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探讨其相关问题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b8ii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人口众多,随着城市用地面积的紧张,高层建筑将日益增多。因此,能否保证高层建筑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建筑结构设计就显得非常重要。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保证设计质量能够达到理想要求。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特点;结构设计;相关问题
  在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的如今,建筑工程中结构设计主要是结合结构语言来将建筑师与相关专业工程师们的设计意向表现出来的。结构设计主要有基础,墙,柱,梁,板,楼梯,大样等具体的组成。设计师根据工程需要将不同的结构元素进行有效阻隔,由此建立了筑物的结构体系,这主要有竖向、水平的承重及抗力体系,再将不同情况下的荷载设计通过相应的途径表达出来。
  1、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低层、多层建筑结构相比较,结构专业在各专业中占有更重要的位置,不同结构体系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建筑平面的布置、立面体形、楼层高度、机电管道的设置、施工技术的要求、施工工期长短和投资造价的高低等。其主要特点有;
  1.1水平力是设计主要因素
  在低层和多层房屋结构中,往往是以重力为代表的竖向荷载控制着结构设计。而在高层建筑中,尽管竖向荷载仍对结构设计产生重要影响,但水平荷载却起着决定性作用。因为建筑自重和楼面使用荷载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和弯矩的数值,仅与建筑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而水平荷载对结构产生的倾覆力矩、以及由此在竖向构件中所引起的轴力,是与建筑高度的两次方成正比。另一方面,对一定高度建筑来说,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着结构动力性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
  1.2侧移成为控制指标
  与较低楼房不同,结构侧移已成为高楼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因素。随着楼房高度的增加,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移变形迅速增大,因而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侧移应被控制在某一限度之内。
  1.3抗震设计要求更高
  有抗震设防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除要考虑正常使用时的竖向荷载、风荷载外,还必须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做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
  1.4轴向变形不容忽视
  高层建筑中,竖向荷载数值很大,能够在柱中引起较大的轴向变形,从而会对连续梁弯矩产生影响,造成连续梁中间支座处的负弯矩值减小,跨中正弯矩之和端支座负弯矩值增大;还会对预制构件的下料长度产生影响,要求根据轴向变形计算值,对下料长度进行调整;另外对构件剪力和侧移产生影响,与考虑构件竖向变形比较,会得出偏于不安垒的结果。
  1.5结构延性是重要设计指标
  相对于较低楼房而言,高楼结构更柔一些,在地震作用下的变形更大一些。为了使结构在进入塑性变形阶段后仍具有较强的变形能力,避免倒塌,特别需要在构造上采取恰当的措施,来保证结构具有足够的延性。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相关问题
  2.1高层建筑结构受力性能
  对于一个建筑物的最初的方案设计,建筑师考虑更多的是它的空间组成特点,而不是详细地确定它的具体结构。建筑物底面对建筑物空间形式的竖向稳定和水平方向的稳定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建筑物是由一些大而重的构件所组成,因此结构必须能将它本身的重量传至地面,结构的荷载总是向下作用于地面的,而建筑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搞清楚所选择的体系中向下的作用力与地基土的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建筑设计的方案阶段,就必须对主要的承重柱和承重墙的数量和分布作出总体设想。
