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斯鸠著作中的中国形象1(下)

来源 :国际公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wjww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中国人
  在论述法与民族的普遍精神、习俗和风尚赖以形成之原则的关系时,孟德斯鸠对中国人的性格给出了评判,认为中国人极不可信任。孟德斯鸠认为,“各个民族的性格都是美德与邪恶的混合,善与恶的品质的混合”2,“中国人由于生活极不安定,因而具有惊人的活动能量和异乎寻常的获利欲望,致使任何经商国家都无法信任他们”,3 中国人的诚信缺失,使中国只能与日本通商。4
  孟德斯鸠认为,习俗主要与内心活动相关,风尚主要与外部行为有关。他说,“中国的风尚牢不可摧”,并从杜赫德《中华帝国全志》第二卷中引用了一些资料,说明在中国男女绝对分开,在学校里教授习俗和风尚,从施礼时的从容不迫可以认定此人是文人无疑。5他认为中国的立法者将法律、习俗和风尚混为一谈,他们的习俗代表法律,而风尚代表习俗。在孟德斯鸠看来,中国立法者为了让人民过太平日子,制定最广泛的礼仪规范。他征引杜赫德《中华帝国全志》第三卷内容,提到中国的村民和身居高位的人讲究同样的教养,并说,“这是一个好办法,借此可以养成宽厚,维持太平和有序,消除因暴戾而产生的一切邪恶”。6
  关于中国的宗教,孟德斯鸠在“教义对世俗状态中的人有利或有害”一节中,提到了孔子。他提到,“孔子的教义否认灵魂不死”。7他同时写道:“佛教和道教相信灵魂不死,可是,从如此圣洁的教义中,人们竟然引申出一些骇人的结论来”。8 他认为佛教灵魂不死的教义误导许多人去自杀。他在关于孔子教义的注释中还征引了杜赫德《中华帝国全志》第三卷中所载的一篇中国哲学著作中的一段话,这是一位中国哲学家对佛教教义的驳斥。尽管孟德斯鸠并未对孔子的思想表示明确的赞赏,但是看来他是对孔子教义的实用价值表示欣赏的,至少要好于对佛教与道教的评价。
  孟德斯鸠指出,中国立法者实际上将宗教、法律、习俗和风尚融为一体,所有这些都是伦理,都是美德;并说,“中国的政体大获成功,原因就在于一丝不苟地遵守礼仪”。9 在他看来,礼仪之所以能深入中国人内心和精神,一是因为复杂的中文书写使中国人精神专注于礼仪,书里讲的也全都是礼仪,二是因为礼仪不含宗教成分,都是实用的知识性的东西,易打动人心。对于中国人重礼仪,孟德斯鸠是以一种略带赞赏的语气来评述的。但是,他随后便尖锐地指出,“中国的政体原则一旦被抛弃,道德一旦沦丧,国家立即就陷入无政府状态,革命随即爆发”。10 他进一步指出,正是因为中国人将法律、习俗、风尚和宗教混在一起,被征服的中国并不会丧失法律,征服者不可能将与法律融合在一起的那些东西统统改变。所以,在中国,征服者折服于被征服者。孟德斯鸠也清楚地认识到,基督教在中国立足几乎是不可能的。他参阅了《耶稣会士书简集》中的一些资料,明确指出,基督教对信教者的一些要求,有违中国的习俗与风尚,而且冒犯了中国人的宗教与法律。11
  孟德斯鸠认为,中国立法者以天下太平为治国的主要目标,俯首听命是维持天下太平的有效手段,12“中国在以太平为目标这一点上,却是世界上无人能与之比肩的”。13 但是,他这么说,并非是仅仅为了说明中国人喜欢太平,更重要的潜台词是,为了太平,中国人宁愿尊奉整齐划一的观念。孟德斯鸠在探讨制定法律的方式时,表达了对整齐划一的观念的质疑。他写道:“这些整齐划一的东西就那么恰当,永远没有任何例外吗?变革比忍受的痛苦更大吗?”14所以,针对他认为当时中国人为了太平而俯首听命的做法,他以讽刺口吻说道:“只要民众都遵法守法,至于是哪种法律又有多大关系呢?”15 他指出,中国立法者激励人民敬重父亲,构成中国礼仪的基础,礼仪则构成民族的普遍精神,“中华帝国构建在治家的理念之上”。16
