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党报“群众办报”话语生成逻辑及内涵表达--以《解放日报》为文本的考察

来源 :中国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zi778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党的百年新闻事业中,抗战时期《解放日报》是最具影响力的报纸之一,作为当时中共中央机关报,它围绕团结抗日的历史任务,以马克思主义“人民报刊”理论为指导,以报刊改版改革为契机,对构建“群众办报”话语进行了积极探索。它在内容和形式层面体现“为群众办报”,在方法和制度层面落实“让群众办报”,最终为党报“群众办报”方针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
其他文献
转眼夏天就到了。江南的四季,通常是泾渭分明。运气好的话,秋天特别长,可以尽情享受难得的秋高气爽。如果打破常规,太热的话,“秋老虎”驾到,还是夏天的感觉。迅速降温,秋天提前结束,冬天来临,别提有多么失落。  但不管如何,中国人的心态是特殊材料做成的,任何时候都能找台阶,春夏秋冬,各有好处,最后可以成功安慰自己。  《月令七十二候解集》:“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立夏预
《红楼梦》中原本有一处非常美丽的园林,名为会芳园。园子不仅景色秀丽,而且名字优雅。\"会芳\"有集萃众美之意,和\"千红\"\"万艳\"呼应,《红楼梦》在描写元妃省亲时何不从了此名,却要改名大观园?第一,改名彰显了贵妃的权力和身份的尊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