  2.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扭转问题
  建筑结构的几何形心、刚度中心、结构重心即为建筑三心,在结构设计时要求建筑三心尽可能汇于一点,即三心合一。结构的扭转问题就是指在结构设计过程中未做到三心合一,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发生扭转振动效应。为避免建筑物因水平荷载作用而发生的扭转破坏,应在结构设计时选择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平面布局,尽可能地使建筑物做到三心合一。
  在水平荷载作用下,高层建筑扭转作用的大小取决于质量分布。为使楼层水平力作用沿平面分布均匀,减轻结构的扭转振动,应使建筑平面尽可能采用方形、矩形、圆形、正多边形等简单平面形式。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城市规划对街道景观的要求以及建筑场地的限制,高层建筑不可能全部采用简单平面形式,当需要采用不规则L形、T形、十字形等比较复杂的平面形式时,应将凸出部分厚度与宽度的比值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同时,在结构平面布置时,应尽可能使结构处于对称状态。
  2.3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其它问题
  2.3.1关于转换梁新的《高规》已经明确规定,当剪力墙墙肢与其平面外方向的樓面梁连接时,应采取在墙与梁相交处设置扶壁柱或暗柱,或在墙内设置型钢等至少一种措施,减小梁端部弯距对墙的不利影响。但有个别工程设计,将框支梁(转换梁)直接垂直支承于一般厚度的剪力墙上,而未对墙体采取上述加强措施。其中有些转换梁是大跨度单跨梁垂直支承于两端墙体;有些转换梁甚至位于支承墙的门洞边;有些支承墙因多层架空,高厚比不满足要求。这类情况,为增强转换梁两端的约束能力,满足其钢筋锚固要求,必须在转换梁两端的墙体中设置墙体端柱或扶壁柱,或加厚墙体设置暗柱(必要时加型钢),并按框支柱的要求进行设计。
  2.3.2新《高规》第10.2.8条,对各抗震等级框支梁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提高了要求,同时增加了最小面积配箍率的要求,并作为强制性条文。
  2.3.3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控制轴压比,并设置约束边缘构件,是《高规》为保证剪力墙的延性,新增加的要求。在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配箍特征值为λv/2的区段,规范允许配置箍筋或拉筋。所设拉筋应同时钩住墙体的水平分布筋(或箍筋)和竖向分布筋,而不能有一部分拉筋仅钩住墙体的竖向分布筋。当此区段的体积配箍率或拉筋的竖向间距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应同时设置箍筋。
  2.3.4新的《抗震规范》和《高规》对各抗震等级剪力墙在各种情况下的厚度与层高(或无支长度)的比值作了更详细的规定,比旧规范要求更严。当难以满足墙体厚高比的要求时,新规范也给出了墙体稳定的计算方法。
  2.3.5高层建筑的嵌固部位新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抗震规范》)和《高规》第第5.3.7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中,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同时规定了嵌固部位相应的构造要求。但并不是要求地下室顶板必须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有些高层结构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如高层主体范围以外的纯地下室地下一层为绿化覆土层,嵌固部位就应降至地下一层楼板,并按此条件进行相应设计。(高层主体外地下一层为绿化,但是上下层刚度比能满足规范要求的话,可以嵌固至首层楼板,可以考虑此部分土体的嵌固作用。基坑侧壁均有回填,对于没有大的纯地下室,基坑侧壁同样是回填土,情况应该是一样的。地下室外墙作为混凝土构件,在进行截面设计时,侧土压力作为地下室外墙的永久荷载,不仅要乘荷载分项系数,而且因为它起控制作用,按新的《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其分项系数应取》1.35,(与人防荷载组合时仍取1.2)。另外,严格来讲,地下室外墙的侧土压力应按静止土压力计算,但在实际设计中,经常采用主动土压力计算,已经偏小。因此,不能再不乘分项系数。
  3、小结
  随着高层建筑进一步的发展,满足高层建筑的形式,材料,力学分析模型都将日趋复杂多元,为了革新高层建筑,体现其魅力,追求新的结构形式和更加合理的力学模型将是土木工程师们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李远航.建筑结构设计浅谈.考试周刊,2010.
  [2]何茂青.浅谈建筑结构设计.中华建设科技,2011.
