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锁套入法胰肠吻合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价值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v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交锁套入法胰肠吻合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的价值.方法 PD 143例分别采取常规套入法PD 75例,交锁套入法PD 68例,分析两种方法间的不同差异,探讨交锁套入法胰肠吻合预防胰漏的价值.结果 两种方法比较,胰肠吻合时间传统法为(35 ±8) min,交锁法为(30 ±5) min,胰肠吻合口测压传统法为(52±12) cmH2O(1 cmH2O=0.098 kPa),交锁法为(81±24) cmH2O,胰漏传统法为26.7%,交锁法为4.4%,胰漏引流量传统法为(175 ±125) ml,交锁法为(42±12) ml,胰漏愈合时间传统法为(19.6±16.4)d,交锁法为(9.1±1.9)d,腹腔感染传统法为12.0%,交锁法为7.4%,肺部感染传统法为9.3%,交锁法为8.8%,胸腔积液传统法为14.7%,交锁法为8.8%,住院时间传统法为(26.2±11.5)d,交锁法为(20.9±6.0)d,手术死亡率传统法为6.7%,交锁法为2.9%(P<0.05).结论 交锁套入法与传统法比较胰肠吻合时间缩短、胰肠吻合口耐受压升高明显、胰漏发生率明显降低、胰漏引流量减少、胰漏愈合时间缩短、并发症下降、住院时间缩短及手术死亡率明显降低.交锁法可预防胰漏。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应用细胞毒性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融合蛋白(CTLA4Ig)对大鼠肝移植术后对CD4+、CD8+T细胞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实验组,CTLA4Ig 80 μg腹腔注射.检测B7-1和B7-2 mRNA的表达,检测CD4+、CD8+T淋巴细胞浸润,确定排斥反应.结果 B组2、3、7 d B7-1和B7-2表达均较A组降低(B7-1:0.166
目的 观察中胚叶特异性转录子(MEST)在鼠成骨细胞中的表达对细胞迁移及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取鼠成骨细胞进行培养,利用siRNA干扰片段下调MEST在成骨细胞中的表达,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及常用增殖指标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 MEST表达下调后,成骨细胞的迁移数目为(10.0±1.9)个,明显低于空载组[(23
目的 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p53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HMGB1及p53在30例胆囊癌及30例胆囊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来探讨HMGB1及p53和胆囊癌生物学特性之间的关系.结果 HMGB1和p53在胆囊癌组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25/30)和76.7%(23/30),显著高于其在胆囊良性病变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7%、13.3
目的 观察Twist特异性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乳腺癌细胞生长作用的影响.方法 设计、合成Twist特异性siRNA,转染至乳腺癌MDA-MB-231细胞.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Twist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浸润、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噻唑蓝(MTT)法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生长及凋亡.结果 Twist
目的 探讨生理盐水脉冲式灌洗对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分布、注射压力、外渗的影响.方法 选用40个防624D腐标本椎体,经处理后制备成压缩骨折模型.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在进行椎体成形术之前,运用200 ml生理盐水脉冲式灌洗椎体,对照组不进行灌洗.所有样本都将3ml中黏度骨水泥注入椎体,同时对注射压力、骨水泥的分布和外渗进行测定.结果 应用K-W检验对两组注射压力进行比较,显示:对照组压力60%在
目的 观察微小RNA(miRNA)-374a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作用,以及对下游基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调控作用.方法 利用质粒构建miRNA-374a过表达和空白对照细胞株;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374a-PLL3.7-MDA和EV-PLL3.7-MDA中miRNA-374a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细胞增殖、转移、迁移的相关性.结果 细胞计数试剂
慢性脓胸是一种常见的胸部感染性疾病,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是治疗慢性脓胸最常用的术式,但术后仍有胸腔渗液、肺表面漏气[1].生物蛋白胶已广泛应用于临床[2],但在胸膜纤维板剥脱术中应用报道尚少.我们从2008年6月到2012年4月,对我院82例慢性脓胸患者随机分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生物蛋白胶能否降低脓胸术后并发症.一、材料与方法观察组男25例,女16例,年龄4 ~70岁,病程6个月~ 20年,其中结核性
期刊
目的 探讨人胃癌细胞AGS对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抵抗的机制.方法 用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和PP242)处理胃癌细胞AGS,观察其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结果 mTOR抑制剂均可对胃癌的生长起抑制作用,并能够将细胞阻滞在G1期,但并不敏感(半数抑制率SF50>1μmol/L),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雷帕霉素处理胃癌AGS细胞后,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473)
目的 观察普通外科感染、非感染性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手术病例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探讨降钙素原在判断普通外科感染病例中的价值.方法 266例普通外科患者,分为3组:手术组、非感染性SIRS组、感染组.动态观察(入院日、治疗后第1、3、7天)血清PCT水平,比较3组PCT的动态变化和3组间的差异.结果 感染组入院日的PCT水平[(6.65±4.23) μg/L]明显升高,感染控制
目的 观察微血管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股骨头骨一软骨及软骨下骨中的表达,探讨微血管与AS发病的关系。方法7例AS股骨头标本作为实验组,11例骨关节炎(OA)及9例类风湿关节炎(RA)股骨头标本作为对照组。以抗体检测各标本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56^+及CD68^+表达;LeicaQwin高清晰图像分析系统检测灰度值,进行半定量评价。结果As中有软骨覆盖区股骨头表面与OA(12.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