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烦恼 生命的抗争

来源 :求学·高分作文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87995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774年,一部小说的问世在德国年轻人中爆发了一场不折不扣的主人公热。黄裤子、黄马甲、蓝外衣,他们身着主人公的服饰,手拿主人公的杯子,在城市里涌动。据说拿破仑先后读过七遍,战场上也一直将它带在身边。它就是——《少年维特之烦恼》。
  平静与狂热、理性与激情、真诚和虚伪、敏感与迟钝、叛逆和屈从、清醒与蒙昧、爱与憎、生与死……歌德思考的这些哲学命题,主人公维特经历的这些人生难题,不仅困扰过德国青年,也困扰过世界青年,还仍然困扰着21世纪的青年。世界的歌德创造了一个世界的维特,让一代代青年照见了自己的身影,从而有了对话的朋友。
  经典再现
  幸福是什么
  那些像孩子一样无忧无虑的人最为幸福,整天带着玩具娃娃东转西跑,给娃娃脱了穿,穿了脱,瞪大眼睛在妈妈放甜面包的抽屉周围悄悄转悠,要是一下拿到了心爱之物,便将嘴里塞得满满的,鼓着腮帮吃掉,并且嚷嚷:“还要!”——这样的人是幸福的。还有一种人,他们给自己的无聊勾当或者欲念想出种种漂亮称呼,美其名曰为人类造福的伟大事业;他们也是幸福的。愿上帝赐福给这样的人吧!可是,谁要虚怀若谷,正视这一切将会有怎样的结果?谁要能看见每一个殷实市民如何循规蹈矩,善于将自己的小小花园变成天国,而不幸者也甘负重荷,继续气喘吁吁地行进在人生的道路上,并且人人同样渴望多见一分钟阳光——那么,他也会心安理得,自己为自己创造一个世界,他也是幸福的。
  【深度解读】据说,人类始祖本来居住在伊甸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因为偷吃了智慧树上的果子,洞察了自身的奥秘,被上帝赶出乐园,这才使我们有了无数的灾难。我们并不怀念伊甸园的生活,与其做蒙昧的幸福者,不如做清醒的奋斗者,因为后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
  
  一见钟情
  我认识了一位最最可爱的人,要把这事的经过有条不紊地告诉你,那是很困难的。我又快乐又幸福,所以不能把事情很精彩地写出来。
  一位天使!——没说的!谁谈起自己的意中人都这么说,不是吗?可是我却无法告诉你,她是多么完美,她为什么会那么完美;够了,她已经把我整个心都俘获了。
  她那么有灵性,却又那么纯朴;那么坚毅,却又那么善良;操持家务那么辛苦,而心灵又那么宁静。
  我这里说到她的那些全都是些令人讨厌的废话,使人腻味的空泛之词,丝毫反映不出她本人。下次——不,不等下次,我现在要立即告诉你。要是现在不说,那就永远不会说了。
  我从来还不曾如此快乐,我对大自然的感觉,乃至对于一块小石子,对于地上的一棵小草的感觉也从来没有如此充盈,如此亲切,然而——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我的想象力如此薄弱,在我的心灵面前一切都在晃悠飘忽,我竟不能将轮廓捕捉;但是我异想天开,我若有黏土或蜡在手,我兴许就要将之塑造出来。倘若黏土保存的时间更长,那我就要取来揉捏,即使捏成一块饼也好!
  【深度解读】绿蒂很可能就是一位普通而正常的女性,而未必是无与伦比的尤物,尽管如此,我们仍然没有权利嘲笑维特。情人眼里出西施,爱情原本就是盲目与非理性的鲜活写照。功利破坏美感,市侩无爱情,真正的热恋就像偶像崇拜,尽管热恋者迟早会回归现实。
  
  敏感的利刃
  你问,要不要把我的书寄来。亲爱的朋友,我求你看在上帝份上,别让书籍来打扰我!我不想再要什么指导、嘉勉和激励,我这颗心本身就已经够激荡翻腾的了。我需要的是摇篮曲,我在荷马史诗中已经找到了好多。我常常将它们低声吟诵,以使我极度兴奋的热血冷静下来,因为像我这颗那么变幻无常、捉摸不定的心,你还从未见过呢。亲爱的朋友,你见我由苦闷变为放纵,由甜蜜的忧郁转为伤骨耗精的激情,你在替我担着多大的心,这还用我对你说吗?我自己也把我这颗心当成一个生病的孩子,任其随心所欲。这些情况请不要告诉别人,要不准有人要怪罪我的。
  【深度解读】敏感的人心思较为细腻缜密,具有较强的洞察力,但往往容易为小事而苦恼,也同样会为一件小事而莫名地开心。性格并无好坏,全在自己如何把握和操控。
  
