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调解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探讨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ilinx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视调解类节目是我国社会以及媒体发展必然的产物,但是我國电视调解类节目出现节目雷同等问题,调解类节目的发展遭遇到巨大的瓶颈。本文通过对电视调解类节目的创新和发展进行研究,提出电视调解类节目创新思路,促进电视调解类节目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调解类节目;创新;发展
  一、前言
  近年来,大批的电视调解类节目如春笋般纷纷涌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之中。调解类节目播出总是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和取得较高的收视率。电视调解类节目的播出迎合大众的需求,解决人们生活中的矛盾。但是随着电视调解类节目的不断增多,调解类节目出现雷同,给观众造成视觉上的疲劳。电视调解类节目的创新发展是电视节目有待研究的问题。调解类节目只有不断的创新发展,才能赢得观众的喜爱。
  二、电视调解类节目发展困境
  电视调解类节目是指节目中邀请双方当事人,在节目中对纠纷进行疏导,从而解决纠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调解类节目出现在荧幕前,越来越多的节目出现雷同,节目质量越做越差,电视调解类节目面临发展困境[1]。
  (一)节目中说服者缺乏專业性
  大多数调解类节目中说服者占据较大地位,说服者起到调解矛盾的重要性。说服者的专业性影响到矛盾调解的效果,大多数调解类节目中说服者不具备较强的专业性,很难解决当事人之间的冲突。调解类节目的说服者大都为心理专家的身份,心理专家在说服过程中偏向感性的说服,但很多矛盾冲突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
  (二)节目说服内容过于感性化
  调解类节目为了吸引受众把节目的焦点放在当事人的悲惨生活经历上,调节的过程中偏向于感性化。调解矛盾的过程应该是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过程,感性的调解是为了让话题能够舒坦的展开,而理性的调解是为了解决矛盾。节目中过度使用感性化说服内容,不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2]。
  (三)节目中说服情境缺乏合理性
  调解类节目中情境环境十分重要,说服情境的安排能够解除当事人心中的压力。但是,如今大多数调解类节目对说服情境的安排不重视。比如,录制现场没有观众席,一定程度上会使当事人造成环境的警戒,这影响调解节目过程的正常进行。
  三、电视调解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
  虽然电视调解类节目日益雷同,但其中不乏许多优秀的电视调解类节目。电视调解类节目要想创新发展就应该不断地借鉴学习优秀的经验。通过分析电视调解类节目的一系列困境,对电视调解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提出以下见解。
  (一)打造专业调解团队
  电视调解类节目的调解团队占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是调解节目的成败的重要因素。调解类节目目的就是为了合理的解决当事人双方的问题矛盾,问题的解决来源于调解团队的不断疏导。调解节目的调解团队必须具备专业的素养、扎实的心理分析能力、以及过硬的法律知识。调解团队在调解过程中应该能够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能够一针见血的指出当事人双方问题的关键。调解团队在调解过程既应该具备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应该和矛盾双方产生情感共鸣。另外,在调解过程中应该涉及各个领域的知识,这就要求调解团队应该具备广阔的知识,心理学、金融学、法律学、财务学等。调解类节目应该组建相应的专家团队,为矛盾调解出谋划策。节目中调解团队人员应该由各行业领域的专家组成,为调解类节目打造看点和亮点[3]。
  (二)选择合理说服内容
  调解类节目在说服内容的选择上,应该注重感性与理性的结合,调解类节目的说服内容应该根据相关主题以及当事人来确定。对于文化水平程度较低的当事人,以感性信息说服,对文化水平程度高的当事人应该以理服人。当然,调解员在说服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理性和感性说服内容的运用,达到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效果。调解的内容应该具有一定的品味,也不过于理性严肃,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注重言语、表情的运用。另外,说服内容要想达到最终的目的必须合理安排好整个节目的基本流程。事件的陈述过程中调解队伍应该静观其变,在调解的过程中应该加强调解员和当事人之间的互动,让当事人参与到整个节目当中,从而帮助当事人解决矛盾冲突。
