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现阶段的PLC课程阐述造成学生厌学、成绩不好的原因是学生对本课程没有学习兴趣造成的,利用任务驱动法模拟企业生产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学习知识,唤起学生学习积极性,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理论联系实际 任务化教学 模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192-0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PLC在现在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应用十分的广泛,尤其是在机械、电气、数控等领域更是举足轻重。为适应当今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各所技工院校也相继开设了相关课程,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但随着PLC教学的展开,我们在教学中也发现,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有的学生甚至厌烦学习PLC课程。
一、学生对PLC课程不感兴趣的原因
1.接触的都是程序,课程枯燥无味。
有的学校开设PLC课程是作为理论课来开设的,这样主要的学习都是课堂上的理论讲授。面对的是大量的程序,既枯燥,又乏味。而且技工学校的学生对纯理论性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如果用大量的时间来讲解程序等内容,势必会使学生厌烦,昏昏欲睡。
2.不能理论联系实际,相关课程的学习相互独立,对于实际应用感到迷茫。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反映只知道理论上的应用。有的学校因为怕学生弄坏PLC,所以在上实验课时都由老师操作,程序也都是老师写好的,只看结果——看输出灯亮,就可以了。这种方式让学生感觉厌倦。
综合以上两点突出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要想学好PLC这门课,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适应企业的需要,学生对PLC的兴趣至关重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PLC这门重要的课程呢?我认为,任务化教学是最好的办法。任务化教学比起纯理论教学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
1.任务驱动,模拟企业生产模式。
我们培养的学生是要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任务化教学能够充分的模拟企业的生产方式和工作流程,使学生在做任务时就进入工作角色。例如,模拟一个维修的案例,通过下任务单的方式下达学习任务。学生就是技术员,接到了任务,想着怎样去完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到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2.任务明确,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生厌学,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就差。任务驱动的教学,真正的让学生见到实物,见到所学的课程的实际应用。有活灵活现的设备和学以致用的成就感,足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想而知,学习成绩会更上一层楼。例如,在学习PLC编程时,可以借用一个实际的机械手来实际的验证程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来操作,使机械手动起来,这样的课程比纯讲解程序更能吸引学生。
3.任务拓展,与相关科目联系性强,利于关联学习。
每门课程的学习都不是完全独立的,都是和其他科目有或多或少的关联,尤其像PLC这种技术含量很高的学科,更是和机械、传感器、液压、气动等学科相关联。采用任务驱动法,还是以机械手为例,一个机械手的动作靠的是气动元件的执行;一个分拣过程是靠不同的光电传感器来分辨的。这样,一个任务就更加有血有肉了,把相关的学科也拓展进来,更重要的是,任務生动,把相关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也带动起来了。
综上所述,在PLC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相比纯理论教学有更多的优势,如果课堂上采取这种教学方法,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学生的喜欢,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志谦.PLC项目式教学、竞赛与工程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 徐维雄.PLC情境教学[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
【关键词】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理论联系实际 任务化教学 模拟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192-01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随着工业现代化的发展,PLC在现在的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应用十分的广泛,尤其是在机械、电气、数控等领域更是举足轻重。为适应当今企业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各所技工院校也相继开设了相关课程,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但随着PLC教学的展开,我们在教学中也发现,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并不高,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有的学生甚至厌烦学习PLC课程。
一、学生对PLC课程不感兴趣的原因
1.接触的都是程序,课程枯燥无味。
有的学校开设PLC课程是作为理论课来开设的,这样主要的学习都是课堂上的理论讲授。面对的是大量的程序,既枯燥,又乏味。而且技工学校的学生对纯理论性知识的接受能力较弱,如果用大量的时间来讲解程序等内容,势必会使学生厌烦,昏昏欲睡。
2.不能理论联系实际,相关课程的学习相互独立,对于实际应用感到迷茫。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反映只知道理论上的应用。有的学校因为怕学生弄坏PLC,所以在上实验课时都由老师操作,程序也都是老师写好的,只看结果——看输出灯亮,就可以了。这种方式让学生感觉厌倦。
综合以上两点突出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要想学好PLC这门课,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适应企业的需要,学生对PLC的兴趣至关重要。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那么,如何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PLC这门重要的课程呢?我认为,任务化教学是最好的办法。任务化教学比起纯理论教学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优势
1.任务驱动,模拟企业生产模式。
我们培养的学生是要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任务化教学能够充分的模拟企业的生产方式和工作流程,使学生在做任务时就进入工作角色。例如,模拟一个维修的案例,通过下任务单的方式下达学习任务。学生就是技术员,接到了任务,想着怎样去完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到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2.任务明确,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生厌学,积极性不高,学习成绩就差。任务驱动的教学,真正的让学生见到实物,见到所学的课程的实际应用。有活灵活现的设备和学以致用的成就感,足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想而知,学习成绩会更上一层楼。例如,在学习PLC编程时,可以借用一个实际的机械手来实际的验证程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来操作,使机械手动起来,这样的课程比纯讲解程序更能吸引学生。
3.任务拓展,与相关科目联系性强,利于关联学习。
每门课程的学习都不是完全独立的,都是和其他科目有或多或少的关联,尤其像PLC这种技术含量很高的学科,更是和机械、传感器、液压、气动等学科相关联。采用任务驱动法,还是以机械手为例,一个机械手的动作靠的是气动元件的执行;一个分拣过程是靠不同的光电传感器来分辨的。这样,一个任务就更加有血有肉了,把相关的学科也拓展进来,更重要的是,任務生动,把相关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也带动起来了。
综上所述,在PLC教学中,任务驱动法相比纯理论教学有更多的优势,如果课堂上采取这种教学方法,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学生的喜欢,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志谦.PLC项目式教学、竞赛与工程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2 徐维雄.PLC情境教学[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