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青川司法工作实践与当地习惯法关系研究

来源 :大经贸·创业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790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论拉卜楞法庭的来源与形成的过程,以及它管理体制方面的细节问题、关法律的相关内容。尤其是用噶丹颇章时期的司法、马克思和孟德斯鸠理论等作为思想背景。论述此法对在当时社会当中的作用与它的机构。
  【关键词】 拉卜楞法庭 习惯法 议仓
  一.简述拉卜楞法庭的历史来源。
  两个方面论拉卜楞法庭的历史来源:
  众蒙古贵族当中,济农王为资助主力,邀请嘉木样协巴活佛首次建立拉卜楞寺院。他的官衔为帝覃卡得其父亲是袖特王,他的父亲是蒙古汗的儿子才让耶鲁齐。在济农王的大力资助下建立起的这个寺院在后期的时间当中,拉卜楞寺政教两界的发展日益繁荣。《拉不楞寺史》当中说 “蒙古汗的曾孙济农王的大部分臣民渐渐变成嘉木样协巴活佛的部属,并且济农王及继承子带也成为嘉木样活佛的巨臣”。可见,拉卜楞寺的臣民不仅仅是当地百姓,它延伸到蒙古地区是其一。《安多史》当中说“嘉木样活佛的四个亲炙弟子及赛仓活佛、德哇活佛、 霍藏不灭赤锓仁毕僧格等来自三区的著名活佛当中无一不尊崇嘉木样协巴活佛,甚至人生的重要思想都跟他一致,并且长期效力于辅助嘉木样活佛的人生事业。” 从中可以知道嘉木样活佛他怎样修建拉卜楞寺及得到当时众多来自各区活佛的肯定及支持,随之他的威望空前提高。拉卜楞寺因嘉木样协巴活佛为主力及众多活佛的辅助而造就了政教两界的繁荣为其二。
  二.拉卜楞寺领地
  1.属寺
  据说拉卜楞寺共有一百零八个属寺。但是实际上因历史的变化而有许多数法,当时的属寺时而多时而少。这些属寺与主寺院之间的主要关系可以分三种,各寺的联系也迥然不同。关于属寺也有着许多文本的记载,其中最为清楚的是《黄正清传》。
  1)政教两界的所有权利归拉卜楞寺寺院管理机构所有,拉卜楞寺寺院的代表人物及尺哇、吉哇等管理二十一个属寺的政教事务及领域,这些人主持会议,将最后的主持权交给嘉木样协巴活佛。
  2)宗教的领域权完全归属于主寺院 (拉卜楞寺 ),因此所有尺哇、堪布、排长、等职位都由主寺院安排。他们任职打理宗教事务,所管理得属寺共有三十三个。
  3)虽与宗教领域具有深厚的联系,但实际上对政教两个领域的管理辅助的属寺共四十个。
  2.平民
  属于拉卜楞寺的部落跟部族一般分为教民、僧民、平民、等四个层面。详细记载于《黄正清传》。
  1)教民的原意是指国王的臣民。这里所说的教民一般都是由蒙古及藏族贵族们献给寺院的祠祀(干祭的东家)。他们所有的田地、财产、以及自身都归寺院所有。这样的部族分十一个蒙古达,以及寺院周围的十三个的游牧部落,另外还有桑科甘加四部落、考才、欧拉、尼玛、阿坝六部落及多河等。
  2)平民指被统治者。他们的土地权益归地方官人所有(土司),而非归寺院所有。这样的部族有阿木去乎、扎油、博拉、勒秀、麦武五部族、阿万仓等。
  3)僧民指宗教的领域下的人。他们的政治权利归当地的地方官人所有,而宗教管理权要与主寺院拉卜楞寺同行。这样的部族有上若尔盖(现四川阿坝部署)。
  三.拉卜楞议仓跟法庭体系的形成
  1. 第一世嘉木样协巴活佛
  自第一世嘉木样协巴活佛华秀俄项宗哲修建拉卜楞寺起,拉卜楞寺的领域不断阔大、属寺的不断增多,寺院的管理组织日益完善。他刚从拉萨来到安多的时候带的心传弟子阿旺扎西和洛桑当知等十八个优秀弟子形成了最初的十八个寺院内阁(囊钦)。同时阿旺扎西治理宗教事务,洛桑当知负责治理政治事务,华瑞哇负责外交事务。这些可以从传说及寺院老僧人等處知道相关内容,并且可以从汉书《拉卜愣寺与概况》读到详细内容,本书当中说:“ 起先安排一位管家负责管理琐碎事务,拉卜楞寺正式建立之后,由尺哇任职宗教事务,措钦会长负责主持措钦大会,由吉哇掌管寺院财务,由次管家负责管理大会财务。从而形成了寺院管理体系,更是由此而为措钦和议仓奠定了基础。”活在当时的作者李庚的此书当中交代了这些极具价值的参见材料。这是拉卜楞寺重要的转折点,更是这些历史伟人智慧的结晶。
  2. 第二世嘉木样协巴活佛
  第二世嘉木样协巴活佛统管寺院的时候,为了更好地治理宗教事务分措钦会议和仲贾两个会议。前者会议是寺院的最高的权力机关,以会措钦尺哇为主的会议主持及大管家次管家等各职一人,吉哇和代表各两人。他们的主要管理对象为六个扎仓(学科专业或者学院);闻思学院,喜金刚学院,麦吉学院,吉道学院,算科学院,医学院等六个。后者由管家、总管、膳食官、大祭司、随从师、秘书等组成,他们主要管理嘉木样协巴活佛的尊事及寺院的琐碎事务。
  3.第三世嘉木样协巴活佛