  反经验主义
  “你们这些人呵,”我嚷道,“只要谈起一件事,马上就要说‘这是愚蠢的,这是聪明的,这是好的,这是坏的’!究竟想要说明什么问题?你们为此研究过一个行动的内在情况吗?你们能确切解释这个行为为什么会发生,为什么必然会发生的原因吗?如果你们研究过,那就不会如此草率地作出判断的。”
  “哟,你们这些聪明的人!”我微笑着叫道,“激情!酩酊大醉!疯狂!你们却在那里冷眼旁观,无动于衷。你们这些品行端正的人,你们嘲骂醉汉,唾弃疯子,像祭司一般从那边过去,像那个法利赛人似的感谢上帝,感谢他没有把你们造成醉汉或疯子。我却不止一次喝醉过,我的激情也和疯狂相差无几,我并不为此感到悔恨,因为以我自己的尺度来衡量,我知道,凡是成就伟大事业,做了看似不可能的事的,都是出类拔萃的人,可是他们却从来都被骂作醉汉和疯子。”
  【深度解读】“一切都是为了你好”,这是大部分长辈在以自己的经验告诫晚辈时持有的心态。经验是可贵的,可一旦把经验上升为教条,它就会变成一种新思想的桎梏,成为时代前进的绊脚石。
  
  愤世嫉俗
  人啊,真不知是怎么回事,他们的全部心思都放在了虚文浮礼上,成年累月琢磨和希冀的就是宴席上自己的座位能不断往前挪!这倒并非他们没有别的事情可做。不,工作多得成堆成堆的,正因为他们都热衷于种种伤脑筋的琐事,才耽误了去办重要的事。
  这帮傻瓜,他们看不到,位置其实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坐首席的很少是第一号角色!正如有多少国王是通过他们的大臣来统治的,多少大臣又是通过他们的秘书来统治的!谁是第一号人物呢?窃以为是那个眼光过人又拥有很大权力或工于心计、能把别人的力量和热情用来实现自己计划的人。
  【深度解读】中国历来有入世、出世之争,屈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父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我们欣赏出世者的智慧,但更欣赏入世者的坚贞。如果没有屈原等人这样的脊梁,中华民族的历史将会是怎样的苍白!
  
  热情与理智
  上帝呵,人只有在获得理智以前或者丧失理智以后才能幸福,难道这就是你安排给人的命运?可怜的人呀!我可是多么羡慕你的癫狂,羡慕使你受着折磨的神志错乱!在冬天,你满怀希望出去给你的女王采摘鲜花,为没有采到而悲伤,但并不理解为什么找不到花。而我呢?我从屋里出来既无希望,也无目的,随后又像来时一样转回住所。你成天在妄想,倘若联省共和国雇了你,你将成为何等样的人。
  假如一个病人为求圣水而去遥远的圣泉,结果反而加重了自己的病情,更增加了死亡的痛苦。谁要是嘲笑这个病人,谁就要死于非命。假如一个人心里受尽折磨,为了摆脱良心的悔恨,消除心灵的痛苦而去朝拜那座圣墓,他的脚在尚未开辟出来的路上每迈出一步,对他充满恐惧的灵魂来说就是一滴解痛灵液,每经过一天的跋涉就使他心上减轻了许多烦恼,那谁要自以为比这位朝圣者高明,他也必将死于非命!
  【深度解读】老子说:“阳强则阴弱,阴盛则阳衰,至纯者,阴阳相济也。”热情如火,似阳光照耀大地,似闪电划破苍穹,它带给我们改造世界的豪情;理智似冰,像雨水滋润万物,像白云漂浮蓝天,它带给我们洞察世界的镇定。但是正如老子所说,若要至纯,则必须让热情与理智携手。
  
