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达人王鑫

来源 :新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m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鑫,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下属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员工,同时也是乌鲁木齐市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的会员。2000年至今,他共献全血3600毫升、成分血68个治疗量。不仅如此,他还带动爱人一起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来。
  最近,记者见到正要去健身房的王鑫。他身高约1.75米,戴着一顶深色的鸭舌帽,身材不胖,但显得很壮实。谈话间,语气平和,谈吐儒雅。“您是因为无偿献血后,担心身体出状况才开始锻炼的吗?”面对记者的疑问,王鑫笑着说:“恰好相反!我锻炼身体是为了保证献血的质量!”
  坚持锻炼,保证献血质量
  王鑫告诉记者,他每周只要有时间都会约上健身教练进行体能训练,以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保证献血质量。而这样的改变源于2009年的一次计划外体检。
  王鑫回忆说,2009年的一天,他像往常一样走进血液中心,准备献一次成分血。例行检查过后,却被告知患有轻度脂肪肝,血液不合格。“那段时间,工作和家庭两头忙,应酬又多,没想到一不小心身体就出问题了。”王鑫说,这次意外让他有了锻炼身体的念头,初衷也只是为了早点恢复健康继续献血。可是当身体变好时,他开始觉得,这是“受了献血的益处”。
  王鑫一度觉得,献血是因为别人需要,是一种助人心理。可随着献血次数的增多,学到的血液知识也越来越丰富,尤其是经过上面这件事之后,他开始觉得,献血实际上是一件利人利己的事。为了保证血液质量,他戒掉了烟酒,饮食以清淡为主,而且坚持着良好的作息习惯。
  已经39岁的王鑫,时常被工作伙伴猜测只有30岁出头。每当这时,他都觉得很开心。他说:“如果我不坚持献血,就不会刻意这样锻炼身体,就不会有现在这样年轻健康的体魄,和一颗快乐生活的心。”
  如今,献血对于王鑫而言,既是坚持锻炼的动力,也是生活的一部分。而说起第一次献血,他依然印象深刻。
  1995年,王鑫面临大学毕业。那时,社会上还没形成无偿献血的大环境,大学毕业生要献过血才能领取学位证。很多同学都以喝盐水、冲冷水澡的方式来影响血检结果,逃避献血。但一位担任团支书的学姐却影响了王鑫。“当时,《献血法》还没有颁布实施,人们更多的是卖血,而她却已经在无偿献血了。”王鑫被这位学姐的行为所感动,也一直想去尝试。“借着那个机会献血,我也算是向她致敬了。”
  2000年,在内地打拼5年后,王鑫再次回到乌鲁木齐。当时,《献血法》已经颁布实施两年了,街面上有很多关于无偿献血的宣传展板。因为有过一次献血经历,王鑫再次踏上采血车。当10号针头刺进血管,殷红的血液顺着软管注满400毫升的血袋时,王鑫迈出了自己主动无偿献血的第一步。“只要迈出了这一步,剩下的路就顺理成章了。”王鑫说。
  固定献血,就像日常工作
  王鑫的血液知识很专业,这些都是他在无偿献血的过程中学习到的。他说:“我捐献一次成分血(指血液中的某一成分。人体血液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成分组成。常见的成分献血是捐献血小板。)需要的一次性耗材和检验费用近千元,因为成分血的指标要求比全血要高得多,所以我要保证我的血液质量,珍惜每一次献血的机会。”