  孟德斯鸠对中国人的生活完全以礼仪为指导似乎是赞赏的,但是却惊诧于中国人的狡黠。他说,他们却是世界上最狡黠的民族。他说这种情形多见于贸易,虽然贸易能够激发诚信,但是却未激发中国人的诚信。他征引了《北方游记》第八卷里朗克《1721-1722年日记》的资料,提到购货人需要自备衡器,每个商人都要有三把秤,重秤用于买进,轻秤用于卖出,精准的秤用来对付有所戒备的人。他认为,“或者出于必然,或者出于气候的缘故,中国人个个利欲熏心,令人难以想象,而法律并未设法加以制止。一切借助暴力获利的行为都被禁止,一切凭借伎俩或狡诈获利的行为却都不在被禁之列。千万别把中国人的道德与欧洲人的道德相比。每一个在中国的人都必须关注什么对自己有利”;17“斯巴达允许偷窃,中国允许欺骗”。18
  关于中国的国力
  孟德斯鸠在就世界贸易的变革论述法与贸易的关系时,征引杜赫德《中国帝国全志》第二卷的资料提到,“中国的国内贸易超过整个欧洲的内部贸易总量。我们的外贸如果不能促进内贸增长,杜赫德神甫所说就可能是事实”。19 同时,他提到,“欧洲的实力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它的花费之巨,它的军事介入,它的军队人数,在历史上都找不到先例,庞大的军队即使毫无用处,也要长期维持,哪怕只是为了炫耀”。20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欧洲实力的上升,以及孟德斯鸠对中华帝国实力流露出的怀疑。
  孟德斯鸠写《论法的精神》并非专门论述中国,而是根据论述的需要,将中国作为诸多国家中的例子之一用来说明自己的论点。从总体上看,孟德斯鸠对中国的评价是客观的,并不带有明显的偏见。在他的论述和评价中,中国是专制国家,但是由于气候等自然原因,政治有宽和的一面;中国有节俭的优良习俗,但这是迫于自然因素造成的压力;中国人为了太平,甘愿在不合理的法律面前俯首听命;中国人尊重礼仪,但是与此同时又不可信任。但是,在笔记性著作《随想录》(Pensées)中,孟德斯鸠说,“中国的政体是一个混合政体,因其君主的广泛权力而具有许多专制主义因素,因其监察制度和建立在父爱和敬老基础之上的美德则具有一些共和政体因素,因其固定不变的法律和规范有序的法庭,视坚韧不拔和不顾风险说真话的精神为荣耀,而具有一些君主政体因素。这三者都不占强势地位,源自气候条件的某些具体原因使中国得以长期存在。如果说,因疆域之大而使中国是一个专制政体国家,那么,它或许就是专制政体国家中之最佳”;21“中国人平和、谦逊、通情达理、虚情假意、悭吝贪婪”。22 这些笔记性文字写于《论法的精神》之前,是孟德斯鸠写作《论法的精神》的资料。由孟德斯鸠这部分笔记可以看到,在他早期的研究中,对于中国的看法更为积极,评价也较高。   在定稿的《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孟德斯鸠认为中华帝国主要是专制国家,中国人不可信任,是世界上最狡黠的民族,这些与他早期对中国的看法相比,更趋消极。这可能是因为孟德斯鸠在后来的研究中,接触到更多关于中国的负面资料有关。孟德斯鸠笔记性著作《随想录》、《随笔》(spicilège)、读书笔记《地理》(Geographica)等的手稿是在18世纪下半叶开始陆续被发现的。亨利·巴克豪森(Henri barckhausen)受托对这些手稿进行整理和编辑,于1899年和1901年间出版了《<随想录>和孟德斯鸠的未版著作断篇》(Pensées et fragments inédits de Montesquieu)中,1904年,他出版了他本人的研究成果《<论法的精神>与拉布莱德堡档案》(l’esprit des lois et les archives de la brède)。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论法的精神》附录中的资料,即取自《<随想录>和孟德斯鸠的未版著作断篇》和巴克豪森本人的研究成果《<论法的精神>与拉布莱德堡档案》。23 孟德斯鸠关于中国人最狡黠,不可信任的评价,显然对西方人心中的中国人形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大量参阅了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全志》以及《耶稣会士书简集》中关于中国的资料,如果说此前耶稣会士整体上对中国和中国人给予更多正面的肯定,那么我们可以说孟德斯鸠却从耶稣会士的记述中看到了关于中国和中国人更多的负面因素。