  友情的温馨
  我开始十分勉强地适应此地的生活了。最妙的是,这里有许多事情可做。此外,各式各样的人,形形色色的新形象在我的心灵前展示了一场多姿多彩的戏剧。我认识了C伯爵,他是个思想开明又很有抱负的人,我对他的敬重与日俱增。他见多识广,所以对人并不冷淡。同他的交往中他显得极重友情、富有爱心。他很关心我。有次我到他府上去办一件公事,一经交谈,他便发现我们彼此十分投机。他可以同我畅怀叙谈,而这一点他并不是同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他对我推心置腹,举止坦率,我怎么赞誉也不为过。能见到一颗伟大的心灵,能遇到一个对人敞开胸怀、以诚相待的人,真是人世间温馨的乐事。
  【深度解读】培根说过,缺乏真正的朋友便是最纯粹最可怜的孤独;没有友谊则斯世不过是一片荒野。真正的友情不依靠事业、祸福和身份,也无关经历、地位和处境。它在本质上拒绝功利,拒绝归属,拒绝契约。它是独立人格之间的互相呼应和确认,是双方存在意义的互相解读。有了真正的朋友,我们便独而不孤,冷而不寒。
  
  生命散场
  我想穿着这套衣服入殓,绿蒂,你接触过这套衣服,并使它变得神圣了。我的灵魂将飘荡在灵柩上。请别让人翻我的衣服口袋。这个粉红色的蝴蝶结,就是我第一次在你的弟妹中看到你时,你戴在胸前的那个蝴蝶结——哦,请吻他们一千次,并把他们这位不幸的朋友的遭遇告诉他们。这些可爱的小家伙!他们都围着我呢。呵,我已经紧紧地同你联结在一起了!我对你是一见钟情!让这个蝴蝶结和我同葬吧。这是我生日那天你送给我的!我是多么贪婪地接受了这一切呵!唉,没有想到,这条路竟把我引到了这里!你要镇静!我求你,要镇静!枪里装上了子弹。时钟正敲十二点!就这么着吧!绿蒂!绿蒂!永别了!永别了!
  一位邻居看到火光一闪,接着听到一声枪响,由于再也没有任何动静,他也就不再继续注意……
  【深度解读】“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我们无意贬抑所有的自杀行为,古今中外许多人用他们的生命为历史留下了无声的大歌。但是,无力战胜自我,以死逃脱情感的折磨,毕竟是虚弱的,甚至是怯懦的。至于盲目地模仿,则更是可笑的。
  
  技法点击
  日记成文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故事情节很大一部分是用日记的形式推动的。这种体裁善于披露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抒发苦闷的心理。因此,整部作品像一篇感伤的抒情诗,坦率、真实,无论是主人公的欢愉或痛苦,都跃然纸上,能激起读者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和精神上的极度震动。同学们写作文也不妨借鉴这种形式,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给文章确定一个“××日记”标题,例如“农夫日记”“一个落榜生的日记”等。对于命题作文,文章标题不能随便改动,则可以采用添加副标题的形式来标明文章的日记体性质。每则日记,一般第一行中间写明时间及天气情况,第二行空两格开始写正文。正文内容可社会生活,可自然现象,凡是觉得有意义的人、物、事、情、理都可入笔。
  其次,多则互补。平常我们写日记,多是一事一记,单一成篇,不受字数限制。但是考场作文由于受到诸多限制,特别是字数的限制,如果只用一则日记,形式上难免有些单调,内容上也显单薄,因此可用多则组合,至少也要两则组合。连用的这几则日记之间,在内容上要相互关联,中间无需叙述的语言连接,但情节的发展应暗含于日记的内容之中。还有一种情况,前几则日记表面上看似没有关系,直到读完后面几则或者是最后一则,才发现前面几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日记其实是互相联系的,这也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构思方法。
  最后,日记内容要紧扣命题和话题,至少要在所给的范围之内,可以明合,也可暗合,但切不可貌合神离,只顾形式而忽视内容。运用日记连缀方式作文,要围绕主题选取材料,做到详略有致,重点突出,避免记“流水账”,要以片段为主,摄取一物一景,一思一得,一鳞一爪,以少见多,以小见大。最好运用第一人称,各则日记的篇幅大体相当,以保持文章形式的匀称美。
  