  王鑫第一次认识成分血是在2006年。那年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接到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工作人员的电话,称目前中心供血科血小板库存十分紧缺,塔城有一名AB型血的患者病情严重,急需输注血小板,请求他紧急捐献血小板。王鑫二话没说就赶到血液中心机采室,捐献了两个治疗量的机采血小板。之后,血小板被连夜送到塔城。
  王鑫向记者介绍,血小板主要用于大量出血的抢救和出血性疾病的预防性治疗,对白血病、骨髓移植、淋巴瘤等血液病的救治是必不可少的。血小板也经常用于抢救严重外伤病人和妇产科大出血患者。
  从那以后,王鑫开始每月都捐献血小板,一次献两个治疗量,不管血库是不是缺AB型血,他像是在进行一项既定的工作。有同事调侃他说:“王鑫的血是烫的,一个月不献血就烧得浑身难受。”事实就是这样,一个月不献成分血,王鑫就会觉得“生活少了点什么”。
  尽管自己时不时都要去一趟血站,但是他从不在意自己帮到的病人叫什么名字。“我只管做我能做的,别的什么都不重要。我就好比是一架造血机器。虽然不知道是谁在用,但我依然能体会到助人的快乐。”
  带动妻子,给女儿做榜样
  王鑫的爱人叫杨杰,在另一家通信公司上班。在王鑫的潜移默化下,杨杰对无偿献血由最初的恐惧,到好奇,再到跃跃欲试,最终成为众多无偿献血者中的一员。
  杨杰有一个弱点,那就是晕针。因为小时候的生病经历,让她对所有的针状物都有着一种莫名的恐惧。王鑫说:“她特害怕打针,生活中什么针她都不打,有时候开玩笑,用手指头戳她一下,她都会有惊恐的反应。但是她从不排斥献血时的针头,尽管那个针头比普通的要大很多。”
  2003年的一天,王鑫去献血的时候带着杨杰。“我就想让她见识一下献血的过程,没想到我才献到一半,她就忍不住也要献一次。”王鑫还记得当时的场景:从决定献血的那刻起,杨杰就开始紧张了。她攥紧双拳,呼吸沉重。当采血点的工作人员用10号针头穿刺她的皮肤时,她用力地扭转头,紧闭着双眼,狠狠地抓着王鑫的胳膊。直到献血结束,杨杰才松开手,王鑫的胳膊上留下一道深深的白色印记。
  “她到现在都害怕针头,但是依然在献血。”现在,杨杰共献全血达到了4000多毫升,成分血4个治疗量。
  把爱人成功地带进献血队伍之后,王鑫开始影响着4岁的女儿。有一次去献血时,女儿也在旁边。看着胳膊上垂下的软管,女儿好奇地问他:“爸爸,你生病了吗?”“爸爸身体好着呢!”“那你为什么打针?”“因为爸爸在献血!”“献血是好事吗?”“可以帮助病人啊,当然是好事了!”“哦,那等我长大了,我也要献血!”听着女儿稚嫩而坚定的语气,王鑫很欣慰。
  后来,他就常常带着女儿进出采血屋,让她感受无偿献血,接触那些“献血的好人们”。
  屡获荣誉,鼓励大家献血
  因为在无偿献血中表现突出,王鑫从2006年开始,先后两次被授予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年度全国无偿献血献奖金奖”。夫妻俩还在2011年12月同时获得自治区颁发的“无偿献血亚心杯金奖”。对王鑫夫妇来说,这些荣誉,并不意味着无偿献血的终结,恰恰相反,“那是另一个起点”。
  工作之余,王鑫活跃在各大社区论坛上,尤其关注无偿献血方面的内容。面对网络上抨击无偿献血的帖子,王鑫总是耐着性子反复详细地解释。自己解释不了的就上网查资料,甚至打电话问血液中心的专业人士,然后继续回复。
  “很多人认为献血后会变胖,其实不是这样的。”王鑫解释说,因为献血者以为献血后体内营养流失,所以开始疯狂补充营养,暴饮暴食,才会造成身体发胖,跟献血本身没有关系。事实上,献血后除了正常的营养摄取之外,不必有任何心理顾虑。“这是我从自己的无偿献血经历中体会到的,因为我从来没有因为献血变胖过。”
  王鑫说,他会继续坚持无偿献血,还要带动更多的人加入这个队伍。“少数人献血,就是不间断地献到60岁,也是极其有限的。如果全体适龄健康的人都来献血,哪怕只献一次,就会挽救更多病人的生命!”
