛特写照片,并写道:“发此照片证明我的双眸还是蛮漂亮蛮健康的,希望用得上的朋友放心使用。”
  重病缠身之下,袁晓恩还在想着公益。春节前,她向红十字会提出申请,办理了捐赠眼角膜的手续。
  6月23日上午10时许,与病魔抗争3年多的袁晓恩,走完了她38年的人生之路。在她离世几个小时后,浙江省红十字会、省防盲指导中心医生由杭州赶到天台县中医院,在向袁晓恩遗体三鞠躬后,为她完成了眼角膜捐献手术。
  不管命运多舛,也要捧上滚烫的一颗心
  袁晓恩住院期间,小姐妹陈丽萍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到医院陪她说说话,帮她拍拍背。陈丽萍与袁晓恩曾是邻居,平时在一起掏心掏肺,无话不说。
  “她的身世很不幸,所以她看到需要帮助的人和事,总说‘能帮一点是一点’。”陈丽萍说,袁晓恩的人生就是一个厚重的故事。
  38年前,被旧棉袄包着的她被亲生父母遗弃。养父母将“知恩图报”的古训融入她的名字中。养父亡故,养母带着11岁的她改嫁。长大后,她进入社会四处打工,经历过一段失败的婚姻。
  然而,不幸的身世并没有消磨掉袁晓恩积极的人生态度。陈丽萍说:“别人有什么需要,她总是当作自己的事情一样。”有个家境条件不好的朋友住新房,缺个衣橱,袁晓恩便找人把自家闲置的衣橱送了过去。陈丽萍说:“每次和她在一起,她身上的正能量总能把我打动。”
  都说近朱者赤。一来二去的,陈丽萍也成了社会公益热心人。每次外出参加志愿者服务活动,大家总会看到这对好姐妹的身影。
  袁晓恩的丈夫吴立红来自邻县。他俩在一次聚会上相遇,袁晓恩热情地邀请吴立红到天台来参加公益活动。几次活动下来,吴立红被“感化”,他打心眼里佩服这个性格开朗阳光、专注社会公益的姑娘。
  “她热情、自信、热爱生活,参加公益活动不知疲倦。”吴立红曾托姐姐为命运坎坷的袁晓恩介绍对象,而当姐姐真要介绍时,他急着说:“这个女人我要自己去追求,她心地那么好,我不想错过。”
  2011年,有情人走到了一起。从那以后,两人参加公益活动的次数更加频繁。吴立红说:“以前我很‘宅’、很无聊,和她一起后我变得很忙、很充实、很快乐。”
  不管多累多脏,也要热情地伸出一双手
  袁晓恩对生命的乐观与豁达,令人肃然起敬。认识她的人都感受过她身上传递出来的正能量。
  天台县义工分会有3000多名会员,平日比较活跃的有500多人,分会理事范顺镯说:“里面有许多人我甚至都叫不出名字来,但袁晓恩我很熟悉。”2009年9月,袁晓恩主动加入这个团队。两个月后,她成为注册义工。
  袁晓恩第一次参加活动是在平桥镇敬老院。袁晓恩花几个小时洗了好几盆衣裤,又帮老人洗头,剪指甲、脚趾甲。只一回,范顺镯就记住了这个新来的义工。
  袁晓恩是打工者,收入并不高,而义工的活动采取AA制,费用自理,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做公益的热情。曾有好友开玩笑:“做公益活动又贴时间又贴钱,值不值啊?”袁晓恩笑笑说:“能和大家一起做好事,我觉得很有意义,也感到很开心。”
  当地的爱心组织红心社在服务抗战老兵、贫困儿童方面做得很到位,袁晓恩听说后也常参与其中活动。一次,红心社为抗战老兵王绍赏过生日,大家一起打扫屋舍,清洗灶台、碗盆。该社成员“忘忧草”说:“袁晓恩模样漂亮,穿着时尚,但没想到她一点都不怕脏,样样都抢着做。”
  去年年初,义工分会通知袁晓恩参加为贫困儿童“圆梦”的活动,当时袁晓恩刚刚做完化疗,她便送上费用。范顺镯心疼地说:“她一直隐瞒着病情,我们都不知道。”
  袁晓恩先后参加过上百次公益活动,但当社会各界纷纷向她伸出热情的援助之手时,她没有把自己当作是最需要帮助的人。年前,有家单位要为袁晓恩发起募捐,她说:“有人关心就已经很感动了,我不希望专门为我捐款,如果要捐,就捐给那些比我更加困难的人。”
  台州电视台曾上医院采访袁晓恩,提出要帮助她。吴立红说:“晓恩那时和我商量了一下,她说她的情况不是最困难的,应该把机会让给别人。”于是,夫妻俩婉拒好意,而介绍了一位家境十分困难的病友。后来,那位病人获得了1万元社会善款,袁晓恩也让丈夫送去了慰问金。
  “袁晓恩的一生太短,却做了许多人一生都没有做的事。‘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诗句应该送给她—袁晓恩,永不会逝去的灵魂。”这位网友写下的文字,正是最美志愿者袁晓恩短暂人生、大爱公益留给我们的感动。
  (本文照片由陈宏伟和网友“忘忧草”“神秀天台”提供)
其他文献
“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习近平主席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为历史与时代发出了和平宣言。  为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以“和平之音”号召全社会共同维护二战成果和世界和平,浙江歌舞剧院组织实施了“和平三部曲”演出活动。“和平三部曲”以“承载历史与未来,唤起和平与梦想”为主题,