  第三世嘉木样协巴活佛罗桑图登久美统治期间,由于嘉木样协巴仓活佛一心修法,拿世俗事务为次要位置,寺院的主要权力落到管家的手里。由于寺院内阁活佛些的权力的扩张,不遵守寺院的规章制度。
  4. 第四世嘉木样协巴活佛
  自第四世嘉木样协巴活佛格桑图旦旺秋掌管寺院事务,为了守护寺院权力的统一,全面整顿仲贾会议。所有属于寺院的政教权益由自己执掌,教民、僧民、平民等的掌管从政教领域扩展到军事等领域。在管理层新加了侍从堪布。完善了服务团,服务团的团员是专门从贵族家庭的优秀人员中竞选,他们的主要职务为嘉木样协巴活佛外出的随从及担任教民、属寺的政教事务掌管。从而寺院的权益完整地归嘉木样协巴活佛所有。然而一种内在的管理层偏私及矛盾也随而存在着。
  5. 第五世嘉木样协巴活佛
  由于以上存在的管理层矛盾的持续,公元1940年五世嘉木样协巴活佛在卫藏地区完成学业之后安多地区从事寺院管理。他首次设立了一措钦会议的会议主持等为主的泽议仓,所有教民及属院的政治、宗教、军事权力都统一管理,形成了名副其实的政教合一。就此而论,历代嘉木样协巴活佛对拉卜楞法律体系或拉卜楞议仓体系不断地完善。社会条件及时代的变化等各种因素寺院的政体也在不断地变。孟德斯鸠曾经把传统政体分成三种,共和政体、君主政体、专制政体。在他的著作《论法的精神》当中说:“政体的物质形成政体属性”,因而“政体属性决定代表政权的法律”,“各个国家的人定法律适用于各个国家的人民”,“法律跟已立的,将要立的政权体制的属性和原则息息相关。这些法律可以是政体政治法律的形成部分,或者维持政体的民事法律”,“另外各个法律之间也有内在关系:法律的来源之间,立法的目的,以及立法的物质基础体系之间都存在着一定关系”。索南木才让著的《藏族传统法律概论》当中说“这些关系当中政体原则对法律的影响最为深,另外都属于一般关系。所以从孟德斯鸠的调查当中所说的要始于政体属性和原则当中看,噶丹颇章的政体是国王和贵族的结合,所以藏民法律也随之形成。政教合一加深了它的影响”。实际上,以泽议为范本的拉卜楞法庭体制与噶丹颇章体制除了在地域,一些条件的不同之外,整体属性没有太大区别。但也正是这些不同之处使拉卜楞法庭在历史的舞台上呈现神秘,神奇的一面。   四.边疆农牧民的管理体制的实施方法
  寺院对教民和平民派地方官人和代表,替嘉木样协巴活佛在政教两域管理所有相关事务,甚至军务也在一定他们一定的体制之下。而这些地方官人及代表是从十八个侍从当中选出来的骨干部分。上面也提到过,这些人都是从拥有较好的家庭背景,且能干能说的上等人户当中选出来的。《拉卜愣寺与概况》当中说:“派于牧区的叫做头人,派入农区的叫做代表。他们的职务不是继承制,而是任期为三年的职务转换制。头人和代表的权力等级相等。”然而边疆地区也有跟拉萨的泽议仓相同的管理体制组织及特定的法律。噶丹颇章执政期的管体体制跟嘉木样协巴活佛的众民管理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有自己的执政机关,有清晰的地方管理层。噶丹颇章时期,噶厦行政机关下面有吉恰,它的下面是县,县下面是溪、定、连长等。嘉木木样协巴活佛的管理期间,地方管理层分别是:臣仆、头人、代表,由他们管理地方政教事务。直到如今也有一些这样的辅助国法,管理及保护当地人民的简单制度。正如我家乡桑科的旋经寺,是嘉木样图登尼玛建立的拉卜楞寺属寺之一。它臣民部落有旋经十二部落,他们的头人有西仓官和十二个老人。他们全身心服从图登活佛的安排,并且解决十二个部落的琐碎事务。
  一般在国家的管理体制下,社会是和平安定的。但是在一般农牧区及乡村等一定的领域之内发生斗地抢水等日常九分的事件也少不了,一般都是由村里的村长及一些头人,或者在信教地区由寺院、地方活佛等出面解决。大概在两个世纪在我的老家桑科,在我们部落(旋经十二部落)跟另一个部落(阿木区八部落)之间发生过多年以来的土地斗争。结下二十多个人马的仇,但是后来在贡唐仓活佛和德哇仓活佛的税说之下得以解决。除此之外,现如今也有很多时候都会有当地寺院、活佛、头人、老人等来说案、结案,在农牧区及大量乡村地区也有很多类似的习惯法的存在。这些习惯法在当今社会当中对国法起着很大的辅助作用。在藏区遗留这些习惯法都有一定的强制性,必须要听从当地判官的处理。王振东的《韦伯:社会法学理论》当中他是这样说法律的定义:“法律是通过一定的强制性,使人们的行为遵从一定的社会制度。法律的调整、管理对象是社会行为。法律的根本特点是具有一定的强制性,法律的目的是使社会制度有一定的秩序。   的这个定义跟藏区牧民的习惯法在根本上的目的及意义是一致的”。
  五.拉卜楞法庭的惩罚条例