  例文展示
  生活,本不该这样
  “第二天早晨六点,仆人手持蜡烛走过房间,发现主人倒在地板上,身边是手枪和血。”
  ——摘自《少年维特之烦恼》
  像是一种缘分与宿命,少年维特在这个夏天走入我的生活,激起了我心中的一阵浅痛,让我对生命和爱情多了一点思考和理解。于是深层的探寻和理性地追逐生活的真谛成为我这个夏天的主旋律。它一直在我心灵深处悠悠回荡。
  追求浪漫,反对封建是我青春的心灵中朦胧而又清晰的部分。只是,面对维特的执著和大胆,我却有些不知所措。书中说到维特在跳出封建的牢笼的同时,却将自己禁锢在了另一个牢笼之中。那是生活的牢笼,坚固而又脆弱。其实,维特本不用在这个牢笼中不断挣扎,只因为他是一个不够豁达,不够平淡的人。生活的牢笼,总是会为狭隘而卑微的心敞开大门,而维特的冲动和疯狂便决定了他会因此受伤,继而走向自我毁灭。
  生活,本不该这样。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句话曾感动过无数怀揣着激情和梦想的少男少女。而今看来,爱情本不用这样偏激地去理解。维特因为偶然的机会爱上了绿蒂,所以绿蒂参加的活动,维特也一定会去。只要绿蒂去过的、经历过的,他都深深记在心里,甚至是绿蒂接触过的他都视如珍宝。但绿蒂却早已是他人的未婚妻,维特于是陷入万分苦恼之中。爱情上的挫折使维特悲痛欲绝。之后,维特又因为同封建社会格格不入,感到前途无望而自杀。“爱情是上帝留给人间最难读的天书,失恋不过是一篇读后感而已。”有缘的爱情若存在,那么,做一对痴情的男女又有何妨?无缘的爱情里,两个人各是一条直线,彼此相交在对方的生命里,而这个交点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交点之后,两条线越行越远。于是,这个交点便是无数璀璨的回忆,刻在心中便是一辈子的美好。何必选择以死祭奠爱情的方式?如果说真爱定要以死证明,那么,这又何尝不是对爱情的侮辱!爱情,本是生命的丰富和延伸,把它作为结束生命的理由,那么只能说是一种愚蠢。
  生活,本不该这样。
  年轻,本来痛并快乐着。因为年轻的心就像是水晶做的,虽晶莹美丽,却脆弱易碎;因为年轻的心就像是未成形的珍珠一般,总忍受着剧痛。生活,本该就有无数的起伏跌宕,潮起潮落,花开花谢,但没有一种苦难可以让人放弃生活的权利。活着其实就是一种幸福,而死亡只能留下更多人的痛苦。醒来或睡去,享乐或磨难,咀嚼起来都有滋有味。一旦死去,便什么都没有了。对于可怜的维特,我该有的只是同情和遗憾罢了。可喜的是,另一个纯洁的灵魂绿蒂会陪伴维特。希望在那不知名的天堂世界,他们会过着幸福的,天使般的生活。本是少年,本该拥有纯真的年代,若有了自杀的勇气,怎会没有生活的勇气?
  生活,本不该这样。
  我想告诉所有的人:生活中,不是谁离开了谁就无法生活。生活是自己的,即使孤独,即使疲惫,也不能丧失对生命和自然的热爱。但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都能珍爱生命,善待生命,感悟生命,享受生命。
  
