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古辞游仙诗形成原因研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tju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董逃行》、《王子乔》等诗歌为例,分析乐府古辞游仙诗在汉魏时期形成的原因,主要为历史文化背景原因和古代统治者对求仙问道的热衷。
  关键词:乐府;古辞;游仙诗
  作者简介:朱玉纯(1993-),女,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2-2139(2017)-18-0-01
  游仙诗在汉魏时期逐渐发展和成熟,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统治者的推崇有着重要的联系,统治者的推崇是游仙诗兴起的重要原因,而历史文化背景尤其是庄子的艺术描绘则影响了游仙诗的艺术风格。
  一、庄子的艺术描绘使人向往
  汉初社会崇尚黄老学说,学习和研究庄子思想的人自然也多,《庄子》书中对“神人”的奇妙幻想,对读者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例如《逍遥游》描写“神人”美而不食人间烟火: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1]91《齐物论》描写“至人”寒暑不侵:
  “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厉害之端乎!”[1]107
  尤其是对列子可以“御风而行”[1]89的形象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逐渐引申和转变为后来人们心中的神仙形象的重要特征。也许庄子对这些“至人”、“神人”等艺术形象的描绘,其最初的目的并非是描绘神仙,而是为了阐明他理想中的“无待”的境界,但这些艺术描写却为后人提供了想象空间,逐渐成为古代历史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待”、即超越现实物质条件束缚的“神人”形象也成为了神仙的标志性特征。
  二、统治者的推波助澜
  早期社会生产力不发达,人们对于不可解释的事情归结为“神”、“上天”的作用,统治阶级就以上天的意志为依据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如《尚书·召诰》记载周代统治者的告示,“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兹大国殷之命,惟王受命”[2]184;“我受天命……受天永命”[2]189等等。后来关于“神”的传说逐渐丰富起来,人们也有了关于仙人和仙境的想象。
  不论是出于期望有神仙现身以说明自己统治的合理性,又或者是为了追求传说中的长生不老,历史上不少统治者们都对求仙之事怀有极高的热忱。史书对汉武帝求仙之事的记载极为详尽,汉武帝曾作《天马歌》,表现了他对骏马的喜爱和游览仙界的渴望:“天马徕,龙之媒,游阊阖,观玉台。”[3]406
  汉武帝在位五十余年,始终没有放弃过求仙问道之事,他对方士所说的仙境和长寿不老之事尤为沉迷,俗话说“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位帝王的喜好在民间也掀起了巨大的风潮。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孝武皇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4]1079他亲自到神庙中祭祀鬼神,耗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派人去海上寻找方士们所谓的蓬莱仙岛,“与方士传车及间使求仙人以千数。”[4]1130声势浩大,必然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民间的骗子们看到李少君、栾大等人以此成为皇帝的座上宾,“贵振天下”[4]1104,认为有利可图,于是也纷纷效仿:
  “求蓬莱安期生莫能得,而海上燕齐怪迂之方士多相效,更言神事矣。”[4]1087
  “海上燕齐之间,莫不搤腕而自言有禁方、能神仙矣。”[4]1104
  “自此之后,方士言祠神者弥众,然其效可睹矣。”[4]1155
  汉武帝求仙之事对文坛的影响不仅在他在位的时期,在他申侯仍有许多与他有关的传说故事为后人改编和传唱,如金铜仙人、为爱妃招魂等等。这些传说故事多带有浪漫主义情怀,情感绮丽,是非常受后代文人墨客欢迎的文学题材。汉武帝统治时期大范围的求仙引起社会上的波澜,汉代乐府的游仙诗创作也受其影响,这对游仙诗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曹础基注说.庄子[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03.
  [2]王世舜.尚书译注[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7月第1版。
  [3]曾國藩纂,熊宪光、蓝锡麟主注.经史百家杂钞今注[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10.
  [4]韩兆琪译注.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0.6第一版。
其他文献
基金项目:本研究为2016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制艺为论赋的中国古代文赋研究》初期成果,项目编号:16WXB014。  摘 要:八股文作为我国古代一种源于传统,又影响深广的考试专用文体,其于古代人才选拔的意义非同小可。而从民族文体出发看,它是一种在内容与形式的双重意义上源于传统又整合传统的文体新样式。在历史使用过程中,人们称其为八股文,实是俗称和贬称,其文体正名应为制艺,因为作为一种传统论体样
移动云计算的发展将终端移动设备与云端的海量数据资源和服务平台关联在一起让人们更加接近互联网数据。更多的用户正选择将数据外包存储到云端,但云服务器未必是可信的,而且
信息网络安全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网络安全层面、系统安全层面、应用安全层面、物理安全层面、管理安全层面等各种因素。本论文根据PICC信息化建设与应用
摘 要:壮泰民族都有以屎壳郎作为主线的民间故事,两族的屎壳郎故事在故事角色、故事情节和故事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中因为两个民族间的渊源关系而具有相似性,同时又因现今两个民族分属不同国度和文化环境而具有独具一格的差异性。  关键词:壮泰;屎壳郎;民间故事;比较;相似性;相异性  作者简介:何丽蓬(1983-),女,广西田东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泰语教学、壮泰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
本文针对IEEE 802.16d和802.16e提供的安全机制中存在的缺陷,重点研究了无线环境下的身份认证问题。通过引入移动通信领域的一些新技术,如智能天线技术和“射频指纹”技术,提出
摘 要:西晋时期,由于时代的影响,文坛上出现了一种特殊抒情方式——“逆反式抒情”。诗人所作诗歌中的感情与其现实生活和性格不相符,通过诗歌展现诗人自己内心中的别样感情。傅玄是西晋时“逆反式抒情”的代表诗人,他的诗作中充分表现出了这一抒情方式。  关键词:逆反式抒情;傅玄;诗歌  作者简介:汪慧美(1995.12-),女,甘肃省张掖人,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206 [
该文首先分析了GSM系统中的安全现状,对用户接入和增值业务中的身份认证问题作出剖析,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方案.该文主要讨论以下方面的内容:1.在介绍GSM网络安全现状的基础上
宋代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原因,使得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先秦以来实行的坊市制度被打破,商品经济也随着繁荣起来,歌楼酒馆等娱乐产业随即遍布城市之中。为
作者简介:盛佳(1993-),女,汉族,山东青岛人,青岛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方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01  《左传》作为先秦时期的一部文化典籍,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叙事生动细微,塑造了形象鲜明的人物,运用了字约义丰的语言,是一部用于研究春秋时期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历史资料。
期刊
作者简介:刘士梦(1991-),女,汉,安徽人,云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01  谈至“禅”这一概念,它并非首源于中国本土而是由印度流传至中华大地上来的,这也是公认的起源,但禅宗却是滴滴亲亲的中国本土化的产物。宗密说:“禅是天竺之语,具云禅那,中华翻为思维修,亦名静虑,皆定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