  藏区法系是从古兴起,并流传至今。法律不是与人类的出现而同步存在的,它是随着后期社会的垄断制及阶级的出现形成的。出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后奴隶和奴隶主的矛盾也随之出现了。在政权方面位于统治者的奴隶主位了提高自己的利益对奴隶设立管理制度管理及压迫奴隶,这就是初级的法律形式。列宁曾说:“ 什么叫法律?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里的意志指要求、需要。统治阶级的需求一般都是与物质利益紧紧的联系,对此马克思说过:“ 统治阶级的利益必须是在社会共有的物质及一定的生产方式当中产生的利益,而绝不是少数人的个人暴行。”,法律虽然体现统治者的意愿,但这种意愿必须不是一般的意愿,而是体现统治者国家性的意愿。它是由政權来体现统治者的意愿,是一种独特的社会体制。社会体制一般都有行为体制、宗教清规、风俗习惯等,也指人们之间调整关系的体制。拉卜楞法庭的法律体制也是如此,它的管理体制也延伸到许多领域。它的惩罚条列位:
  1.罚金
  1)不论民事、刑事案件和案件大小,只要经由拉卜楞法庭处理,需交“赤卡”(即赎罪钱)。罚款多少,视其案情大小而定。钱归嘉木样大囊所得。
  2)“哈妥”(系蒙古语,直译为硬性的意思),是一种罚款。款数多少不等,根据“赤卡”多少而定,钱柜法庭人员所得。
  3)“卡知吉”(开口钱),也是一种罚款,款额不等,视其案情而定。钱柜法庭人员所得。
  4)解脚镣钱,钱归看守人所得。
  5)案情重大者,没收其全部财产,归嘉木样大囊或在寺院的众僧供经供饭时使用。
  6)赔命价。在习惯上,打死人要用钱赔偿。命价不一,各个时期有别,并根据死者的身份来决定。在拉卜楞地区一般打死普通人,一个人赔一个命价,打死土官、头人、僧官者,赔五至九个命价,打死僧人一人,赔两个命价,但也有例外。双方打仗,打死人数可以互相抵消,不足者赔款。一般明价由部落,村庄集体负担,等等。
  2.体罚
  1)打屁股:一般用两米长柳条做刑具,轻则五十下,重则500到1000下不等。
  2)钉木梉和坐牢:法庭官员在牧区审案时,案轻者轻,将罪犯背捆于木梉上;重者,挖尽容一人站立的土炕,将罪犯带上手铐脚镣令其站入土炕,名曰土牢。
  3)烙火印:将铁火筒烧红后,在罪犯脸上烙一个圆。
  4)罚劳役:时间长短不定。最重者,终身给大囊或寺院服无偿劳役。
  5)判徒刑:时间长短,无明文规定,由法庭官员议定。
  6)僧人犯法有开除寺院者;俗人犯法有驱出部落者,等等。
  3.宗教惩罚
  1)在正月毛兰姆会上,将罪犯名字写在“查油”(一块黑布)上,送鬼时,高声在僧俗群众中宣读,并咒骂:纵令活着也必一事无成。
  2)当有的罪犯认为自己被冤枉时,申诉冤屈的人用吃咒的方法将“周居哇”摆在僧众前面,面对着“周居哇”起誓,然后用嘴吹“周居哇”。敢为者,即为冤屈;否则,予以重处。有的在护法殿内面对佛灯起誓,敢为者起誓毕即将佛灯吹熄,即当被释放,案情逐告了结;否则,从严惩处,等等。
  六.拉卜楞法庭的税法
  《安多史》当中的第一章当中说:“率领的回军躲走拉卜楞寺的税款及百姓对寺院的供品”。从中可以知道僧民要给寺院交税。并且拉卜楞寺的收税方式有一定的收税制跟管理人员。缴税的方法有两种:
  1.直接收税的方式:
  1)囊钦的牲畜由平民管,所以教民要每年交草税。   2)管寺院牲畜的平民要每年给寺院以一头母牛12~15公斤酥油,一头犏母牛为20~25公斤酥油为定量的税。
  3)住在寺院附近的商贩,每年每人要给僧官缴纳一定数额的钱,如出售烟酒,需加一倍。
  2.募捐纳税方式:
  1)“毛兰姆法会”的一切开支,由下列部落轮流负担,每年一个部落。这些部落有夏河境内的桑科、甘加、科才、阿木去乎、博拉、下巴沟、扎油、美西等部落。玛曲县内有尼玛、欧拉、采日玛、齐哈玛、阿万仓等部落。青海省境内的托火尔、达参、果洛久治县的藏德拉等部落。四川省的有夏米、牙端木、若盖浪哇三部等。
  2)嘉木样协巴活佛及各个寺院活佛的佛位登基典礼、葬礼及宝塔建立的费用要所有的百姓捐助。
  3)众活佛的囊钦(养心殿)的建立与修理时,教民及臣民要安排劳动者。
  4)以上纳税方式与噶丹颇章的纳税方式相比:寺院对百姓的协议纳税部分属于直接的纳税方式,
  七.结语
  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也在不断地变化和进步,也在与历史的转变同步。对当今的民族自治等政策要对当地的民族文化及习俗深入了解。拉卜楞寺议仓兼法庭体系对当时安多地区的政教文领域影响颇深,尤其对法务领域的影响更深。
  【參考资料】
  [1] 《拉不楞寺史》安多云丹加措著,人民出版社,1987
  [2] 《黄正清传》人民出版社,1994
  [3] 《藏史纲要》土登平措著,人民出版社,2006
  [4] 《藏族传统法律概论》索南才让著,人民出版社,2014
  [5] 《安多宗教史》哲贡巴贡曲丹巴饶吉。
  [6] 《东嘎藏学大辞典》东嘎罗桑陈来著,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
  [7] 《藏学研究》南加才丹主编,青海人民出版社,2014