  小编絮语:心情随着读到的维特的这些日记一点点下沉,为什么年轻的心里有这么多灰暗的词语?于是我决定,解读部分要理性而冰冷。没有依赖,便不会心存侥幸和寄托,想要成长,就要学会承担和挣扎。“岁月静好是一种愿望”,亲爱的你们应该相信,我们是可以安好的,请不要像维特一样轻易给灵魂扣上沉重的枷锁。虽是未知途旅,可是你们的心要阳光明媚。
其他文献
本期擂台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分)  古人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镜”是认识自我和世界的另一双眼睛。今天,更多种类的镜丰富了我们感知的层次和色彩:望远镜将我们的视线引向远方,显微镜撩开微观世界的神秘面纱,反光镜让我们瞻前仍可顾后,哈哈镜变幻出多样的自己,三棱镜在我们面前架起一道美丽的彩虹。这些镜为我们打开了多维的空间,使我们
期刊
人物小传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1948),出生于印度西海岸的波尔班达(现印度古吉拉特邦),家族信奉印度教,属毗湿奴教派,是吠舍种姓的一支。1893年,去往南非,开始抗议和游说,反对针对南非印度人的法律和种族歧视。1920年4月,当选印度自治同盟的主席。1921年12月,被授予国大党在同盟内的执行代表。1930年,领导了“德里游行”。1948年1月30日,刚结束绝食,在前往一个祈
期刊
“恶搞”是人们通过戏仿、拼贴、夸张等手法,运用游戏、flash电影短片等形式,对经典、权威的人或事件进行解构、重组、颠覆,以达到搞笑、滑稽、讽刺等目的的文化现象。  其实,“恶搞”并非中国当下特有的文化现象。《堂吉诃德》是对骑士文学的“恶搞”,达达运动先锋杜尚的《泉》、《蒙娜丽莎》是对经典绘画的“恶搞”……据说“恶搞”是日本动漫文化中KUSO文化的产物,但“恶搞”在中国的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
期刊
几年间,从年少轻狂的世界冠军到成熟稳重的领军人物,王濛实现了自己的蜕变,也在国内刮起了一股强劲的“濛旋风”。 但近期,这个曾经浑身是刺的“问题选手”似乎仍然很“懵懂”,她的“猛劲”让自己身陷负面新闻。    【人物简介】  性别:女  出生地:黑龙江  生日:1985.4.10  身高:167cm  体重:60公斤  毕业院校:哈尔滨体育学院  兴趣爱好:电脑游戏  开始滑冰年龄:10岁  第一次
期刊
徒步旅游作为体育旅游的分支,21世纪以来,徒步旅游得到迅速发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表现得日益明显。2009年,国家旅游部、文化部联合颁布了《关于促进文化和旅游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对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的同时要积极推动旅游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徽杭古道作为徽商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属于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此背景下,融合徽杭古道徒步旅游资源和徽商文化资源,将徽杭古道徽商文化、精神融入到徒步旅游中,使旅游者通过徒步旅游的方式回归自然、强健体魄和受到
林卓宇  1995年生,现就读于浏阳一中。五洲小作家联合会主席团第一任主席,湖南省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曾在《少年作家》《中国校园文学》《儿童文学》《意林》以及《澳洲彩虹鹦》(澳大利亚)、《北美枫》(加拿大)、《回音诗刊》(日本)等海内外报刊发表作品1000余篇。出版自选集《心海潮音》《指尖上的花田》、散文集《那曲年月》《芳香日日》《海棠影下》、童话集《风居住的街道》、随笔集《流景闲草》、诗集《仙
期刊
“恶搞”,尤其是“网络恶搞”,作为一种寄生于互联网特有的文化现象,用独特的视角增强了我们对人和事的理性思考,可以促进我们个性的张扬,让我们平时枯燥的学习和生活变得和谐有趣。但,“网络恶搞”也容易导致人文情怀的消解和道德观的异化。  在“网络恶搞”的世界里,视频剪接与快餐式的大白话文字都可能使我们对人文情怀的理解变得肤浅。“网络恶搞”一味地追求游戏性、娱乐性和感官效果,而缺乏人文的精深与博大来对抗平
期刊
林卓宇的散文,多多少少有点忧郁,或者说忧伤。它不是欢快的,明朗的,充满激情的,我说的是少年那种特有的活力和激情。倘若,这些文字隐去那些可以暴露他年龄特征的信息,我完全可以说这些文字是完全成人化的。这种成人化的意思是指他的文字有点儿沧桑感,喜欢对生活发出感叹和感伤的感慨。这种特有的心境,似乎和他的敏感与细腻有关,或者说,他有一颗诗人的心。他对事物的感受方式,对生活的体悟方式,一切都是以诗人的特性为基
期刊
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你都终将知道。其实,这句话也可以改为:你知道的,你不知道的,你都将不知道。    传媒就是这样的一种辩证:在新闻报道中,“报道”对应的英文单词是“cover”。  Cover,既是报道,也是掩盖。是让你知道,也是让你不知道。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那么多报纸对同一个世界的报道,差别那么大。但是有一点很清楚,有一家报纸,它再也不回来了。有一种风格态度和传统,大约很
期刊
岁月如歌,这一首百唱不厌的小调,从摇篮中牙牙学语的孩童到满头银丝的耄耋老翁,无不哼着这支小调一路走来。偶尔停下,站在岁月的拐角上驻足而望,不经意发现,已是刹那芳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唐朝刘希夷的名句精辟地表达出了人们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的确,弹指一挥间,红颜易老,但有人如智者顿悟:星星还不是那颗星星?月亮还不是那个月亮?正如“月与灯仍旧”,只是“不见去年人”。这样流逝的除了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