  耶稣会士们构建的美好中国的形象,在孟德斯鸠的心中,实际上正逐渐瓦解并崩溃。1762年,法国颁布解散耶稣会的命令,耶稣会在欧洲影响迅速减弱。此前,孟德斯鸠已经去世。1773年,耶稣会彻底瓦解了。美国学者马森(Mary Gertrude Mason)指出,“1760年,欧洲人对中国的敬仰达到了顶峰,耶稣会的中国观压倒了商人们的中国观。商人们没有机会涉足中国文化,由于他们主要是和中国的贸易商及下层人士接触,所以他们总是强调中国文明的令人讨厌的特征。在1770年耶稣会瓦解之后,商人们对中国文明的厌恶观点越来越引人注意”。24 可以说,孟德斯鸠比同时代人更早地看到了中华帝国的一些弊病,因此,在瓦解耶稣会士构建的美好中国形象过程中,他的作用不可忽视。孟德斯鸠的洞见,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西方世界对中华帝国的认识。
  标注信息:
  1.本文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号编号NCET-11-0717)成果之一。
  2.[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许明龙译,商务印书馆,2013年,第360页。
  3.同上书,第361页。
  4.同上书,第361页。
  5.同上书,第362页。
  6.同上书,第365页。
  7.同上书,第538页。
  8.同上书,第538页。
  9.同上书,第365页。
  10.同上书,第366页。
  11.同上书,第366页至第367页。
  12.同上书,第367页。
  13.同上书,第699页。
  14.同上书,第699页。
  15.同上书,第699页。
  16.同上书,第367页至第368页。
  17.同上书,第368页。
  18.同上书,第368页至第369页。
  19.同上书,第450页至第451页。
  20.同上书,第450页。
  21.同上书,第880页。
  22.同上书,第900页。
  23.参见上书,第817页注释。
  24.[美]M.G.马森,《西方的中国及中国人观念1840-1876》,杨德山译,中华书局,2006年,第9页。
其他文献
项目背景:  电商与汽车行业的关联早在多年前就已开始,尽管所有人都明白电商将是汽车行业未来重要的销售方式之一,但因为种种原因始终不曾有质的突破。直到2013年“双十一”,淘宝、搜狐、汽车之家和易车网等集中通过电商平台推出疯狂的购车优惠活动,成交额惊人,让汽车电商抢尽了风头,人们才突然意识到,汽车电商的时机已经成熟,2014年将是汽车电商模式大面积落地的一年。  ds全新战略车型首款5d全感官豪华a
期刊
作为一个从业公关的文艺青年,张洁一边给客户制造着聪明干练的“假象”,一边欢乐地做着正能量文青,一定是感觉自己萌萌哒。  没有奔放的思维,怎能叫做文青  随心写就会放肆,但专业就是克制!身为策划副总监,把握客户的品牌是基础,深挖内涵是功夫,此时,张洁驾驭文字的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微博微信的文案中,张洁主张“快、准、狠”。她总是强调,文章要结合热点、潮流,因此时效性尤其重要。好的文案,必须建立
期刊
中国无疑涌现出许许多多成功的企业。但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和一个卓越的企业之间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其间横亘着的,不仅仅是距离,还有凤凰涅槃式的脱胎换骨。而所有这一切发生和发展,都必然包含着贯穿始终的自我反思、自我否定,以便为自己的发展营造更加适合的体量、架构和模式。  一个做大了的成功企业的尴尬在于,它自以为在按照一家正常的企业去发展,但它周围所处的环境和社会,却对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因之一就是一个成
期刊
