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个旧Sn-Cu多金属矿田风流山矿段原生晕分带与深部成矿预测

来源 :地质与勘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hi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个旧风流山矿段位于老卡岩体西侧,老厂矿田的南部,风流山Sn-Cu多金属矿段属于蚀变花岗岩型矿化,矿化发生于花岗岩内蚀变带,矿体受断裂和裂隙控制.运用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对风流山34矿段第5勘探线剖面样品进行蚀变矿化分析和原生晕研究,探究其深部矿体赋存状况.(1)矿体原生晕分带清晰,原生晕展布形态与矿体空间分布相似.(2)由各断面的分带指数,得到矿体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由前缘至尾部):Mo-Sn-Bi-Ag-As-Cu-W-Co-F-Pb-Zn-Sb-B-U-Ta.(3)以风流山34矿段第5勘探线剖面分带指数为基础,选取(Mo×Bi×Zn)D/(U×B×Sb)D和(Mo+Bi+Zn)D/(U+B+Sb)D作为构建深部矿体定量评价模型的指标.根据比值的曲线变化规律,推测该矿段深部可能存在盲矿体.
其他文献
前寒武纪(4.6 Ga~541 Ma)占据约90%的地球发展历史.该时期大气成分、海洋氧化还原条件、全球气候和生命演化历程等均发生极大程度的改变,为现在的地球系统奠定了基础.地球轨道参数是描述地球系统演化过程的重要指标,对于研究日地系统、地月系统及地球本身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一些学者在全球范围内2650~550 Ma地层中成功识别出大量可靠的地球轨道参数.本文通过总结前寒武纪地球轨道参数,分析了地球外动力系统和地球深部动力系统对于地球轨道参数的影响;并以前寒武纪重大地质事件为基础,进一步阐述了地球轨道
陕南西乡微体化石对于研究寒武纪大爆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前人研究大都局限于微体古生物的研究,而化石的成岩背景以及古环境研究尚属空白.因此本文通过测试主微量稀土元素及氧同位素来分析研究区的古沉积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一区域的空白.研究手段虽然在地化领域比较常见,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通过对富含小壳化石的“宽川铺段”及其上、下地层的微量元素Sr/Ba、Ni/Co、Sr/Cu、Rb/Sr、Mn/Fe等比值及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含量、氧同位素特征的综合研究发现,研究区灯影组顶部环境为缺氧状态到宽川铺段弱氧化
破解弹跳背后的原理rn打水漂是一项经久不衰的童年游戏,但其中的原理却引得物理学家苦苦探索了许多年.乍看之下,打水漂时石头在水面上弹跳的次数多少只取决于石头的转速、速度、形状,以及石头与水面接触的夹角等因素.石头撞击水面的瞬间,冲击力排开一部分水,石头本身受到反作用力,亦被水面推动向上.此时,石头若能达到特定的旋转速度,便能弹起;反之,就会没入水中.扁圆的石头显然最为趁手,它在弹跳时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期刊
杭州湾南岸是我国近代海岸线变化最大的海岸带之一.前人曾利用史料、遥感、土地利用等手段对这一带岸线的变化进行过大量的研究.最近,笔者等在慈溪市滨海平原中距海岸线2~3 km的二座孤山—伏龙山和海王山发现了海蚀崖、海蚀沟、海蚀穴等海蚀地貌,从而提供了对历史海岸线位置有明确指示意义的地质地貌证据.分析认为此乃20世纪60年代的海岸线位置所在.此发现不仅对杭州湾地区的岸线变化、人类活动对滩涂改造等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这也是杭州湾地区难得的历史海岸线地质遗迹,对开展科普宣传、研学旅行、地学旅游等具有重要意义.
陕北靖边波浪谷丹霞地貌区是近年来国内外地学界的新发现和持续关注点.论文通过野外地质调查、粒度分析,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等研究,探讨红色砂岩地球化学特征、沉积环境、物源性质等相关问题.研究表明:红色砂岩以中—细砂为主,SiO2和Al2 O3含量之和在85%以上,沉积环境为河湖相,为水动力中等,水面较浅的河流入湖三角洲河口区地带,而不具有目前一些学者通过宏观观察提出的该砂岩为沙漠相沉积特征.沉积阶段气温较高,存在暖干与暖湿的多次变化.地球化学分析表明红色砂岩地球化学类型为长石砂岩和亚长石砂岩,物源可能来自于盆地内
深海有许多奇异的动物,我们平常很难见到它们,但它们偶尔会被海水带到海滩上.这里介绍过去十年里被冲上海滩的一些动物.rn巨型乌贼rn数百年来,巨型乌贼激发了一些神话传说,但人们其实很少见过它们.巨型乌贼是世界上最大的无脊椎动物,它们的眼睛在所有动物中最大.它们栖息在深海,很少被冲上岸.但在2013年10月,一只巨型乌贼被冲上西班牙一处海滩,其体长达3米,质量为180千克.2020年,另一只更大的巨型乌贼被冲上南非的一个海滩,其体长为4米,质量达330千克.
期刊
泥岩涂抹的连续性影响油气跨断层运移,在相似岩性、相似应力条件下,泥岩厚度和断距长度是影响泥岩涂抹连续性的主要因素.本文结合岩芯观察,借助三维定量物理模拟实验对泥岩涂抹的连续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泥岩有效涂抹是决定断层封闭性的必要条件,涂抹连续厚度是封闭性评价的重要参数;②受剪切作用在断层带中形成连续的泥岩涂抹油气封堵层,其涂抹形成过程分为3个阶段即泥岩层未错断阶段、泥岩剪切涂抹层形成阶段和涂抹层连续性破坏阶段,其中前2个阶段是泥岩有效涂抹阶段,在第3个阶段出现泥岩涂抹连续性破坏从而导致封堵油气失效
留村金矿位于山东莱州市城区西南12 km的留村断裂带上,是发育于古老变质岩中的小型石英脉型金矿.为深入研究该矿区地层、构造与矿体在地下的延伸分布情况,加快后续数字化矿山建设,山东黄金集团应用Vulcan矿业软件对矿区开展三维地质建模.在收集相关地质实物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地质数据库、数据转换、地质解译等系列功能操作建立了矿区地表、岩体、构造及矿体模型,并对其进行任意剖割划分,实现了矿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矿体的三维可视化,促进了本区矿体赋存规律的研究以及三维空间的成矿预测.同时利用软件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
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在四川盆地西北部广元市青川县田坝子剖面发现了多处具铀异常(≈70×10-6)的含铀沥青脉.对含铀沥青脉开展了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光谱学研究,并与研究区典型砂岩型铀矿床(303矿床)中的“有机质”开展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含铀沥青脉中含有大量的微粒状矿物,包括微米级的石英、重晶石、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及呈微—纳米结构的草莓状黄铁矿,沥青脉中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十分富集,主要富集Mo、Re、Cd、U、Ba元素,次要富集Sc、V、Ni、Cu、Zn、Rb、Tl等.川北303砂岩型铀矿床的矿石
西岭金矿床是胶东金矿集区内近来新发现的超大型破碎蚀变岩型金矿床(475吨@4.56 g/t),位于著名的三山岛金矿床的东侧.本文在详实的野外地质观察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西岭金矿床的基础地质特征,并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结合电子探针分析,系统研究了西岭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西岭金矿床大量金矿物(银金矿和自然金)主要赋存在II阶段石英-黄铁矿和III阶段灰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中.西岭金矿床金矿物主要有晶隙金、裂隙金和包体金三种赋存状态,以晶隙金为主.金的主要载体矿物为黄铁矿,次为石英、黄铜矿和方铅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