其他文献
从足迹中得来的认知,如魔法般吸引着你,为着那份勾魂摄魄的魅力,越来越多的徒步者开始身背行囊,踏过葱绿的山川、金色的沙漠,一步步走进这块荒蛮难解的黄金腹地……杨军就是这样的领军人物。他的网名叫小羊。  小羊来了  在山友圈里,小羊的大名人人皆知。小羊的户外经历是从北大山鹰社开始的,1992年,小羊在北大进修期间参加了几次山鹰社组织的户外活动。起初他以为这是登山活动,后来才知道,在山鹰社真正的登山队员
期刊
阿一邓毕业后,携带着自己的从军梦想进入基层部队,也走上了一条完全不同于学校的崭新之路。4年时光,他在基层勇于锻炼,不断成长,经历了困顿和喜悦,体味了迷茫和收获,也记录着成长的艰辛与磨砺!  阿一邓,男,哈萨克族,新疆大学2004届国防生,所学课程成绩均全优,连续3次被树为“学生会优秀干部”、两次被评为“国防生先进个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携笔从戎4年来,他历任排长、副指导员、连长,在不同的工作
期刊
新疆之所以给人以神秘之美,路途遥远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因为遥远,一般人不宜到达,很少能够深入了解,便生出许多猜测,有了诸多想往、想像,神秘感由此而生。  去新疆旅游,这是萦绕在许多中国人、外国人心头的一个梦。  然而,新疆旅游业也潜藏着一个个隐忧,最令人忧虑的莫过于“旅长游短”。“上车睡觉,下车撒尿”,这是人们对新疆旅游的戏谑,个中有抱怨有无奈,更有盼望尽快解决“旅长游短”难题的渴望。  如何破解“
期刊
最近从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传出信息,有关部门历时6年开展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全国土壤环境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工矿业、农业等人为活动是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  中国粮食产量年年增长,可是在表面光鲜的外表下,隐藏的危险更值得我们重视。现在农民普遍感到土壤板结了,庄稼难种了。居民普遍感到果不香、瓜不甜、菜无味。现在蔬菜虽然数量多了,但比起我们小时候所吃的蔬菜难吃了。不仅如此,如今有些蔬菜中
期刊
近年来,随着货币政策的持续收紧,各地小额贷款公司的生意十分火爆,其中尤以中小企业集中的地区为甚。  小额贷款公司这股金融新生力量正加速生长。最近,某企业总经理经常收到这样的短信或电话,“你好,某某小额贷款公司为你提供你需要的小额贷款,咨询电话……”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小额贷款公司的快速增长,苦于缺钱发展的中小企业或将找到补足资金的有效渠道。  央行发布的上半年小额贷款公司数据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
期刊
静静地,沐浴在秋天的小雨中,林则徐纪念馆似乎向我们诉说着英雄的事迹……这里有着英雄的气息,有着弥久长存的精神力量。  又去了伊犁林则徐纪念馆,这已经是第一次的12年之后了。  伊犁林则徐纪念馆,位于伊宁市边境经济合作区。1994年落成以来,经过近20年的风风雨雨,至今,已成为伊犁人的骄傲:去伊犁是一定要去伊犁林则徐纪念馆的!  最近一次去是在今年9月下旬,我去的时候,正好碰上了伊犁的雨,雨中游伊犁
期刊
寒江救人的新疆好巴郎麦热达尼·如孜让这个寒冬暖意融融。荆州新疆籍青年在麦热达尼·如孜的带动和感召下,迅速成立起了一支“好巴郎”志愿者服务队,在当地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宣传新疆的一张名片。  2012年11月10日,湖北荆州长江宝塔湾段,来自新疆克州阿克陶县的麦热达尼·如孜带头跳入寒江,与另一名热心市民一道将落水妇女成功救起。寒江救人的好巴郎迅速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  新疆人民的好巴郎  现年
期刊
当今,人们去野外捡石头,不管是玉石还是奇石,多是直奔石头的市场价值而去,而奇台有这样一位石痴,从石头里悟出自己的人生情趣来。  有人说,新疆奇台县的马智全是个奇人,奇就奇在他能从谁也看不上眼的河里普普通通的卵石中淘出宝贝来。也有人说马智全是个怪人,怪就怪在他守着那么多的价值不菲的奇石,却还要去受苦受穷。  老马收藏的奇石到底有多少?恐怕连他自己也难以说清,反正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开的“悟石居”里
期刊
2012年7月10日,蔡志刚第一次随导演石峰进入新疆布尔根河河狸自然保护区执行河狸纪录片的拍摄任务,心情别提多高兴了,神奇的原野,陌生的河谷,精灵般的河狸,一串串未知早已勾起他的好奇心。  7月的骄阳足以晒透沙海,去往乌伦古河流域的路途热汽蒸腾,扭曲了树木,沙海、戈壁,大家都希望快点到达拍摄点,躲开这可怕的炎炎天气的炙烤。  他们终于到了河狸栖息地,这是一片河谷地带。乌伦古河缓缓地流淌着,河岸时陡
期刊
应用辩证科学的方法加以统筹分析,对发生“狼害”区域的狼群的分布、种群数量、生态环境容量、食物链构成、生态气候情况,以及畜牧业生产方式等等,进行系统科学的调查研究,从而制定完善的保护和控制措施。同时,政府应支持和引导保险公司开设相关业务,使牧民可以为牲畜投保。  近年来,新疆频频发生狼害,给农牧民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狼是保护动物,不能随意猎杀,是保狼还是护畜?自治区畜牧业政策性保险试点工作启动,这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