营销上的高明,加多宝已经无数次证明,不过,在公关上,加多宝的表现就乏善可陈了。这里的公关指的是事涉舆情和话语权的战略性公关  加多宝的营销有多聪明,公关就有多愚蠢。这实在是一件令人感到费解的事。  营销上的高明,加多宝已经无数次证明。过去的辉煌不论,仅以2012年押注第一季《中国好声音》为例,就足见胆识和智慧。在节目爆红之初进入,雪中送炭的加多宝以较低的成本成为浙江卫视的战略伙伴。而押注成功,也并
期刊
一位在联合国供职的朋友在饭桌上感慨:在美国,只要你能讲清楚合乎逻辑的理由,要帮助你约到州长见面沟通并不太难,尽管你们从不认识。但是,回到中国,一切都要讲关系,要有合适的熟人介绍,才可能与政府官员谋面,无论你要沟通的话题多么有价值。从语调中,可以感受到这位朋友对中国式的熟人社会或关系社会有些失望。  其实,人人活在关系中。马克思老人150年前有一句经典语录: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上中学的时候
期刊
现代公关行业的历史应该是上百年了吧。在web2.0时代之前,公关行业与广告业的思维和策略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基于中心点源扩散式的传播方式。报纸、杂志、广播、电视、早期的网站等中心圆点式传播源,是公关业和广告业的主战媒体。消费者是基于被动的影响力接受体。这种占据了公关行业百年历史的格局随着web2.0来临被打破。  首先是BBS、论坛、博客、脸谱(facebook),接着是推特(twitter)、微
期刊
唐风简介  中国顶级生活品牌联合会(筹)执行委员会主席、太和品牌学院院长、迪思传媒集团副总裁。他是中国品牌公关界第一个品牌实验室的创始人,也是沙漏模型、求偶模型、金字塔模型三大重要品牌方法论的创始人。  编者按:根据世界奢侈品协会(World Luxury Association)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奢侈品市场年消费总额已达到126亿美元(不包括私人飞机、游艇、豪车),占全球份额
期刊
自杜蕾斯鞋套成为经典案例以来,借助灾害事故和热点事件进行微博营销,俨然成为一种套路。但反观近来网上的热点,很多策划东施效颦,徒留笑柄。盖因公众火眼金睛,最容不得弄虚作假,如果对细节和舆情没有精到的把握,借势营销常常搞成玩火自焚。网民很挑剔,作秀需谨慎。  近来被网民嘲弄最多的第一大笑柄,当属“8点20发”,这一案例生动地揭示了魔鬼藏在细节中的道理。无论多么完美的策划,无论调动资源的能力有多强,只要
期刊
11月10日,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大力在协会会见了俄联邦远东发展部副部长马克西姆·舍列伊金一行。马克西姆·舍列伊金陪同俄总统普京来华参加APEC峰会,期间专程赴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参观访问。  赵大力对俄方一行的来访表示欢迎,并回忆了今年4月访俄期间与马克西姆·舍列伊金的友好交流。会谈中,赵大力向俄方介绍了中国公共关系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就中俄公关传播界未来在俄远东经济发展,特别
期刊
编者按: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那么,公关公司在为客户做CSR的同时如何做好自己内部的CSR?如何昭示自己的价值观?就此话题,《国际公关》记者对时空视点传播机构总裁刘方俊进行了采访。  《国际公关》:上世纪30-50年代,很多学者反对企业CSR,认为企业的唯一责任就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几十年之后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制定企业CSR的行为规范,您如何看待这个转变?  刘方俊: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