  [8] 《韦伯:社会法学理论》王振东著,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
  [9] 《拉不楞寺与概况》罗发西、李耕等编,甘肃民族出版社,1986
  [10] 《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商务印书馆,1961
  作者简介:贡保加 (1994,性别  男,藏,籍贯,本科生,西南民族大学,习惯法。
  西南民族大学藏学学院国家级大创项目  《甘青川司法工作实践与当地习惯法关系研究》  项目编号201810656098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展,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大幅度上涨, 城乡收入差距随之增大,我国政府为减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出进行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产业,建立农村产业链,开展扶贫助贫工作,从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减少城乡收入差距,本文就是根据现今城乡经济水平,将其进行对比,进而总结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及差距。  【关键词】 城乡居民 收入差距 调查  前 言  为了更好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要加强居民人均收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事业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财务管理工作中更是大放异彩,为我国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发展提供了动力。在这种情况下,本文首先对财务管理信息化进行简单的分析,而后就信息化建设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实践问题和对策加以探索。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财务管理 信息化建设  引 言  二十一世纪可以说是信息化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
期刊
【摘 要】 “无罪推定原则”是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其确立的目的旨在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权利。而我国目前尚未完全确立起无罪推定原则,所以研究无罪推定原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适用,对我国刑事诉讼的法的发展与全面实施依法治国都有十分重要之意义。  【关键词】 无罪推定 有利被告 保障被告人  无罪推定原则是指在刑诉诉讼中,任何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未经司法程序最终判决为有罪之前,都应被推定为无罪
期刊
【摘 要】 “营改增”是我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减少重复征税,降低企业税负,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有助于房价回归理性,减轻购房者负担。在此背景下,从财务管理视角出发研究“营改增”税收改革政策对企业产生的各种影响,将为房地产企业合理应对及今后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 营改增 房地产 税负  营业税制下重复征税问题严重,给房地产企业带来了较重的税收负担,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房价上涨,而且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政府投资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了政府投资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旨在为政府投资项目实施阶段工程造价工作的有效进行提供参考意见,在确保工程造价管理效果的同时,确保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质量及其经济效益,监督项目工程按照施工规划顺利进行。  【关键词】 政府投资項目 实施阶段 工程造价  引 言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政府投资项目的建设规模和
