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珍珠塔美丽的邂逅

来源 :七彩语文·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身着一袭破旧长衫的年轻后生站立一旁,恭恭敬敬,神情落寞;身着绫罗绸缎的贵妇人坐在那儿,盛气凌人,身旁立着一个小丫环……你知道这描写的是哪部戏曲吗?快请教一下爷爷奶奶,他们一定有答案。对了,这就是著名戏曲《珍珠塔》中的一幕——方卿见姑母。
   再考考你,知道《珍珠塔》的故事发生在哪里吗?嘿,有点难度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珍珠塔》故事的发源地——享有“中国十大魅力名镇”殊荣的5A级景区吴江同里。
  
  千年佳话
   《珍珠塔》讲的是,明代大族方家受奸臣陷害,被满门抄斩。方卿母子逃出虎口,生活艰难。方卿向姑母求助,谁知姑母刻薄势利,不但不肯资助,而且千般讽刺,万般挖苦。表姐陈翠娥不满母亲所作所为,尽力挽留方卿,方卿不肯。翠娥便假借赠送点心,把价值连城的珍珠塔暗藏于盒内交方卿带走。姑父陈培德看重方卿是有志之人,有心将女儿许配与他,方卿深受感动而应允。归途中,珍珠塔被盗贼邱六桥劫走。几经周折,宝物又为陈家所获。翠娥见塔,误以为方卿被害,悲痛成疾。不久,方卿考中状元,便乔装到陈家,唱曲讥讽为人势利的姑母。最终姑母幡然悔悟,姑侄冰释前嫌,两家也得以联姻,成就一段佳话。
  
  历史记忆
   据考证,《珍珠塔》故事发生在明朝万历年间同里镇,陈家主人陈王道(即戏中的陈培德)时任南京监察御史,继室姓方(即戏中的势利姑母),只有一独生女(即陈翠娥);另外,同里镇郊原有九松亭、白云庵等景点,也和戏中情节相符。
   同里镇建有“珍珠塔”景点,是一座由亭台楼阁、水池船坞、草木山石组合而成的园林,玲珑、精致,古朴中透着一丝典雅。走进“珍珠塔”,犹如走进一曲温柔、悦耳的评弹之中。徜徉在绣阁、书房、水榭、亭台,曾经发生在这里的经典故事一定会让你怦然心动。
  