期刊
各行其道等
期刊
2015年是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大师、共和国第一位邮票设计专家孙传哲先生诞生100周年。4月18日孙传哲纪念馆在宁波开馆,同时举办了“宁波籍邮票设计大师孙传哲生平暨邮票展”。  孙传哲纪念馆坐落在宁波天封塔旁他的故居,以前是紧邻天封塔的塔影街与塔前街交汇处,现在为莲桥第塔前街4号。这是原址原貌的清代古宅,由三幢建筑组成,总占地面积524平方米。主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三间一弄二层楼房,后有四开间平房一幢。
期刊
梅雨时节雨纷纷,坐落在甬城老外滩的宁波美术馆平添几多异国意趣与情韵。  2015年6月8日上午,“第二届中东欧国家当代艺术作品展”在此拉开序幕,来自中东欧等16个国家的19位艺术家,在当今世界艺坛具有代表性的74件油画作品揭开神秘面纱。其中中东欧国家有16位,另有意大利和法国的3位画家助阵。同日下午,举办“中东欧国家美术馆馆长论坛”。  此次展览和论坛活动旨在贯彻落实《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贝尔格莱
期刊
舞台上战旗猎猎,戚家军抗倭场景气壮山河。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为纪念、颂扬民族英雄戚继光,5月13日,台州乱弹剧团新编历史剧《戚继光》在台州市椒江区戚继光纪念馆内举行开排仪式。来自浙江省文化界的知名人士、艺术家代表等400多人参加活动。  活动以“崇敬先烈、感恩戚公”为主题,通过各种仪式环节和实景表演全方位进行展现,内容由开场、仪式、乐舞等三部分组成。仪式开场后,先
期刊
今年这个春天里,浙江卫视推出8集系列人文纪录片《一本书一座城》,这是浙江卫视继成功推出《人文深呼吸》《华少爱读书》《中华好故事》等精品人文节目之后的又一力作。这几年浙江卫视拓展视界,屡屡以集群方式,浓情展示浙江卫视的人文精彩,以促进文化繁荣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满足大众精神文化需求。  今年浙江广电集团提出了内容品牌建设“美丽(立)富强”的新格局,即“新闻要立起来、人文要美起来、电视剧要富起来、综艺要
期刊
积极传播,有益尝试  5月27日至29日,2015年美国国际图书博览会()在纽约雅各布—贾维茨会展中心举行,中国为主宾国。美国书展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书展之一,其所呈现的图书出版动态,常被视作国际出版业的风向标。  在本届书展上,中国图书首次进入美国主渠道图书市场。浙江出版界在书展上收获不小,除参展图书、输出版权外,并举办了浙江渔民·农民画展等多场文化交流活动。5月28日,全球最大的数字内容图书发行商
期刊
一个闯荡上海滩的宁波人,从撰稿通讯员起步而进入新闻界,声名鹊起,他就是1944年惨死于日寇屠刀下的抗日烈士冯梦云。  允文允武  冯梦云,1901年8月15日生,慈溪河姆渡镇弯里头(今属余姚)人。他读过三年书,因父母亡故而辍学,到上海一家五金行打工。冯梦云喜读报章,但深感自己墨水太少,后来他鼓起勇气投考了有免费生名额的光华大学。  入学之后,冯梦云贪婪地阅读书籍,并勤奋地习作投稿。20世纪20年代
期刊
去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第一批300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著名抗日英烈名单,浙籍文学家郁达夫的名字赫然在列。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近日,浙江省政府参事、本刊副社长何一枫提交的《著名抗日英烈郁达夫杭州故居“风雨茅庐”宜尽快恢复对外开放》建议,受到了省、市领导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风雨茅庐重新修整后将在近期对外开放。这将重新唤起人们对郁达夫的关注和缅怀。  风雨茅庐是郁达夫
期刊
2015年5月27日早晨,飞机在上海浦东机场落地,我才第一次亲身深切体会到,中国球迷有多么热爱和记得罗伯特·巴乔这位意大利球星。走出国际到达区,我们发现数以百计的球迷在等待我们,他们穿着印有巴乔头像的T恤,举着旗帜和照片,微笑着欢迎他们的偶像来到中国。  这是巴乔和他的经纪人维图里奥第三次访问中国。第一次访问中国时,他正在为AC米兰效力。第二次是2007年,他来中国推广奥林匹克纪念章。这一次他接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