  [3]胡洁,黄清华.建筑结构设计注意问题探讨.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港口航道管理方式越来越无法满足现代航运交通的发展需要。因此,建设港口航道地理信息系统,实现港口航道的现代化管理势在必行。本文对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港口航道地理信息系统和水运工程管理系统的前景进行探讨,努力寻求港口航道建设的新方向和新途径。  关键词:信息技术;港口;航道;建设;应用;前景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信息时代的要求,在
期刊
摘 要:大量舊有的地籍图件资料及界址测定成果常常基于不同的控制基准,这给测量、土地及房产管理等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本文从介绍平面坐标转换模型入手,阐述了如何消除平面坐标差异的原理,并结合工程实例和实验分析,详细地介绍了一种实现旧有地籍界址点坐标向新基准转换的方法,实验证明该方法切实可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地籍测量;坐标差异;坐标转换;控制网  1. 引言  现代地籍测量及土地调查工作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和技术的进步,建筑业逐渐得到了发展。劈裂灌浆能够解决建筑施工中的加固难点,为建筑施工的顺畅进行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了劈裂灌浆工程工艺流程及注意事项,并简单介绍其在大堤防渗加固中应用的问题。  关键词:灌浆钻孔防渗加固 制浆   劈裂灌浆是利用劈裂原理,用灌浆的压力去劈开土体,灌入泥浆形成防渗帷幕或加固土体,是常见的工程加固措施。  1施工前的准备  1.1布置灌浆和制浆的
期刊
梧州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工程是梧州市重点环境保护项目之一,是梧州市使用国家西部国债资金进行建设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项目工程主要内容为:5万m3/d规模污水处理厂一座,厂外污水输送提升泵站8座,截污管道8.5km。污水处理工艺采用交替式活性污泥反应池( Unitank工艺)。厂区建设地址位于梧州市西江大桥叉河桥东侧的白垢村附近,占地面积约50亩,项目工程总投资为12133.58万元。污水处理服务区域主要
期刊
【摘要】在施工阶段中,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就是成本控制。对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降低工程中的成本费用,使企业得到合理的管理并获得最大的经济利润。但目前我国施工企业还不完善,在施工阶段中的成本控制还有待于改进和提高。为此,本文分析了成本控制在施工企业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于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法,即在施工阶段对于成本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施工阶段成本控制施工企业 方法  1 简述施工企业
期刊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工程资料是反映建筑工程质量和工作质量状况的重要依据,是工程建设及竣工验收的必备条件,也是单位工程在日后维修、扩建、改造、更新的重要档案材料,更是对工程进行检查、维护、管理、使用、改建和扩建的原始依据。本文阐述了工程资料管理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所采用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并对改进工程资料管理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程档案;问题;对策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
期刊
摘要:通过对工业炉窑特点的研究,分析了前窑口、烧成带、窑尾和冷却机前端等易损部位耐火材料的蚀损机理,提出了这些部位更为合适的耐火材料;指出砌筑和烘烤与耐火材料使用寿命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耐火保温材料;工业炉窑  由于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大型干法回转窑将取代一大批立窑及小型回转窑,从而对传统耐火材料的需求将大大减少,对优质耐火材料的需求将成倍增加。同时,由于使用条件的变化,对耐火材料提出了更为苛
期刊
摘要:随着公路隧道的数量、规模的日益加大。更要重视前期的规划设计工作。本文基于隧道设计的“安全、环保、舒适、和谐”的新理念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隧道设计;新理念  一、山区公路隧道的地质勘察  隧道被岩石所包围,围岩的地质条件对隧道位置、结构型式及施工方法的选择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工程地质问题的正确判断和评价是地下工程成败的关键,因此在前期设计阶段应充分做好隧道的地质勘察工作。对于山区公路隧道
期刊
【摘要】喷锚支护可提高岩质边坡岩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根据本公司在贵阳市乌当区某边坡采用喷锚网支护的工程实践,介绍了设计方案、施工机械、施工方法、技术措施等问题。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关键词:岩质边坡,支护,锚杆,网喷  一、 工程概述  喷锚支护是靠锚杆深入稳定层,与钢筋网和混凝土层共同工作来提高边坡岩土的结构强度和抗变形刚度,增强边坡的整体稳定性。主要适用于岩性较差
期刊
[摘要]本文就桥梁桩基施工前的准备、挖孔、钢筋笼、浇注砼及成桩等几个方面谈谈桥梁桩基施工及质量控制要点。   [关键词]桥梁桩基 施工 质量 控制 要点   一、前言   桥梁桩基施工具有机具设备简单,施工操作方便,占用施工场地小,对周围建筑物影响小,施工质量可靠,可全面展开施工,缩短工期,造价低等优点。因此得到广泛应用。以笔者所在的贵州山区地区为例,建成和在建的大部分桥梁采用桩基础,现笔者就关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