期刊
【摘 要】 监护人就被监护人致人损害承担承担的侵权责任问题,是我国《侵权责任法》适用中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如何界定监护人和被监护人在责任承担中的地位,如何合理配置侵权责任使得监护人更好履行监护职责,从而在救济被侵权人遭受的损害和保护被监护人利益间寻求平衡。本文试图从《侵权责任法》第32条的结构分析入手,立足于侵权法功能的实现,对监护人责任承担方式的价值取向进行探究。  【关键词】 监护人责任
期刊
【摘 要】 证券集团在进行综合治理之前,管理资产的业务缺乏规范性。综合治理为集合管理券商资产业务的规范性发展夯实了制度方面的基础,因此,集合资产管理业务获得了新的生命,同时也获得了广泛的发展空间。本文就券商集合资产管理业务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提出推进集合资产管理业务长稳发展的监管策略,以期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券商集合 资产管理 业务发展 监管措施  伴随着资产管理投资业务范畴的日益
期刊
【摘 要】 桥梁工程经济是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对建设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有直接影响。在建筑业领域的激烈竞争中,开展经济管理工作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知道,虽然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只要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就可以合理利用经济管理方面的发展规律对某一产业进行管理。管理方面,我们将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桥路建设工程问题,从而不断推动桥梁工程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促进经济建设的发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淮河生态经济带为例,通过对淮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构建进行研究,确定研究的具体内容、提出研究难点及创新点,并指出对对淮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的现实意义,以期促进淮河城市群的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淮河生态经济带 生态补偿 体系构建  一、研究背景及文献综述  生态补偿是一种有效的环境资源保护与生态治理修复方法,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资源为目的,通过平衡利益分配
期刊
【摘 要】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外资企业不断涌入。基于我国地方政府分权这一特点,是否存在地方政府为了维持当地经济发展而竞相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引入外资企业。本文从演化博弈的角度出发,构建在地方政府选择不同环境规制强度下外资企业创新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模型。通过动态复制方程得到地方政府与外资企业的行为选择路径以及演化策略稳定。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嚴格的环境规制和外资企业技术创新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