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肝外叶胆管结石的肝叶切除范围探讨

来源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左肝外叶胆管结石的肝叶切除范围。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肝叶切除治疗左肝外叶胆管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行单纯左肝外叶切除作为标准组,68例行左肝外叶加部分内叶切除或左半肝切除作为扩大组。

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标准组和扩大组在手术时间[(82±23)min比(98±37)min]、术中出血量[(450±270)ml比(610±280)ml]、肝断面胆漏发生率(16.7%比16.2%)、肝断面积液发生率(4.8%比8.8%)、肝断面出血量[(120±75)ml比(230±110)ml]、肝断面引流管留置时间[(6.3±2.6)d比(6.8±3.1)d]、术后3 d ALT差值[(182±98)U/L比(212±107)U/L]、术后3 d胆红素差值[(21±7)mol/L比(18±6)mol/L]、术后3 d PT差值[(1.0±0.6)s比(0.9±0.5)s]和术后住院时间[(7.8±1.9)d比(8.6±2.1)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标准组左肝内叶胆管结石残留和复发率分别为14.3%和11.9%,扩大组无结石残留和复发,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局限于左肝外叶的肝内胆管结石,左肝外叶切除加部分内叶切除或左半肝切除是安全有效的。

其他文献
目的比较糖尿病态度、愿望与需求研究(DAWN2)研究结果中,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不同之处。方法2012年4月至6月对504例中国糖尿病患者和8 092例其他国家糖尿病患者以网络、电话或者面对面访谈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涉及生活质量、心理健康、自我护理管理、授权和医疗支持等。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估计数值,结果采用t检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糖尿病问题量表(PAID-5)评价,中国患者的综合评分(37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颜面部肿瘤行手术切除后,形成较大范围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整形修复。方法根据肿瘤具体部位、性质,结合患者年龄、手术耐受性等综合考虑,灵活应用皮片移植、带皮下蒂皮瓣、游离皮瓣等整形技术进行修复。结果24例患者颜面部较大范围肿瘤切除术后,形成5 cm×7 cm~12 cm×16 cm缺损创面均得到有效封闭,术后恢复良好,外观满意。结论老年患者颜面部肿瘤切除术后,形成的不同部位复杂大面积缺
目的探讨胎儿胸腔积液的产前诊断及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母胎医学中心收治的胎儿胸腔积液病例5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儿的胸腔积液诊断孕周平均为37周,均经产前诊断除外胎儿先天性畸形及染色体异常和孕妇本身的疾病。5例患儿中,例1、2、4为单侧胸腔积液,例3、5为双侧胸腔积液。对例1、2、3实施产前胸膜腔穿刺术,其中例1穿刺后5
目的分析以神经系统症状首发的功能性心血管疾病(FCVD)的临床特点,有助于提高FCVD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儿童医学中心收治住院的以头晕、头痛、晕厥、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首发、最终确诊为FCVD的24例患儿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儿均以神经系统症状首发,表现为头晕、头痛、晕厥、抽搐等症状,经头颅磁共振、脑电图、脑脊液等检查,排除神经系统疾病
期刊
目的比较不同镇静深度监测麻醉(MAC)用于玻璃体切割术的效果。方法拟在MAC下行择期玻璃体切割术患者96例,年龄40~64岁,性别不限,体重指数≤35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48):浅镇静组(Ⅰ组)和深镇静组(Ⅱ组)。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2 mg/kg和舒芬太尼0.15 μg/kg。麻醉维持:Ⅰ组静脉输注异丙酚0.5~2.0 mg·kg-1
目的探讨附加滤过对胸部DR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对成人胸部模体行胸部DR摄影,采用自动曝光控制(AEC)技术,AEC档位分别选择-4、-2、0、2、4,管电压110 kV,附加滤过分别为0、1.0 mm Al、1.0 mm Al+0.1 mm Cu、1.0 mm Al+0.2 mm Cu。评价图像质量(包括相对噪声、对比噪声比)和辐射剂量(皮肤入射剂量、有效剂量)。皮肤入射剂量与有效剂量的
目的了解幼年粒单细胞白血病(JMML)的临床特点,探讨基因诊断在本病诊治中的意义。方法根据2009年WHO JMML标准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21例JMML患儿临床资料。结果85.7%(18/21例)的患儿在4岁内发病,中位发病年龄23个月(2~86个月)。以发热、腹部症状为突出临床症状,52.4%(11/21例)的患儿有发热,38.1%(8/21例)
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逐年升高,治疗效果却几无改善,整体防治效果甚微。随着基础研究的深入,尤其是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使得阐明胰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一级预防成为可能。高敏感性、高特异性胰腺癌外泌体的发现,使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即二级预防不再是世界性难题。临床可应用性胰腺癌基因分型的构建,使胰腺癌的精准治疗即三级预防成为可能。因此,基因测序技术的进步,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精准医疗为胰腺癌的防治带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慢性创伤性脑积水(PTH)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9例慢性PTH患者,其中男13例,女6例;年龄11~57岁,平均36.3岁。致伤原因:交通伤14例,坠落伤4例,钝器击打伤1例。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3~15分5例,9~12分5例,5~8分9例。19例患者均应用神经内镜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术后门诊随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