  (三)营造恰当说服情境
  调解类节目说服情境的安排也十分重要。调解类节目说服环境的安排不仅能够提高整个节目的品味,还可以缓解当事人心中的心理压力,从而达到良好的调解效果。对于需要理性调解的实践,说服情境应该布置的相对严肃,调解员位于中间,调解员的左边为主持人,右边为观察人员,双方当事人位于中间正对调解员的位置。这样在视觉上形成强烈的压迫感。另外,考虑双方当事人的隐私秘密,对演播现场观众席的设置应该进行斟酌,使双方当事人全身心的投入到调解节目当中,解除心中的困惑。另外,说服情境可以采用调解员和当事人单独谈话的方式,分别了解当事人双方的问题矛盾,在当事人双方内心建立相应的信任,从而调解双方矛盾[4]。
  四、结语
  综上所述,调解类节目是人们生活娱乐的一种调味剂,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的矛盾。调解类节目的雷同容易造成观众的流失,与此之外电视调解类节目还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比如调解类节目说服者缺少专业性,说服的内容过于感性,说服的情境缺乏合理性等。电视调解类节目应该不断创新与发展,调解类节目制作团队应该打造专业的调解团队,选择合理的说服信息,营造合适的说服情境。只有不断地改革创新,电视调解类节目才会取得良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戴烽,李倩.调解类电视节目发展路径研究——以江西卫视《金牌调解》为例[J].电视研究,2014(01):48-50.
  [2]朱文丰.电视调解节目创新发展的实践与探索——以深圳都市频道《第一调解》为例[J].声屏世界,2014(02):38-40.
  [3]高金花.调解类电视节目的社会意义及发展建议[J].才智,2015(08):310.
  [4]王永,孙鹏.调解类电视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创新之路——以扬州广电总台《甲方乙方》为例[J].现代视听,2012(12):59-61.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探讨丈夫对妻子能否构成强奸罪的问题,围绕丈夫在违背妻子意志的情况下和妻子强行发生性关系是否构成强奸罪进行讨论.首先,对强奸罪及“婚内强奸”进行比较性分析,通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时不时会遇到“节外生枝”的情况,如何面对,这就需要教师有梳理这些意外枝条的艺术技能。调整课堂计划、调整预订的步骤,课堂会因为“节外生枝”而更加精彩
[摘要]刑法因果关系判断,即疑难的理论问题在司法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大陆、英美法系与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理论呈百家争鸣之势,就具体问题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存在差异。本文通过梳理相关学说,希望理清问题主要脉络以获得较为清楚的认识。  [关键词]刑法因果关系;主观归责;客观归因  [中图分类号]D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7-0116-02  1大陆法系因果关系理论评析 
摘要:本文运用SWOT分析模型,立足于当下媒介融合,受众用户化发展的时代背景,对目前省级新闻广播所处的竞争环境、面临问题和困难进行了全面剖析,并从频率定位、跨界融合、内部整合、媒介管理等方面对其提出了发展建议,旨在探求省级新闻广播“新闻立台 评论强台”,同时适应当下媒介生态,改革转型的未来发展之路。  关键词:新闻广播;发展策略;媒介融合  长期以来,新闻广播作为电台的核心主频率,承担着全台新闻报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我的一天是从幽曲的洞穴中探出头的那一刻开始的。我不会计较这是一个早晨还是中午,没有什么要求我必须在什么时候钻出来,我坚持着自由的心性,伸完一个懒腰,打过一 My day b
目的:分析改良肠梗阻导管技术在难治性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应用结果.方法:对我院的46例难治性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改良肠梗阻导管技术治疗,并且在治疗后定期进行随访工作,观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妇幼保健工作是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健康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药事管理工作是影响妇幼保健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提高基层妇幼保健院药事管理水平应视为妇幼保健院
在古代中国的酷刑当中,有把人杀死后剁成肉酱的,称为“醢”.北魏法律,处置谋反大逆是车裂.到了唐代,律书内的官定死刑,最重者仅仅是斩首.五代才开始在刑法之外增设了“凌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