  水乡文化
   著名作家张抗抗在《梦幻同里》中写道:“同里镇就像是浸在水中的一粒珍珠,圆润得使人不忍抚摸……同里镇家家临水,户户通舟,小桥流水人家又被人誉为东方威尼斯。同里镇上的嘉荫堂、崇本堂、世德堂、陈去病故居等庄重古朴的深宅大院以及精巧玲珑的园林小筑,各有千秋,毫不逊色,无一不力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浓烈的明清宅院的艺术氛围。”
   流水流走了岁月,也流出了古镇源源不绝的文化。古有一百多名状元、进士、举人走出同里,今亦有文人名士数不胜数。古人恋同里,同里忆古人。历史已经远去,但这儿的亭台楼阁,一草一木,都在叙述着动人的故事。
其他文献
过年了,大范和小范兄妹俩准备举行一场爬楼梯比赛,以增加新年的气氛。在爸爸和妈妈的助威声中,比赛开始。  哥哥大范的脚力明显比妹妹要好,只见他一马当先冲上了第一层,不想却在楼梯拐弯处遇到了两扇铁门,左边和右边分别写了几个词,旁边还放了一支笔。    正当大范不知何意时,妹妹小范赶了上来,一看这架势,不假思索,拿起笔“唰唰”就画了几条线。顿时,“啪”的一声,铁门开了,妹妹抢先跃了上去。  正追赶着,只
期刊
同学们,你听说过登陆舰吗?登陆舰,通俗地来说,就是能在海上航行,并把登陆部队以及武器装备送到陆地的舰艇。为什么说它是“大肚汉”呢?继续往下看,你就会知道啦!     拂晓时分,一场海空联合作战演习正式打响。海上,“我”舰艇编队铁阵森严、十分壮观;天上,战机在呼啸、盘旋;水下,潜艇编队警惕地监测着“敌情”。在“我”优势海空火力打击下,“敌”抵抗火力渐渐弱了下去。在离“敌岛”25海里处,登陆舰打开舱
期刊
“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当你背诵这样的诗句时,有没有想过,雪花到底是个什么样儿?  接下来,让我们跟着雪花“穿越”一下——    雪花几个角?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唐】李白《北风行》)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唐】韩愈《春雪》)  诗中描述的雪花或大得像席子,或小得像飞花。而现实中的雪花是由一颗颗肉眼看不到的固体微粒组成。在冷空气的作用下,水分子以微尘粒
期刊
“小纸落在俺手里/俺拿它来铰花样/喜花、礼花、鞋样花/百花开在俺手下/能铰鱼,能铰水/铰得万物美又美/铰到家家生活好/铰得人间美如画。”   听,这首歌谣多欢快啊!你能听出来唱的是什么民间艺术吗?相信聪明的你一定早就猜出来了:剪纸!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历史源远流长。在纸被发明之前,人们就采用镂空雕刻的技术,把金箔、皮革、绢帛甚至树叶做成工艺品。到了汉代,随着纸的发明,真正意
期刊
这个周六,天气是晴朗的,但是我的内心却是阴沉和焦虑的,因为我就要参加水粉画的分班测验了,这对我至关重要。因为我喜欢画画,我希望自己能画得更好。一路上我几乎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妈妈在旁边安慰我说:“对自己要有信心,尝试就能进步!”  听了妈妈的话,我感觉好了很多,我也在心里给自己鼓劲。到了学校,我首先看到了我们的指导老师——厉老师。厉老师出乎我意料地和蔼可亲,他的嘴角始终挂着热情的微笑,让我的心里暖
期刊
清晨雾气弥漫,笼罩大地,眼前一片迷蒙。远处的高楼增添了几分神秘,仿佛是一位身材苗条的新嫁娘,穿上了一层柔柔的轻纱。走出屋子,只见道路、河流、大树都笼罩在茫茫的雾中。再看行人,头发、眉毛、胡子都开满了水晶花,一个个像老神仙似的,样子既可爱又好笑。汽车、摩托车、电瓶车一个个都睁大了雪亮的“眼睛”,拼命探寻前方有没有障碍物。“嘟嘟”“嘀嘀”“丁零零”……只听见声音,看不清东西,这真是一曲美妙的交响曲,又
期刊
  
期刊
爷爷今年74岁了,但精神矍铄。在亲人中,他是最疼我的。  爷爷从事了一辈子的农业技术工作,因为工作太忙,他把年轻时的文学爱好搁置了下来。   直到退休,爷爷才重新拿起笔来,进行业余创作。起初,他每天在稿纸上“爬格子”,真的是够辛苦的。但就是这样,他在报刊上也发表了大大小小好多“豆腐块”。后来,家里买了电脑,他勤学苦练,终于会用电脑写作了。奶奶戏称他成了“坐”家。爷爷得了糖尿病后,奶奶“取消”了他继
期刊
在地球上,有许许多多的动物和我们共呼吸,同生活。它们各有各的生存秘技,有些独特的行为方式让人类都自叹弗如。很多时候,它们甚至是我们的老师!     在人类发明餐具以前,动物就已经在使用餐具了。鹈鹕有着类似人类的“购物袋”,小型鼬类动物拥有锋利的“牛排餐刀”,虾和螃蟹具备天生的“筷子”,而美丽的蝴蝶也不甘落后,使用吸管来显示它的优雅风度……   鹈鹕的嘴巴可以算得上最为奇异的鸟嘴之一。在鹈鹕嘴的
期刊
有一位作家曾写下这样一句话:“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人们都说,他参透了生死,所以敢于直面人生的巨大苦难,而非消极退缩,向厄运臣服。这位令人敬重的作家,就是史铁生。    “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曾有人问史铁生职业是什么,他说“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这一回答很幽默,却也包含着深深的无奈。   作为一位作家,他写出了多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秋天的怀念》《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