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观培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美育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帮助和指导学生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中学语文 审美 因素 教育方法
  
  新《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语文是最具美感的学科之一,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章,均是语言美、意境美的典范之作,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审美情趣、审美要求和审美理念,蕴含着极其丰富、极其广泛、极其深刻的审美内容。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渗透、强化审美教育,帮助和指导学生充分感受美、正确鉴赏美、准确创造美,对于促进语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因素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大量的描写山水风光、花鸟鱼虫的佳作,这些以自然景致为审美对象的作品,或状其形,或绘其色,或拟其声,无不形象、鲜活,具有极强的审美感染力。品味这类作品,一幅幅或壮美或优美的画卷就会在学生的脑海中展开,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在对自然风光的欣赏中受到自然美的熏陶和感染。碧野先生的《天山景物记》就是一篇成功的范例,作家满怀对祖国大好江山的热爱,将他在天山所见到的美好景物娓娓道来,可谓形彩各异,美不胜收,天山之美如在眼前。
  优美的体态、动人的情感、崇高的心灵所反映的人之情态美,是教材审美因素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陌上桑》中有一段对人物的精彩描写: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形象生动,仪态风流,再现了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体态美。而表现人物情感美、人格美的文章更比比皆是。如《屈原列传》中屈原忠贞不二的爱国思想;《谁是最可爱的人》中战士崇高的精神境界让我们终生怀念与追求。
  劳动创造的艺术美是教材审美因素的又一方面。它们大都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得以表现。而且现行教材中加了不少插页,使部分艺术美以摄影或绘画的形式得以再现,既有其自身美,又都融入了作者的审美理想,其所产生的审美愉悦是独特的巨大的。教材中的艺术美涉及以下方面:
  1.意境、形象美
  形象包括自然形象和人物形象,意境则是由意象构成的自然美。其不仅具有很强的认识功能,而且能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激发他们热爱美、追求美、创造美。鲁迅笔下的阿Q,就是一个极富美学意义的艺术形象,他不仅自然素质与众不同,就是其心态、行为方式等也极具特色。这一形象总括了当时病态社会中的国民劣根性,成为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代表。而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则气势非凡,形象生动,情感浓烈,个性鲜明,是典型的意境美。
  2.建筑、工艺美
  美的建筑和工艺从来都是人们欣赏的对象,《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等所表现的建筑美,《核舟记》等所表现的工艺美等都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热爱劳动创造等不无裨益。
  3.音乐美
  一方面,作为艺术美的分支,音乐美作为审美对象被欣赏,如白居易《琵琶记》中对音乐的精彩描写,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艺术规律,音乐美在古典诗歌中以强烈的节奏感、谐美的音律和音调得以表现,同样给人以心理和生理上的快感。
  
  二、中学语文审美教育的方法和手段
  
  1.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感受美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文情并茂,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只要认真挖掘必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读,是语文美育中的一个重要的经验。叶圣陶曾不止一次地强调美读,并指出:“美读得其法,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利用美读,首先可以感知教材中所包容的情感特征,获得“第一印象”。如读《听潮》,可以感知作者对大海的热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展示一个壮美与优美相统一的大海。这种情感上的冲击,能唤起学生用“理性和意志的力量”把握对象,从而和审美对象达到情感上的高度统一,“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宛处还他个委宛”(叶圣陶语),进而在美读中获得对审美对象的整体性感知。
  2.写作教学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
  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善于通过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创造性地发现生活中存在的形式各异的美。因此,我们应该挖掘生活中的“美”,表现社会中的美好事物。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指导学生从自然美中看出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创造力,在人文美中欣赏人们的精神美。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语言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作品,重新感悟生活。这样,学生在完善自己见解的过程中,内在创造欲望会明显提高,对事物的认识会进一步清晰完善,进而使情感得到进一步升华。随着认识的深化,情感的提升,学生的新思想不断丰富,导致创造美的行为,也即写作的产生。
  3.在活动参与中提升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产生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发展、创新。因此,组织课外文学活动小组,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是运用语文教学进行美育的有效补充。课本尽管有相当大的容量,但毕竟是有限的。语文教学的重点还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美育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所以美育的容量,在有限的语文教学中显得更加有限,而且课文作为文学作品,毕竟是间接地反映生活,要学生真正“领悟”美,局限于课文显然不行。何况,大千世界多姿多彩,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空间,更激发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为学生积累了更多的创作素材,有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教师还可以组织文学社开展征文、演讲比赛,以浏览、笔会、创作讲座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正是语文课的魅力所在,审美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实实在在的教育,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过程。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其健康的道德情感,从而塑造其健全的人格,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孙绍振.审美价值结构与情感逻辑[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席勒.审美教育书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摘 要: 语言是课堂上师生交流的主要纽带,教师的语言素质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教师要运用教学语言的魅力去启迪学生的心智与心灵,对学生产生震撼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组织他们开展数学活动,体验成功的愉悦。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语言 统一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的信息载体。在整个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数学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
该文详细介绍了彩电中广泛使用的回扫式开关电源的设计,特别是其关键部分开关变压器的设计,并以实际电路设计为例,详细介绍了开关电源的设计过程。
新课程的开发,还了教育本来的面目:自由、开放、活泼、创新。教育要摆脱带着脚铐跳舞的束缚,这给教师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改进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继承发展,适应时代的呼唤、课改的潮流。我结合高中数学教学,谈谈对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一些认识。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类事物、某项活动产生了兴趣,他们的参与、研究
近年来,电磁干扰问题越来越成为电子产品的一个严重问题,电磁兼容技术日益成为许多技术人员重视的技术.开关电源是电子系统中的一种主要的干扰源之一,同时它的电磁兼容问题也
开关电源在应用日益普及的同时也带来了开关噪音的问题.为符合各国的电磁兼容标准,必须抑制开关电源的电磁干扰.开关变换器的电磁兼容设计已经成为电源技术研发中应用的重要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迫切希望实现一个完美的课堂教学状态。而只有认真贯彻新课标、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从传统杂乱的课堂教学窘境走向现代完美的课堂
现今“园本教研”这一新兴的教研方式如雨后春笋般茁壮起来。如果说教师的素质是决定一切教育工作的关键,那么,面对今天幼儿教师队伍的现状,园本教研则应是幼教工作的关键所在。幼儿园的园本教研就是变革、发展、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通过园本教研,让教师成长于学习之中、发展于工作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和品位,更好地实现自身的价值。  何为园本教研呢?“园本教研”是指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幼儿园,以课程实施过程中
摘 要: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的革命。体育教师在这场革命中,不仅要树立起新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无视现代教育技术对体育素质教育的意义,将会直接导致体育素质教育失去现实基础。  关键词: 素质教育 体育教育 体育教师 现代教育技术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革命。在教育思想转型的同时,教育方式由于现代教育技术(网络、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
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阅读与理解、阅读与写作三大关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三大关系,也是教学实践中容易出现误区的领域.本文认为其背后隐藏的根本原因是对阅读主体即
本文论述了国内外开关电源的发展展望.本文想从开关电源发展中的市场作用和21世纪发展展望中的两个主要问题,介绍一些素材和想法.