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肾气丸干预2型糖尿病的分子机制及关键作用通路的验证

来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i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肾气丸治疗2型糖尿病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及可能作用机制,并通过体外实验进行初步验证.方法 应用TCM database@Taiwan、Chemistry Database及TC-MSP数据库获取肾气丸的化学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信息,通过对比GenCards及OMIM 2个数据库,归纳预测肾气丸化学成分中明确对2型糖尿病具有治疗作用的靶点,进行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的构建.运用DAVID 6.8数据库对基因富集分析,获得GO功能注释结果及KEGG通路富集结果,分析通路相关基因及功能.综合药物-疾病靶基因,使用String 10.5工具构建靶点相互作用网络,通过Cytoscape软件进行拓扑分析,对肾气丸关键化学成分及靶点进行评价.验证实验以大鼠胰岛细胞瘤(INS-1)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高糖诱导细胞损伤模型,肾气丸以8.64 g/kg剂量灌胃SD大鼠制备含药血浆干预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Western blot检测关键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筛选得到肾气丸中58种潜在成分和198个靶点与2型糖尿病关联,成分-靶点网络图显示肾气丸可能通过AKT1、JUN、TNF与PTGS2等关键基因,经由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神经配体受体交互作用和低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等发挥干预2型糖尿病的作用;细胞实验中,肾气丸含药血浆可降低高糖引起的细胞增殖抑制率,上调PI3 K、AKT及p-AKT蛋白表达(P0.05).结论 肾气丸通过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效应干预2型糖尿病,可促进细胞线粒体能量转换及细胞信号传导过程.初步证实了肾气丸能够影响PI3 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可为进一步机制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分娩球和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2018年4月-2020年1月时段内收治的初产妇共106例,划分为参照组(53例)和实验组(53例).参照组仅为常规
瑞典皇家科学院将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半授于联邦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弗里茨、哈伯尔研究所的恩斯特·鲁斯卡教授,表彰他在电子物理领域所做的基础工作和他设计的第
通过对5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颅内压持续监测的观察及护理,认为颅内压监测除能积极的指导临床治疗,及时调整脱水剂的使用,避免脱水剂的滥用外,同时还有助于及早发现病情,积极采
目的:探究中医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应用于消化内科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收治的100例消化内科患者为治疗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全部患者分别纳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目的 探讨持续腰大池外引流在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8例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行腰大池外引流的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及护理。结果:平均引流时间为10天,患者
目的:探索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护患所带来的影响,并从中归纳出一些模式.方法:对我院儿科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间接受住院治疗的110例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总结对60例经蝶垂体瘤术后患者的护理。认为严密观察病情,早期发现并发症,给予及时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目的 探讨留置针夹子的位置对于回血的影响。方法:BD密闭式静脉留置针(Y型)22G留置于前臂387例,根据夹闭的位置将数据分为3组,A组(0-3cm)B组(3-6cm)C组(6-9cm),比较各组回
脊柱侧弯可分为十几种类型,目前主要通过手术治疗、支具治疗、定期随访,但其弯曲到一定程度后只能通过手术矫正畸形,促进矢状位和冠状位平衡恢复,预防畸形进展,改善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